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零件垂直多工步挤压模具及其成形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3169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1 15:29
一种T型零件垂直多工步挤压模具及其成形工艺,该模具包括:上、下凹模以及由斜滑块、定位机构组成的挤压模,其中:上凹模、下凹模、斜滑块闭合时形成圆柱形模腔,定位机构与斜滑块活动连接;定位机构采用带有推杆的套筒实现,该推杆活动设置于套筒内部且上端与斜滑块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工件成形质量,减少生产工序,可以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件成本,实现该类零件的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型零件垂直多工步挤压模具及其成形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机械加工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T型零件垂直多工步挤压模具及其成形工艺。
技术介绍
T型零件是一种重要机械零件,传统采用自由锻制造的方法,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仅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现有的T型锻件制坯加工工艺(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2873237A)包括以下步骤:1)将坯料的一端放入胎膜的型腔内,另一端与第一平砧接触;2)向靠近所述胎膜的方向按压所述第一平砧,直至形成T型锻件的头部,得到T型锻件初坯;3)用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平砧挤压所述T型锻件初坯,得到其头部具有一对平整侧边的T型锻件坯料。该工艺包括镦粗得到T型锻件的头部和平整锻件头部两个工序,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249212公开(公告)日2009.06.03,公开了一种可对金属进行剧塑性变形的“T”型通道挤压装置,还包括底板、两块侧板以及圆盘,各组成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底座、两块侧板及上模具通过螺栓与压机下缸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圆盘中心开有通孔,冲头镶嵌于圆盘的中心通孔内,并通过螺栓与压机上缸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该装置在T型件挤压时,工件所受摩擦阻力偏大,不利于T型零件的成形,而且仅能用于成形等截面的T型件;对于大长径比的初始坯料,由于摩擦阻力较大易形成表面缺陷;此外该装置挤压后工件取出不方便,不易组织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T型零件垂直多工步挤压模具及其成形工艺,能够有效改善工件成形质量,减少生产工序,可以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件成本,实现该类零件的大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型零件垂直多工步挤压模具,包括:上、下凹模以及由斜滑块、定位机构组成的挤压模,其中:上凹模、下凹模、斜滑块闭合时形成圆柱形模腔,定位机构与斜滑块活动连接。所述的定位机构采用带有推杆的套筒实现,该推杆活动设置于套筒内部且上端与斜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套筒底部设有弹性机构。所述的下凹模和斜滑块采用斜侧抽芯机构,斜滑块外侧壁为倾斜且满足其中:p2为斜滑块外侧壁倾斜角;h为斜滑块高度;d4为工件下端最大长度。所述的斜滑块的内侧壁上下部分直径不同,上部大直径使杆部大台阶成形,中间设有过渡斜角,该过渡斜角p1为22.5°~30.0°,这样的角度既有利于金属流动,使工件顺利成形且成形力不会急剧增大,又不会过于增加过渡区的长度,使坯料高径比变大,从而节省了坯料。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字型接头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下料:采用棒料进行下料,坯料直径小于连接头中间杆部小直径0.1mm,坯料长度根据零件体积计算取得。第二步,成形:开启上凹模并放入圆柱形坯料后,闭合上凹模与下凹模再与套筒一起向下运动,使得杆部大台阶逐渐成形;然后继续向下运动,使得上端头部逐渐挤压成形;上述模具可以同时实现具有大台阶杆部及较大横向尺寸的头部成形,其浮动结构有利于减小坯料在挤压过程中受到模壁的摩擦阻力。第三步,卸料:开启上凹模,顶杆顶出的同时推杆驱动斜滑块作斜向运动,在锻件被推出的同时,由斜滑块完成侧向分型,得到T字型接头。