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凯专利>正文

造风发电及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4902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9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造风发电及污水处理装置。造风发电及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室下方还设置有热光灯及与热光灯相配合设置的下反光装置,所述加热室还与风洞连接,风洞内设置有风轮发电机组,所述风洞内和/或风洞下方设置污水池,所述底座上方密封连接由高强度纤维布料制成的通风塔,通风塔顶端设置有上反光装置,通风塔顶部还设置有向下开口的排气孔,所述通风塔外壁设置有由碳纤维制成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下方向呈网状分布。本装置可通过模块化组合生产方式,实现在工厂加工制作,现场拆装,移动方便,在发电的同时还可处理企业及生活污水及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造风发电及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能源是关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未来的根本大计。任何经济实体的高速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能源支持,当前世界能源体系正面临着实现向低碳、高效、环保的供应体系的迅速转变。能否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将决定未来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否。纵观现在绿色能源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水力发电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水体污染、山体滑坡、地震等情况的发生,发电时间还受到枯水期的限制。风力发电容易受到地域风力资源的限制,不能普遍推广,投入巨大,而且发电效率低下,每年只有2000多小时的有效发电时间,有时还要受到极端天气的侵扰和破坏。太阳能发电也存在投资过高,每万千瓦需要投资1.5亿,发电要受到夜晚、季节、阴雨天气的限制,发电效率每年只有1800小时左右。生物质能发电因为需要大量的秸秆燃烧,也会造成污染,秸秆的收集和运输费用随时不断增高,从而造成很多生物质能发电厂关门倒闭。核电站更是安全隐患倍出,一旦战争爆发,也很容易成为敌人打击的目标,一旦遭受打击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得不偿失。 中国目前在能源问题上正面临着三重困境,第一重困境,快速发展的经济,大步前进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高中国的能源需求,每年的能源需求增速堪比GDP增速。第二重困境,自2008年以来,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连续三年蝉联世界第一,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更是成为各方势力的攻击目标,饱受争议,而目前中国的温室气体大部分是来自于火力发电。第三重困境,虽然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2010年的新增风电装机世界第一,但是新能源仍处于发展阶段,经济问题和技术问题比较突出,成本高不说,难以并网发电更是使新能源面临“摆设”的指责。显然,目前的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都无法成为主流能源。面对以上三重困境,中国必须寻找一种不排放二氧化碳、成本相对低廉、技术成熟、应用稳定的发电技术,与其同时,当前我国雾霾进城、垃圾围城、污水绕城、有河皆污的现状,给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当前污水、垃圾处理成本过高,导致很多企业偷偷排放污水、更有甚者向地下注入大量污水,祸害子孙万代,让人深恶痛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当前社会的需求,提供一种新型发电、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构思科学合理,实用性强,能够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能处理污水,节能环保。    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造风发电及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室下方还设置有热光灯及与热光灯相配合设置的下反光装置,所述加热室还与风洞连接,风洞内设置有风轮发电机组,所述风洞内和/或风洞下方设置污水池,所述底座上方密封连接由高强度纤维布料制成的通风塔,通风塔顶端设置有上反光装置,通风塔顶部还设置有向下开口的排气孔,所述通风塔外壁设置有由碳纤维制成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下方向呈网状分布。    具体的,所述加热室内还设置有紫外线灭菌装置。    具体的,还包括垃圾处理装置,垃圾处理装置的出气管与污水池内的排气管连接。优选的,排气管连接位于污水池内的悬浮装置。