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政专利>正文

连续式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763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8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气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连续式充气泵,包括上板、支座以及抵接于二者之间的气囊,所述支座中部凸设有支撑部,所述上板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气囊为多个,且环绕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周围,各所述气囊上设有用于与外部交换气体的进气端和排气端,各所述进气端和所述排气端上设有空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连续式充气泵能以一个动作实现两个步骤,不同部位的气囊有的压缩排气,有的恢复吸气,不需要专门的吸气步骤,提高了功能转化效率,减少了充气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气结构的
,尤其涉及连续式充气泵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非电动式充气泵,例如打气筒、踩踏充气泵等,这些非电动式充气泵一般包括内腔,工作过程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中借助按压、踩踏等操作压迫内腔空气,使其输出充气,第二步骤中借助手提或弹性恢复从外界吸入空气。重复这两个步骤即可完成充气。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非电动式充气泵,其第二步骤实际上并未参与充气,其工作过程中一半的步骤都是为了吸入空气,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势必造成做功的损耗加大,使充气功能转化效率低,充气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连续式充气泵,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非电动式充气泵功能转化效率低,充气时间长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连续式充气泵,包括上板、支座以及抵接于二者之间的气囊,所述支座中部凸设有支撑部,所述上板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气囊为多个,且环绕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周围,各所述气囊上设有用于与外部交换气体的进气端和排气端,各所述进气端和所述排气端上设有空气阀。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为三棱柱形结构,其截面为钝角三角形,且钝角所对应的棱边为第一棱边,所述第一棱边构成所述支撑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棱边上端设有内凹的圆弧形的凹槽,所述上板中部下端设有可嵌入所述凹槽铰接的半圆球形的凸条。进一步地,所述上板为三棱柱形结构,其截面为钝角三角形,且钝角所对应的棱边为第二棱边,所述第二棱边下端设有所述凸条。<br>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支座上与所述第一棱边相邻的两侧面。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上下端面分别粘贴于所述上板下端面和所述支座上端面。进一步地,所述空气阀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气端的单向阀和设置于所述排气端的双向可控阀。进一步地,两所述气囊中部连通,且连通处设有双向可控阀。本技术还提供了连续式充气泵,包括上板、支座以及抵接于二者之间的气囊,所述支座中部凸设有支撑部,所述上板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气囊为环形结构,且环绕套设于所述支撑部外,所述气囊上设有用于与外部交换气体的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进气端和所述排气端上设有空气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连续式充气泵可以连续按压上板,实现连续式充气,不需要专门动作进行吸气,减少了一半的动作量,提高了功能转化效率,减少了充气所需要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续式充气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为了使图示更加清晰明确,未直接标出气囊12的进气端和排气端,但是可以从进气端设置的单向阀122,和排气端设置的双向可控阀121参照图示区别理解其位置。如图1所示,连续式充气泵1包括依次层叠的上板11、气囊12以及支座13。在支座13中部凸设有支撑部131,上板11中部铰接于支撑部131,上板11形成类似“跷跷板”的结构,能以中部为支点倾斜。气囊12的数量为多个,环绕设置在支撑部131周围,各气囊12上设有进气端和排气端,各进气端和排气端上设有空气阀。上板11上任意部位被下压时,以中部为支点倾斜,该部位相对支点的对称部位上升,这两处所对应的气囊12分别为压缩和恢复状态,即只需要一个动作:下压上板11某部位,即可同时完成两个气囊12的两个步骤:一个压缩输出;另一个恢复吸气。对下压部位的对称部位下压时,重复上述的过程,在上一过程中被压缩的气囊12恢复、恢复的气囊12被压缩,继续实现一个气囊12输出,另一个气囊12吸气,反复下压,各气囊12即可分别输出充气,实现连续式充气。在本实施例的连续式充气泵1中,只需要像操作“跷跷板”一样,反复下压上板11,即可实现连续式的充气,在充气的过程中,一个动作完成两个步骤,不需要专门的动作操作吸气步骤,不仅功能转化效率高,而且大大缩短了充气的时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座13为三棱柱形结构,该三棱柱的其底面为钝角三角形,即支座13的截面为钝角三角形,其钝角所对应的棱边为第一棱边,第一棱边即为上述的支撑部131,上板11中部铰接于第一棱边。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板11和支座13采用圆弧接触的方式铰接,在第一棱边上端设有内凹的圆弧形凹槽131,即实际的支撑部131,上板11中部下端设有半圆球形凸条111,凸条111可嵌入凹槽131,二者的弧形面相对便于稳定滑动,形成铰接关系。本实施例中的上板11也为三棱柱形结构,其底面为钝角三角形,也具有钝角三角形的截面,其钝角所对应的棱边为第二棱边,第二棱边的下端设有上述凸条111。上板11和支座13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倾斜面,便于压迫气囊12,使其充分压缩变形,全部参与充气过程,避免了部分气囊12未充分被压迫而导致残留空气阻碍上板11下压等情况。本实施例中的气囊12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支座13上与第一棱边相邻的两侧面,在实际的使用中,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并排设置在上述的俩侧面上。气囊12的上下端面分别粘贴于上板11下端面和支座13上端面,可以避免气囊12被压迫后滑动,保证其能牢固的随着上板11下压而压缩;在恢复时,气囊12受到所粘贴部分的上板11的牵引,与自身弹性回弹相比,可以更为快速的回复原状,加快吸气步骤的速度。上述的空气阀包括设置在进气端的单向阀122,以及设置于排气端的双向可控阀121。单向阀122可以使空气能从进气端进入气囊12而无法离开,便于压缩时从排气端排出,双向可控阀121可按照需要打开或关闭,在打开的时候空气可自由流出排气端,起到充气的作用;关闭的时候空气无法离开,气囊12为充气胀满状态,此时的连续式充气泵1可以充当弹性气垫,安装在需要缓冲的部位,实现一物多用的效果。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气囊12中部连通,在连通处设有双向可控阀121,这样可以使两气囊12的内部连通,配合各自排气端的双向可控阀121,达到从两个气囊12进气端吸气,但是只从其中一个气囊12排气端排气的作用。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只需要一个排气端,采用这种中部连通的方式,就可以不需要将多个排气端再集合为一个,只需要操作各个双向可控阀121即可达到要求,这种单排气端输出的方式结合上述多排气端输出的方式,为用户...

【技术保护点】
连续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支座以及抵接于二者之间的气囊,所述支座中部凸设有支撑部,所述上板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气囊为多个,且环绕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周围,各所述气囊上设有用于与外部交换气体的进气端和排气端,各所述进气端和所述排气端上设有空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支座以及抵接于二者之间的气
囊,所述支座中部凸设有支撑部,所述上板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气囊
为多个,且环绕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周围,各所述气囊上设有用于与外部交换气
体的进气端和排气端,各所述进气端和所述排气端上设有空气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三棱柱形
结构,其截面为钝角三角形,且钝角所对应的棱边为第一棱边,所述第一棱边
构成所述支撑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边上端设
有内凹的圆弧形的凹槽,所述上板中部下端设有可嵌入所述凹槽铰接的半圆球
形的凸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为三棱柱形
结构,其截面为钝角三角形,且钝角所对应的棱边为第二棱边,所述第二棱边
下端设有所述凸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政
申请(专利权)人:郑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