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述工艺制备得到的T字型接头,依次包括:头部、连接部以及台阶,但是具体结构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技术效果与现有铸造或锻造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提高了工件机械性能,成形工艺稳定,产品合格率高,适用于大高径比坯料的成形;②下侧两端成形效果较好,呈均匀过渡的圆弧,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③解决了端部有凸台的复杂工件成形结束后不易取出的问题;④减少生产工序,可以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件成本,实现该类零件的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锻件图;图中:a为锻件图主视图;b为锻件图左视图;c为锻件图俯视图;图2是工件成形过程;图3是多工步挤压工艺及模具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凹模1、下凹模2、斜滑块3、套筒4、顶杆5、推杆6、弹性元件7、d1为连接头中间杆部直径、d2为T字型接头台阶的宽度、d3为工件下端完全填充满的长度、d4为工件下端最大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挤压模具,包括:上凹模1、下凹模2、斜滑块3、套筒4、顶杆5、推杆6与弹性元件7,其中:上凹模1、下凹模2、斜滑块3闭合时形成圆柱形模腔,套筒4为由弹性元件7实现浮动控制,在凹模设计有斜滑块侧抽芯机构,推杆6设置在套筒4中,上端固定在斜滑块3上。所述的斜滑块3内侧壁上下部分直径不同,上部大直径使杆部大台阶成形,型腔直径D1为3.8mm,D2为4.8mm,中间设有过渡斜角,其中角p1为22.5°;斜滑块3的高度h=8.3mm,外侧壁倾斜角为p2=67°。本实施例涉及的工艺步骤如下:第一步、采用25#钢采用棒料进行下料,其中:棒料高为32mm,直径为3.7mm,坯料的直径比连接头中间杆部直径d1小0.1mm;第二步、成形,将圆柱形坯料放入挤压模型腔中进行挤压,上凹模1、下凹模2与套筒4一起下压18.5mm,使工件上端完全充满型腔,下端完全填充满的长度d3大于T字型接头台阶的宽度d2,其中:d2=11.8mm;第三步、卸料,推杆6驱动斜滑块3作斜向运动,坯料可由顶杆5顶出。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T字型接头,依次包括:头部、连接部以及台阶。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型腔直径D1为3.9mm,D2为4.9mm,中间设有过渡斜角,其中角p1为23.5°;斜滑块3的高度h=8.3mm,外侧壁倾斜角为p2=65°。本实施例涉及的工艺步骤如下:第一步、采用20#钢采用棒料进行下料,其中:棒料高为32mm,直径为3.8mm,坯料的直径比连接头中间杆部直径d1小0.1mm;第二步、成形,将圆柱形坯料放入挤压模型腔中进行挤压,上凹模、下凹模与套筒一起下压18.5mm,使工件上端完全充满型腔,下端完全填充满的长度d3大于T字型接头台阶的宽度d2,其中:d2=11.8mm;第三步、卸料,推杆驱动斜滑块作斜向运动,坯料可由顶杆顶出。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的型腔直径D1为4.0mm,D2为5.0mm,中间设有过渡斜角,其中角p1为24.5°;斜滑块3的高度h=8.3mm,外侧壁倾斜角为p2=63°。本实施例涉及的工艺步骤如下:第一步、采用15#钢采用棒料进行下料,其中:棒料高为32mm,直径为3.9mm,坯料的直径比连接头中间杆部直径d1小0.1mm;第二步、成形,将圆柱形坯料放入挤压模型腔中进行挤压,上凹模、下凹模与套筒一起下压18.5mm,使工件上端完全充满型腔,下端完全填充满的长度d3大于T字型接头台阶的宽度d2,其中:d2=11.8mm;第三步、卸料,推杆驱动斜滑块作斜向运动,坯料可由顶杆顶出。与传统方法对比可以发现,本方法工件下侧两端成形效果较好,呈均匀过渡的圆弧,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本方法设计的侧抽芯机构,解决了端部有凸台的复杂工件成形结束后不易取出的问题;本方法将挤压、墩粗两个工步在一套模具一个工序中实现,减少生产工序,可以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T型零件垂直多工步挤压模具及其成形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T型零件垂直多工步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凹模以及由斜滑块、定位机构组成的挤压模,其中:上凹模、下凹模、斜滑块闭合时形成圆柱形模腔,定位机构与斜滑块活动连接;所述的定位机构采用带有推杆的套筒实现,该推杆活动设置于套筒内部且上端与斜滑块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型零件垂直多工步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凹模以及由斜滑块、定位机构组成的挤压模,其中:上凹模、下凹模、斜滑块闭合时形成圆柱形模腔,定位机构与斜滑块活动连接;所述的定位机构采用带有推杆的套筒实现,该推杆活动设置于套筒内部且上端与斜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下凹模和斜滑块采用斜侧抽芯机构,斜滑块外侧壁为倾斜且满足其中:p2为斜滑块外侧壁倾斜角;h为斜滑块高度;d4为工件下端最大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零件垂直多工步挤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斜滑块的内侧壁上下部分直径不同,上部大直径使杆部大台阶成形,中间设有过渡斜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型零件垂直多工步挤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渡斜角p1为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成亮杨丰钰赵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