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扰流板。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后扰流板采用吹塑成型,做工精度小,且后扰流板与尾门之间不密封,不利于整车风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扰流板,使其具有更优异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能更好的降低汽车高速行驶时的风阻,能更好的加强汽车后扰流板的的密封性和固定性。本技术一种汽车后扰流板,包括后扰流板主体,所述后扰流板主体上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后扰流板主体低于尾门外板,所述后扰流板主体两端不突出汽车尾部侧围。所述后扰流板主体还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数量为两个。所述密封垫设置在后扰流板主体左右两端,其分别为左密封垫和右密封垫。所述后扰流板主体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螺栓连接将后扰流板主体与汽车尾门外板固定。所述密封胶条设置于后扰流板主体的上端。本技术中汽车后扰流板,在所述后扰流板主体上设置有密封胶条以及左右两端的密封垫可以增加后扰流板主体的密封性和固定性。所述汽车后扰流板为一次注塑成型,拥有更好的精度,增加其安全性和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汽车后扰流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汽车后扰流板剖视图其中1、后扰流板主体;2、密封胶条;、3右密封垫;4、左密封垫;6、尾门外板;7、通孔;34、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汽车后扰流板,所述汽车后扰流板主体I上设置有密封胶条2,所述后扰流板主体I低于尾门外板6,所述后扰流板主体I两端不突出汽车尾部侧围。所述后扰流板主体I还设置有密封垫34。所述密封垫34数量为两个。所述密封垫34设置在后扰流板主体I左右两端,其分别为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扰流板,包括后扰流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扰流板主体(1)上设置有密封胶条(2),所述后扰流板主体(1)低于尾门外板(6),所述后扰流板主体(1)两端不突出汽车尾部侧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廷福,徐文萍,刘军舰,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