优选的,所述垃圾处理装置的出气管与加热管连通,加热管与污水池内的排气管连通。具体的,排气孔均布设置。具体的,热光灯为碘钨灯和/或激光灯。具体的,通风塔外壁设置有吸热涂层。本装置可通过模块化组合生产方式,实现在工厂加工制作,现场拆装,移动方便,在发电的同时还可处理企业及生活污水及垃圾。本技术设计充分考虑实际应用的情况,结构简单,实用性很强。本技术与现有风力发电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及显著进步:1) 风力强大。风洞内风速可以高达每秒30-500米,是自然风速的4-30倍,其发电效率至少是自然风力发电的4-30倍。2) 可以实现全天候发电。通风塔造风发电不受天气影响,风速持续而稳定,所发电力与火电厂相同,方便上网,全年可以实现满负荷发电8000小时以上,自然风力发电全年有效发电只有2000小时左右,而且还不能保证满负荷运转。由此可见,就发电时间而论,通风塔造风发电效率将是天然风力发电的3-4倍。    3)风洞风力强大而稳定,不会忽大忽小,所以全年发电量、电压稳定,有利并网,方便电网调度。自然风力发电时断时续,发电量时大时小,对电网冲击大,非常不利于并网。    4) 通风塔造风发电所用风轮发电机组安装在风洞中,所以不会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发电机不需要巨大的塔架,由于风向稳定,所以也不需要风向标,因此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其成本不到自然风力发电组的十分之一。    5)  不受极端天气影响,通风塔因为是高强度纤维的布料制作,在台风、龙卷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来临时可关闭进风口,等内部空气排完时通风塔就会缓慢降落下来,以避免灾害,当极端天气过后可重新升起发电,自然风力发电场对台风、龙卷风的破坏却无能为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通风塔   2排气孔   3加强筋    4底座   5加热室   6风轮发电机组7风洞   8污水池    9进风口   10下反光装置   11上反光装置12加热管    13热光灯。具体实施方式造风发电及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室下方还设置有热光灯及与热光灯相配合设置的下反光装置。热光灯为碘钨灯和/或激光灯。所述加热室内还设置有紫外线灭菌装置。所述加热室还与风洞连接。风洞内设置有风轮发电机组,所述风洞内和/或风洞下方设置污水池。本系统还包括垃圾处理装置,所述垃圾处理装置的出气管与加热管连通,加热管与污水池内的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连接有悬浮装置,如浮筒。排气管与浮筒之间距离为30cm。排气管上可设置若干孔用于排放气体。位于污水池内的排气管密度大于污水密度,可实现排气管总位于污水水面以下30cm。    所述底座上方密封连接由高强度纤维布料制成的通风塔。通风塔顶端设置有上反光装置。通风塔顶部还设置有向下开口的排气孔。排气孔均布设置,数量为4—12个。所述通风塔外壁设置有吸热涂层和由碳纤维制成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下方向呈网状分布。以直径 60 米、高1000米的通风塔为例,太阳能通风塔1由薄而轻的高强度纤维布料制成,如碳纤维、凯芙拉尔纤维、芳纶等,它不需要人工修建,可在工厂加工制作,其外部涂有黑色吸热材料,以便利用太阳能加热通风塔内部的空气,其顶部有4—12个向下排气的排气孔。碳纤维制作的加强筋有导电性,还可起到避雷针的作用。上反光装置可采用反光薄膜等柔性材料制作。底座可用耐高温材料制作的构件组装,实现了快速组装和拆卸移动;如果打算长期使用,也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造风发电及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室下方还设置有热光灯及与热光灯相配合设置的下反光装置,所述加热室还与风洞连接,风洞内设置有风轮发电机组,所述风洞内和/或风洞下方设置污水池,所述底座上方密封连接由高强度纤维布料制成的通风塔,通风塔顶端设置有上反光装置,通风塔顶部还设置有向下开口的排气孔,所述通风塔外壁设置有由碳纤维制成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下方向呈网状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造风发电及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室下方还设置有热光灯及与热光灯相配合设置的下反光装置,所述加热室还与风洞连接,风洞内设置有风轮发电机组,所述风洞内和/或风洞下方设置污水池,所述底座上方密封连接由高强度纤维布料制成的通风塔,通风塔顶端设置有上反光装置,通风塔顶部还设置有向下开口的排气孔,所述通风塔外壁设置有由碳纤维制成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下方向呈网状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造风发电及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内还设置有紫外线灭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造风发电及污水处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吴昱璋
申请(专利权)人:吴凯吴昱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