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透光度的控制方法,有一个驱动电源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两个输入电极电连接;交变电压正半周开始时,令晶体管T1导通、令晶体管T4导通、令晶体管T2、T3截止;交变电压正半周到达0.25-97.75毫秒时刻,令晶体管T1截止、令晶体管T2导通;令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放电;交变电压负半周开始时,令晶体管T4截止、令晶体管T3导通;交变电压负半周到达0.25-97.75毫秒时刻,令晶体管T4导通、令晶体管T3截止;令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放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负载放电的措施控制PDLC的透光度,能实现多级透光度的调节,并且节电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该控制方法是在交变电压正半周结束前的一段时刻和负半周结束前的一段时刻控制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放电,通过负载放电的措施控制TOLC的透光度。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87767.1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驱动方法,有一个驱动电源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两个输入电极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源施加在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输入电极上的电压波形为矩形波,该矩形波的前、后沿要快速变化,其上升、下降时间应远小于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开启和关闭的响应时间。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亦称PDLC)是容性负载,当施加在容性负载上的电压反向时,反向电流中的一部分电荷需要先抵消掉容性负载上的原有正向电荷后才能反向充电继续驱动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电耗较高,并且现有技术中的TOLC的透光度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用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是在交变电压正半周结束前的一段时刻控制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放电,在交变电压负半周结束前的一段时刻控制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放电,通过负载放电的措施控制TOLC的通透度,并且能产生一定的节电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有一个驱动电源集成电路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两个输入电极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源集成电路包括一个双臂桥式推挽输出电路;所述双臂桥式推挽输出电路包括四个场效应晶体管;其中的晶体管Tl漏极与电源正极电连接,晶体管Tl源极与晶体管T2漏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2源极接电源地;其中的晶体管T3漏极与电源正极电连接,晶体管T3源极与晶体管T4漏极电连接,晶体管T4源极接电源地;晶体管Tl源极与晶体管T2漏极之间的输出节点与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一个输入电极电连接,晶体管T3源极与晶体管T4漏极之间的输出节点与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另一个输入电极电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源集成电路施加在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输入电极上的电压是正负交替变化的矩形波电压即交变电压,所述的交变电压的频率是5-80赫兹; 当所述的交变电压正半周开始时,令晶体管Tl导通、令晶体管T4导通、令晶体管T2、T3截止; 所述的交变电压正半周到达0.25 - 97.75毫秒时刻,令晶体管Tl截止、令晶体管T2导通;令所述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放电; 当所述的交变电压负半周开始时,令晶体管T4截止、令晶体管T3导通; 所述的交变电压负半周到达0.25 - 97.75毫秒时刻,令晶体管T4导通、令晶体管T3截止;令所述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放电; 所述驱动电源集成电路按照上述过程依次循环驱动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运行。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负载(PDLC)放电的措施控制TOLC的透光度,能实现多级透光度的调节(即调节透过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单片机程序的设置,能够实现TOLC的节能模式、多级透光度模式、普通模式的调节与控制。3、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负载放电的措施能降低TOLC驱动过程中的电能消耗。附图说M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臂桥式推挽输出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过程的电压波形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电压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的,有一个驱动电源集成电路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两个输入电极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源集成电路包括一个双臂桥式推挽输出电路;所述双臂桥式推挽输出电路包括四个场效应晶体管;其中的晶体管Tl漏极与电源正极(V +)电连接,晶体管Tl源极与晶体管T2漏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2源极接电源地(V — );其中的晶体管T3漏极与电源正极电连接,晶体管T3源极与晶体管T4漏极电连接,晶体管T4源极接电源地;晶体管Tl源极与晶体管T2漏极之间的输出节点01与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一个输入电极电连接,晶体管T3源极与晶体管T4漏极之间的输出节点02与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另一个输入电极电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源集成电路施加在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输入电极上的电压是正负交替变化的矩形波电压即交变电压,所述的交变电压的频率是5-80赫兹; 当所述的交变电压正半周开始时,令晶体管Tl导通、令晶体管T4导通、令晶体管T2、T3截止; 所述的交变电压正半周到达0.25 - 97.75毫秒时刻,令晶体管Tl截止、令晶体管T2导通;令所述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放电(交变电压正半周结束,TOLC放电停止);此时,晶体管T4处于导通状态,晶体管T3处于截止状态;或者,晶体管T4、T3处于截止状态; 当所述的交变电压负半周开始时,令晶体管T4截止、令晶体管T3导通;此时,晶体管T2处于导通状态,晶体管Tl处于截止状态; 所述的交变电压负半周到达0.25 - 97.75毫秒时刻,令晶体管T4导通、令晶体管T3截止;令所述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放电(交变电压负半周结束,TOLC放电停止);此时,晶体管T2处于导通状态,晶体管Tl处于截止状态;或者,晶体管T2、Tl处于截止状态; 驱动电源集成电路按照上述过程依次循环驱动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不间断的连续)运行。依次循环是指按照交变电压的周期规律循环。图2中的U是正半周电压,一 U是负半周电压,t是时间。本实施例中,所述晶体管导通或者截止的时刻与所述的交变电压的频率不是对应的关系。本专利技术中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可以制成调光玻璃、魔术玻璃、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等,现有技术中,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也可称为roLC。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致液晶雾化玻璃就是包括有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产品,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结构可以参考中国专利ZL 200820118099.5公开的内容。参见图1,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四个场效应晶体管的匹配形式之一是晶体管Tl、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全部采用N沟道型晶体管。四个场效应晶体管的匹配形式之二是晶体管Tl、晶体管T3是P沟道型晶体管;晶体管T2、晶体管T4是N沟道型晶体管。四个场效应晶体管的匹配形式之三是晶体管Tl、晶体管T3是N沟道型晶体管;晶体管T2、晶体管T4是P沟道型晶体管。四个场效应晶体管的匹配形式之四是晶体管Tl、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全部采用P沟道型晶体管。本实施例中,晶体管Tl源极与晶体管T2漏极之间的节点01是双臂桥式推挽输出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该节点通过导线连接到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一个输入电极上。晶体管T3源极与晶体管T4漏极之间的节点02是双臂桥式推挽输出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该节点通过导线连接到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另一个输入电极上。本实施例中,四个场效应晶体管的运行时间和顺序由驱动电源集成电路的端口写入运行程序实现,所述驱动电源集成电路的型号可以是LMD18201或LMD18200。场效应晶体管的运行时间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导通或者截止的时刻(时机)及时长。现有技术中,场效应晶体管的漏级和源极之间都设置保护二极晶体管。因篇幅有限的原因,本实施例仅公开了场效应晶体管导通或者截止的时间范围、T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透光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一个驱动电源集成电路与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两个输入电极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源集成电路包括一个双臂桥式推挽输出电路;所述双臂桥式推挽输出电路包括四个场效应晶体管;其中的晶体管T1漏极与电源正极电连接,晶体管T1源极与晶体管T2漏极电连接, 所述晶体管T2源极接电源地;其中的晶体管T3漏极与电源正极电连接,晶体管T3源极与晶体管T4漏极电连接,晶体管T4源极接电源地;晶体管T1源极与晶体管T2漏极之间的输出节点与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一个输入电极电连接,晶体管T3源极与晶体管T4漏极之间的输出节点与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的另一个输入电极电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源集成电路施加在所述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输入电极上的电压是正负交替变化的矩形波电压即交变电压,所述的交变电压的频率是5‑80赫兹;当所述的交变电压正半周开始时,令晶体管T1导通、令晶体管T4导通、令晶体管T2、T3截止; 所述的交变电压正半周到达0.25-97.75毫秒时刻,令晶体管T1截止、令晶体管T2导通;令所述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放电; 当所述的交变电压负半周开始时,令晶体管T4截止、令晶体管T3导通;所述的交变电压负半周到达0.25-97.75毫秒时刻,令晶体管T4导通、令晶体管T3截止;令所述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放电;所述的驱动电源集成电路按照上述过程依次循环驱动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裕宽,宋芳苹,赵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众智同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