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柏炫专利>正文

座椅的辅助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50828 阅读:4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9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座椅的辅助支撑装置,是于一第一基座设有一套管,该套管的内部则设有一滑槽,该滑槽内供伸入有一伸缩杆,该伸缩杆能相对于该套管移动及固定。至少一第一抵靠件,其固定于该第一基座,该第一抵靠件对应抵靠于一人体的腰部位置处。一第二基座,其分离地结合于该第一基座的伸缩杆上。及至少一第二抵靠件,其利用一弹性组件而相对固定于该第二基座上,而具有一弹性缓冲的作用,该第二抵靠件对应抵靠于一人体的肩部位置处。利用该第二抵靠件能对于该人体肩部提供一舒适性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可以分别抵靠于人体的肩部及腰部等位置处,进而提供一舒适感的座椅辅助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座椅,其靠背是以固定方式做结合,因此并不能任意的活动。一旦乘坐者坐在该座椅上,背部向后抵靠于该固定的靠背时,乘坐者的背部会遭受到该靠背的压迫,加上该靠背无任何通风的透气设计,也无法让乘坐者身体所产生的热气迅速排除,进而导致乘坐者背部产生明显的不舒适感。因此有如2009年1月11日中国台湾所公告的新型第M348543号「座椅之辅助靠背构造」专利案,其揭露:至少一抵靠件,其后端面具有二定位块;至少一连接件,具有可挠曲活动的特性,并可拆离地连接于该二定位块,使该至少一连接件、该二定位块与该至少一抵靠件之间形成一空间;及一基板,连接于该至少一连接件并结合一带体,利用该带体将整体辅助靠背构造连接于该座椅,由该空间的设置使该至少一连接件的挠曲摆动更加灵活,以使乘坐者的背部贴靠该辅助靠背构造而产生缓冲作用,以得到最佳乘坐的舒适感。但,该专利前案所设置的抵靠件,仅能抵靠于人体二侧的腰部位置处,也就是只能对于腰部可以产生缓冲作用,并产生舒适感。但对于人体的肩部,并无任何抵靠及缓冲的作用,反而使乘坐者的肩部更容易感到酸痛,而具有明显的不舒适感,故于使用上并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有鉴于目前的座椅辅助装置对于人体肩部的支撑度不佳。故本新型提供一种座椅的辅助支撑装置,设有一第一基座,其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则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供伸入有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能相对于所述套管移动及固定;至少一第一抵靠件,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一抵靠件对应抵靠于一人体的腰部位置处;一第二基座,其分离地结合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伸缩杆上;及至少一第二抵靠件,其利用一弹性组件而相对固定于所述第二基座上,而具有一弹性缓冲的作用,所述第二抵靠件对应抵靠于一人体的肩部位置处。上述伸缩杆的一端部设有一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基座相对应于所述第一卡合部设有一第二卡合部,以能互相分离地卡合固定。上述第一卡合部为一卡槽构造,所述第二卡合部为一与其相配合的卡榫构造。上述伸缩杆上设有一卡掣孔,所述卡掣孔由连续相连的一大径部及一小径部所组成,所述大径部的开口径宽大于所述小径部的开口径宽,又所述套管的一侧边开设有一定位孔贯通至所述滑槽,所述定位孔设为相对应于所述卡掣孔的大径部及小径部的形状,又所述定位孔供伸入有一卡掣单元,卡掣单元设有一卡掣件,所述卡掣件能于所述卡掣孔内相对移动,又所述卡掣件的截面形状相对应于所述卡掣孔及所述定位孔的形状,另所述卡掣单元相对应于所述卡掣孔的大径部设有一卡块,所述卡块的径宽小于所述大径部的开口径宽,却又大于所述小径部的开口径宽,所述大径部能通过所述卡块,而所述小径部则受到所述卡块的阻挡而无法通过,又所述卡块相对应于所述卡掣孔设有一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的径宽小于所述小径部的开口径宽,所述小径部能通过所述缺口部。上述卡掣件的二侧套设有一弹簧,所述二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顶抵于所述定位孔的二侧壁面上。上述卡掣件固定有一按压部。上述第一抵靠件设有复数第一透气孔。上述第二基座上设有二固定端,所述第二抵靠件的弹性组件相对固定于所述固定端上。上述第二抵靠件设有复数第二透气孔。上述第二抵靠件设有复数凸粒。本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1.本新型可供分别抵靠于一人体的肩部及腰部,而分别支撑住该肩部及腰部,并可提供一多方向摆动的弹性缓冲作用及增加乘坐时的舒适感;2.本新型可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高尺寸,任意调整该第二抵靠件的高度,以供使用者更具有舒适性;3.本新型所述的第一抵靠件及第二抵靠件上分别设有第一散热孔及第二散热孔,除了可以减轻该第一抵靠件及第二抵靠件的重量外,并且可产生通风散热的作用,以排除身体乘坐抵靠时所产生的热气,使得于乘坐时更为舒适凉爽;4.