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用自动注油器,包括支座,支座上固接有油桶,油桶底端设有抽油管,抽油管从支座底端伸出后末端固接在油脂泵上,油脂泵上设有出油管,油桶顶端插住有螺杆,螺杆上套接有与油桶相匹配的推板,油桶内壁安装有两根竖直布置的滑槽,推板套在滑槽外部,推板顶端中部安装有螺母,螺杆上端从油桶顶部伸出,螺杆顶端固接有从动轮;支座两侧固定有支臂,其中一侧支臂上固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为转轴,转轴顶端固接有驱动轮,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压力恒定的优点,且不会出现油桶内压力过高无法加注满的情况,避免多次频繁加注,能有效节省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集中润滑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用自动注油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飞速发展,汽车运动零部件的摩擦副所造成的能量损失和磨损变得不容忽视,润滑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相关规定中,汽车底盘集中润滑系统已经成为高二级以上大中型客车的必须装置。而集中润滑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即为润滑脂,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和各种添加剂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分散体系,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由于润滑脂在集中润滑系统中流动的复杂性,长期以来集中润滑系统的结构设计主要依赖于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技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致使集中润滑系统存在各摩擦副的润滑效果欠佳,润滑脂消耗量偏大,油箱底部油脂沉积变质,分油器终端注脂压力不足等问题。集中润滑系统中润滑脂一般是通过自动注油器来定时为车辆待润滑部位加注润滑脂。如公布号为CN203286249U的专利文件便公开了一种自动注油器,它包括杯体,杯体外壁上设有注油口,注油口用干油嘴封闭,杯体壁上设有注油通道,注油通道的一端与注油口连通,注油通道的另一端与设在杯底上的进油口连通,杯体底部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下部外壁上有供与各种设备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杆内开有通孔,杯体在对应连接杆通孔处也开有通孔,连接杆上的通孔和杯体上的通孔相连通,还包括杯盖,杯盖和杯体螺纹连接,杯盖顶部有孔,杯盖内有加油杆,加油杆的底部固定有密封圆盘,密封圆盘的外圆上开有环形槽,环形密封圈装在密封圆盘的环形。该方案通过弹簧驱动加油杆和密封圆盘对杯盖内的润滑脂进行加压,显然,弹簧在不同的伸展长度下具有不同的弹力,即其对润滑脂的加压力度会发生变化,使得润滑脂的出油压力不断变化,影响了润滑端口的出油量和润滑效率;且在润滑脂消耗完后,需要从油嘴加注新的润滑脂,而驱动密封圆盘上移的动力是来之润滑脂的加注压力,当弹簧压缩时弹力最大,其与加注压力方向相反,当弹力大于加注压力时,润滑脂就不能继续加注了,容易导致杯盖内的润滑脂量不满,需要频繁加注,人力和时间消耗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用自动注油器,以解决现有自动注油器中所存在的输送压力不断变化、出油量和润滑效率低、润滑脂加注不满、需要多次加注、人力和时间消耗多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用自动注油器,包括顶部开有圆形槽的支座,支座上固接有油桶,油桶卡装在支座顶部的圆形槽内,油桶底端设有抽油管,抽油管从支座底端伸出后末端固接在油脂泵上,油脂泵上设有出油管,所述油桶顶端中部开有通孔,通孔内插住有螺杆,螺杆上套接有与油桶相匹配的推板,油桶内壁安装有两根竖直布置的滑槽,推板套在滑槽外部,推板顶端中部安装有螺母,螺杆上端从油桶顶部伸出,螺杆顶端固接有从动轮;所述支座两侧固定有支臂,其中一侧支臂上固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为转轴,转轴顶端固接有驱动轮,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所述油桶底部边缘插装有加油管,加油管与油桶相连的末端设有止回阀,加油管另一端伸出支座外壁且末端固接有油嘴。所述螺杆上端与油桶相接触的位置卡装有若干轴承,轴承顶端还固接有油封。所述油桶底部为漏斗形,所述推板截面形状与油桶内底部相同。