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祖杰专利>正文

一种金蝉、芦笋、白腊综合人工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53366 阅读:16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1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蝉、芦笋、白腊综合人工养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芦笋、白腊的根细共同给小蝉蚁寄生,芦笋和白腊根系发达,适合蝉蚁寄生,可以确保金蝉不同时期的营养供给,芦笋属于肉质根,所以不管主根或吸收根小蝉蚁的吸食器都可以轻易插入,从而得到营养保住生命;白腊的毛细根冬天不会死亡,从而确保冬眠期内小金蝉寄生所需的营养供给,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用农药、化肥的条件下可以大大提高了金蝉的成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解决了孵化出壳后因天气或温湿度不适导致小蝉蚁死亡的问题,也大大提高金蝉的成活率。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养殖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合规模化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金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其药用价值亦很高。特别是金蝉的皮,是一种中药。市场需求巨大,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人工养殖金蝉。目前养殖户采集或者收购的金蝉种条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就开始在高温高湿下对金蝉卵条进行孵化,孵化50天左右,当看到小蝉蚁后就开始种殖,在离树I米左右开一条40厘米深的沟,把种条埋入沟内,但成活率一直很低不成功,在全国众多金蝉推养殖推广及养殖户亩产不到百斤。金蝉人工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I)在高温高湿下孵化出来的小蝉蚁不能适合常温,由于刚孵化出来的小蝉蚁身体比较弱在很大的温差下会导致大部分小蝉蚁在几小时内死亡;(2)深埋会使小蝉蚁在人为下窒息,没有出壳的小蝉蚁会因无法出壳而死在壳内;(3)部分出壳前深埋的蝉蚁,会因找不到合适的根源寄生同样也会导致死亡;(4)在健壮的身体条件下,幸运找到当年生的毛细根,因老树根表皮坚硬小蝉蚁的吸食器是无法插入的;(5)小蝉蚁出壳后2-3小时找不到合适的根细就会死亡,这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6)因发现小金蝉就必须种殖,如果种殖期内温湿度不适应,又无法控制导致失败(因孵化期为50天左右,无法预测50天后的天气情况,)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温度什么湿度都要完成种殖,因为小蝉蚁只能成活2-3小时。因此,急需一种全新的金蝉人工养殖方法来解决上述所有问题,提高金蝉的成活率和产量。专利技术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金蝉、芦笋、白腊综合人工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芦笋、白腊的根细共同给小蝉蚁寄生,可以大大提高金蝉的成活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PH=5.5-8.3的沙壤土质进行种殖; (2)金蝉的种条必须在每年的9月份采收、或购买,在裸露条件下存放,不可在室内存放,用自制的发酵液1:400倍消毒,每20-25天消毒一次,每6-8天洒水一次,不会因脱水造成蝉卵干死,降低孵化率; (3)金蝉孵化,将金蝉种条放至下年6月上旬开始孵化,将种条放到孵化室内,前3天的孵化温度控制在24-26°C,湿度控制在75-85%,3天后温度提高至28-30°C,湿度不变,孵化12-16天,不断用显微镜观察孵化情况,当发现金蝉卵的头部有对应的两个红色小点,即金蝉卵成胚胎时可停止加温,让其自然条件下继续发育,当发现小蝉蚁活动时,室外温度为25-350C,湿度为50%时方可把金蝉种条插在已松好土的芦笋、白腊的一侧18-22厘米处,蝉蚁出壳后会钻进土下以芦笋、白腊根上寄生; (4)如果步骤(3)中当发现小蝉蚁活动时,温度、湿度没有达到上述值,不可种殖,立即将种条干燥处理,目的让蝉卵缓慢发育,短期内不能出壳,待室外温度达到25-35?,湿度达到50%时,加湿让其出壳,然后把已经出壳的小蝉蚁用鸡毛撒至已松好土的芦笋、白腊的一侧18-22厘米处; (5)种殖完成后,只需简单的田间管理,待三年金蝉完成生长周期后既会出土。所述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如下:a、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楓树叶16-22、榄仁叶12-16、甜叶菊渣10-15、蔬菜废弃物18-24、水果渣14-18、珊瑚砂5_10、红糖2_3、蜂蜜1_2、麻油1-2、水适量;b将上述楓树叶、榄仁叶、甜叶菊渣、蔬菜废弃物、水果渣、珊瑚砂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在60-70%,再加入余下原料,充分搅拌均匀后堆积发酵6-8个月,发酵温度控制在55-60°C,发酵完成后压滤,即得所需的发酵液。