本新型也可以于该第一抵靠件及第二抵靠件上分别设有复数凸粒,除了兼具原有通风散热得作用外,更进一步可以提供一按摩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卡掣单元未被按压而卡掣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Ⅴ-Ⅴ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卡掣单元被按压后而解掣的示意图;图7是图6中Ⅶ-Ⅶ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二抵靠件固定于第二基座上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供人体抵靠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在不同身高的人体抵靠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更换不同式样及种类的第二基座及第二抵靠件的示意图。上述说明书附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   第一基座11  套管12  滑槽13  伸缩杆131 第一卡合部14  卡掣孔141 大径部142 小径部15  定位孔16  卡掣单元161 卡掣件162 卡块163 缺口部164 弹簧165 按压部2   第一抵靠件21  第一透气孔3   第二基座3A  第二基座31  第二卡合部32  固定端4   第二抵靠件4A  第二抵靠件41  弹性组件42  第二透气孔43A 凸粒A   座椅B   使用者B1  使用者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新型实施例包括有一第一基座1、至少一第一抵靠件2、一第二基座3及至少一第二抵靠件4,其中:第一基座1,其向上设有一中空的套管11,该套管11的内部则设有一滑槽12。该滑槽12内供伸入有一伸缩杆13,该伸缩杆13的一端部设有一第一卡合部131,该第一卡合部131为一卡槽的构造。又该伸缩杆13上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卡掣孔14〔如图3所示〕,该卡掣孔14由一连续相连的大径部141及小径部142所组成,该大径部141的开口径宽大于该小径部142的开口径宽。又该套管11的侧边开设有一定位孔15贯通至该滑槽12。该定位孔15设为相对应于该卡掣孔14的大径部141及小径部142的形状。又该定位孔15内供伸入有一卡掣单元16,该卡掣单元16设有一卡掣件161,该卡掣件161的截面形状相对应于该卡掣孔14及该定位孔15的形状。该卡掣单元16相对应于该卡掣孔14的大径部141设有一卡块162,该卡块162的径宽小于该大径部1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基座,其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则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供伸入有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能相对于所述套管移动及固定;至少一第一抵靠件,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一抵靠件对应抵靠于一人体的腰部位置处;一第二基座,其分离地结合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伸缩杆上;及至少一第二抵靠件,其利用一弹性组件而相对固定于所述第二基座上,而具有一弹性缓冲的作用,所述第二抵靠件对应抵靠于一人体的肩部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基座,其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则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供
伸入有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能相对于所述套管移动及固定;
至少一第一抵靠件,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一抵靠件对应抵靠于一
人体的腰部位置处;
一第二基座,其分离地结合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伸缩杆上;及至少一第二抵靠
件,其利用一弹性组件而相对固定于所述第二基座上,而具有一弹性缓冲的作
用,所述第二抵靠件对应抵靠于一人体的肩部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一
端部设有一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基座相对应于所述第一卡合部设有一第二卡
合部,以能互相分离地卡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
为一卡槽构造,所述第二卡合部为一与其相配合的卡榫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上设
有一卡掣孔,所述卡掣孔由连续相连的一大径部及一小径部所组成,所述大径
部的开口径宽大于所述小径部的开口径宽,又所述套管的一侧边开设有一定位
孔贯通至所述滑槽,所述定位孔设为相对应于所述卡掣孔的大径部及小径部的
形状,又所述定位孔供伸入有一卡掣单元,所述卡掣单元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柏炫
申请(专利权)人:杨柏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