所述螺杆底端固接有限位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用自动注油器,通过电机带动驱动轮并通过皮带驱动从动轮旋转,进而驱动螺杆转动,螺杆的高度不变所以旋接在螺杆上的推板即可在油桶内上下活动,即可完成对油桶内的润滑脂加压,相较于传统的弹簧加压,本技术具有压力恒定的优点,不会出现压力过低导致出油量少和润滑效果差的问题;且在加注新的润滑脂时,可将推板升至最高,即可通过油嘴快速加注,不会出现油桶内压力过高无法加注满的情况,保证每次加注润滑脂的量足够,避免多次频繁加注,能有效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座,2-支臂,3-油桶,4-螺杆,5-从动轮,6-油封,7-轴承,8-螺母,9-推板,10-限位块,11-驱动轮,12-皮带,13-转轴,14-电机,15-抽油管,16-油脂泵,17-出油管,18-止回阀,19-加油管,20-油嘴,2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用自动注油器,包括顶部开有圆形槽的支座1,支座1上固接有油桶3,油桶3卡装在支座1顶部的圆形槽内,油桶3底端设有抽油管15,抽油管15从支座1底端伸出后末端固接在油脂泵16上,油脂泵16上设有出油管17,所述油桶3顶端中部开有通孔,通孔内插住有螺杆4,螺杆4上套接有与油桶3相匹配的推板9,油桶3内壁安装有两根竖直布置的滑槽21,推板9套在滑槽21外部,推板9顶端中部安装有螺母8,螺杆4上端从油桶3顶部伸出,螺杆4顶端固接有从动轮5;所述支座1两侧固定有支臂2,其中一侧支臂2上固接有电机14,电机14输出端为转轴13,转轴13顶端固接有驱动轮11,驱动轮11与从动轮5之间通过皮带12相连。通过电机14带动驱动轮11并通过皮带12驱动从动轮5旋转,进而驱动螺杆4转动,螺杆4的高度不变所以旋接在螺杆4上的推板9即可在油桶3内上下活动,即可完成对油桶3内的润滑脂加压,相较于传统的弹簧加压,本技术具有压力恒定的优点。所述油桶3底部边缘插装有加油管19,加油管19与油桶3相连的末端设有止回阀18,加油管19另一端伸出支座1外壁且末端固接有油嘴20。通过油嘴20即可快速对油桶3内进行润滑脂加注,且通过止回阀18避免润滑脂回流。为了降低螺杆4在旋转过程产生的摩擦力,增长使用寿命,所述螺杆4上端与油桶3想接触的位置卡装有若干轴承7,轴承7顶端还固接有油封6。为了便于润滑脂的抽取彻底,所述油桶3底部为漏斗形,所述推板9截面形状与油桶3内底部相同。为了避免推板9从螺杆4上脱落,所述螺杆4底端固接有限位块10。使用时一般分为两种状态,其一是满油加压,其二是空油加注。加压时,油桶3内的润滑脂为满载状态,启动电机14,电机14带动转轴13转动,转轴13即可带动驱动轮11转动,通过皮带12后驱动轮11即可带动从动轮5转动,螺杆4是通过轴承7卡紧在油桶3上的,所以螺杆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用自动注油器,包括顶部开有圆形槽的支座(1),支座(1)上固接有油桶(3),油桶(3)卡装在支座(1)顶部的圆形槽内,油桶(3)底端设有抽油管(15),抽油管(15)从支座(1)底端伸出后末端固接在油脂泵(16)上,油脂泵(16)上设有出油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3)顶端中部开有通孔,通孔内插住有螺杆(4),螺杆(4)上套接有与油桶(3)相匹配的推板(9),油桶(3)内壁安装有两根竖直布置的滑槽(21),推板(9)套在滑槽(21)外部,推板(9)顶端中部安装有螺母(8),螺杆(4)上端从油桶(3)顶部伸出,螺杆(4)顶端固接有从动轮(5);所述支座(1)两侧固定有支臂(2),其中一侧支臂(2)上固接有电机(14),电机(14)输出端为转轴(13),转轴(13)顶端固接有驱动轮(11),驱动轮(11)与从动轮(5)之间通过皮带(1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集中润滑系统用自动注油器,包括顶部开有圆形槽
的支座(1),支座(1)上固接有油桶(3),油桶(3)卡装在支座
(1)顶部的圆形槽内,油桶(3)底端设有抽油管(15),抽油管(15)
从支座(1)底端伸出后末端固接在油脂泵(16)上,油脂泵(16)
上设有出油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3)顶端中部开有通
孔,通孔内插住有螺杆(4),螺杆(4)上套接有与油桶(3)相匹
配的推板(9),油桶(3)内壁安装有两根竖直布置的滑槽(21),
推板(9)套在滑槽(21)外部,推板(9)顶端中部安装有螺母(8),
螺杆(4)上端从油桶(3)顶部伸出,螺杆(4)顶端固接有从动轮
(5);所述支座(1)两侧固定有支臂(2),其中一侧支臂(2)上
固接有电机(14),电机(14)输出端为转轴(13),转轴(13)顶
端固接有驱动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林晓,上官林建,吴金妹,郑淑娟,王亚辉,胡欣源,王春虎,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