上述发酵液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的PH值,从而达到适合金蝉生长条件,并对金蝉无任何影响,而且可以促进芦笋、白腊的生长。所述芦笋、白腊的种植方式为白腊和芦笋种植在同一行间,芦笋株距为20-22厘米,白腊株距为0.8-1米,平均5株芦笋I株白腊,行距为1.4-1.8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芦舆、白腊的根细共同给小蝉蚁寄生,芦笋和白腊根系发达,适合蝉蚁寄生,可以确保金蝉不同时期的营养供给,芦笋属于肉质根,所以不管主根或吸收根小蝉蚁的吸食器都可以轻易插入,从而得到营养保住生命;白腊的毛细根冬天不会死亡,从而确保冬眠期内小金蝉寄生所需的营养供给,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不用农药、化肥的条件下可以大大提高了金蝉的成活率。(2)本专利技术还解决了孵化出壳后因天气或温湿度不适导致小蝉蚁死亡的问题,也大大提高金蝉的成活率; (3)本专利技术金蝉种殖成活率高达80%以上,大大提高了金蝉的产量,可以给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且本专利技术养殖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合规模化推广。【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PH=5.5-8.3的沙壤土质进行种殖; (2)金蝉的种条必须在每年的9月份采收、或购买,在裸露条件下存放,不可在室内存放,用自制的发酵液1:400倍消毒,每25天消毒一次,每7天洒水一次,不会因脱水造成蝉卵干死,降低孵化率; (3)金蝉孵化,将金蝉种条放至下年6月上旬开始孵化,将种条放到孵化室内,前3天的孵化温度控制在25°C,湿度控制在80%,3天后温度提高至30°C,湿度不变,孵化15天,不断用显微镜观察孵化情况,当发现金蝉卵的头部有对应的两个红色小点,即金蝉卵成胚胎时可停止加温,让其自然条件下继续发育,当发现小蝉蚁活动时,室外温度为25-35°C,湿度为50%时方可把金蝉种条插在已松好土的芦笋、白腊的一侧20厘米处,蝉蚁出壳后会钻进土下以芦舆、白腊根上寄生; (4)如果步骤(3)中当发现小蝉蚁活动时,温度、湿度没有达到上述值,不可种殖,立即将种条干燥处理,目的让蝉卵缓慢发育,短期内不能出壳,待室外温度达到25-35?,湿度达到50%时,加湿让其出壳,然后把已经出壳的小蝉蚁用鸡毛撒至已松好土的芦笋、白腊的一侧20厘米处;(5)种殖完成后,只需简单的田间管理,待三年金蝉完成生长周期后既会出土。所述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如下:a、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楓树叶18、榄仁叶14、甜叶菊渣12、蔬菜废弃物22、水果渣16、珊瑚砂8、红糖2.5、蜂蜜1.5、麻油1.5、水适量;b将上述楓树叶、榄仁叶、甜叶菊渣、蔬菜废弃物、水果渣、珊瑚砂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在65%,再加入余下原料,充分搅拌均匀后堆积发酵6个月,发酵温度控制在58°C,发酵完成后压滤,即得所需的发酵液。上述发酵液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的PH值,从而达到适合金蝉生长条件,并对金蝉无任何影响,而且可以促进芦笋、白腊的生长。所述芦笋、白腊的种植方式为白腊和芦笋种植在同一行间,芦笋株距为20-厘米,白腊株距为I米,平均5株芦笋I株白腊,行距为1.6米。试验结果,每株芦笋可成活金蝉I市斤以上,每株白腊可成活金蝉0.6市斤以上,当前金蝉价格为50元每市斤,按特殊种殖方式每亩可种植2000株芦笋和400株白腊,经济效益是前所未有的,每亩可产生经济效11.2万元左右,给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PH=5.5-8.3的沙壤土质进行种殖; (2)金蝉的种条必须在每年的9月份采收、或购买,在裸露条件下存放,不可在室内存放,用自制的发酵液1:400倍消毒,每20-25天消毒一次,每6-8天洒水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蝉、芦笋、白腊综合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PH=5.5‑8.3的沙壤土质进行种殖;(2)金蝉的种条必须在每年的9月份采收、或购买,在裸露条件下存放,不可在室内存放,用自制的发酵液1:400倍消毒,每20‑25天消毒一次,每6‑8天洒水一次,不会因脱水造成蝉卵干死,降低孵化率;(3)金蝉孵化,将金蝉种条放至下年6月上旬开始孵化,将种条放到孵化室内,前3天的孵化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控制在75‑85%,3天后温度提高至28‑30℃,湿度不变,孵化12‑16天,不断用显微镜观察孵化情况,当发现金蝉卵的头部有对应的两个红色小点,即金蝉卵成胚胎时可停止加温,让其自然条件下继续发育,当发现小蝉蚁活动时,室外温度为25‑35℃,湿度为50%时方可把金蝉种条插在已松好土的芦笋、白腊的一侧18‑22厘米处,蝉蚁出壳后会钻进土下以芦笋、白腊根上寄生;(4)如果步骤(3)中当发现小蝉蚁活动时,温度、湿度没有达到上述值,不可种殖,立即将种条干燥处理,目的让蝉卵缓慢发育,短期内不能出壳,待室外温度达到25‑35℃,湿度达到50%时,加湿让其出壳,然后把已经出壳的小蝉蚁用鸡毛撒至已松好土的芦笋、白腊的一侧18‑22厘米处;(5)种殖完成后,只需简单的田间管理,待三年金蝉完成生长周期后既会出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祖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