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自行车的车把手导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05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的车把手导线结构,是在车把手的两边横管段落凹陷处中,各装设一可供刹车线、变速控制线穿入线孔的导线体,如此使刹车线及变速控制线在从夹持车把手的竖管沿伸至车把手端末的刹车握把、变速扳杆时,可将刹车线、变速控制线予以穿入导线体内的线孔中,以具有潜藏后的美观作用,并具有不妨碍手部抓握车把手的安全性,如此以达到稳固持握及安全及美观的实用功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的车把手导线结构,是在车把手的两边横管段落凹陷处中分别装设一里内设有两线孔的导线体,以供刹车线及变速控制线穿置后形成潜藏及不会妨碍手部抓握,以达到可稳固持握而具有安全及美观的功效。
技术介绍
一般具变速功能的自行车的车把手A中所安装的刹车及变速器的控制把手A1,直接将刹车线A2及变速控制线A3显露在外表,之后再由束带A4将之限位住(如图1),然而这样的方式,使迎面而来的前方视觉相当不美观,也破坏了整部车的式样造型,同时当骑乘者将双手靠向横向的中间位置A′时,也会因为有刹车线A2及变速控制线A3缘故而要先行拨开才能握持到,这样便造成了当骑乘者若是贪图方便而连同刹车线A2及变速控制线A3也一并给含握在手掌时,也就是该手掌没有完全持握住,再加上以这样方式握久之后便容易感到疲劳而开始松放些,此时若行经巅簸路段,便因为反应不及而无法立即稳住整部车的平衡,因此遂产生意外状况。再且,就算骑乘者的手掌可以握持中间位置A′时,也会因为在行经巅簸路段时,由于中间位置A′受到震动而发生抖动位移现象,如此一来更会造成骑乘者反而无法掌控整部车而发生无法想象的危机;甚至当在爬坡、登山时,也因为该中间位置A′并无法适时地提供最稳固的持握效果,反而对骑乘者更存在危机。因此,便将车把手B与刹车线B1及变速控制线B2一并通过束带B3缠绕住(如图2),此虽然有所改善刹车线B1及变速控制线B2杂乱显露在外的情形,但由于骑乘者还是会有可能将将刹车线B1及变速控制线B2给一并含握在手掌中,以致造成该手掌没有完全持握住,再加上久握之后还是会感到容易疲劳而开始松放,仍不足以应付突发状况,更何况同样是在行经巅簸路段!因此,申请人便针对以上的缺点而加以研究重新设计,是终于产生本技术,进而提出专利的申请。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线及变速控制线穿置后形成潜藏及不会妨碍手部抓握,以达到可稳固持握并具安全及美观功效的改进的自行车的车把手导线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是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的车把手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把手的两边横管段落凹陷处中,各装设有一可供刹车线、变速控制线穿入的导线体,该导线体里内设有两端贯通的两线孔,而导线体外表则呈弧面造型;刹车线及变速控制线在从夹持车把手的竖管沿伸至车把手端末的刹车握把、变速扳杆后再穿入导线体内的线孔中。本技术的优点是在车把手的两边横管段落凹陷处中,各装设一里内设有两线孔的导线体,使刹车线及变速控制线在从夹持车把手的竖管沿伸至车把手端末的刹车握把、变速扳杆时,将两线段穿入导线体内的线孔中形成潜藏,如此,在具有不妨碍手部抓握车把手的稳固持握的安全性同时,并兼具有美观的实用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构造及组装时的立体图。图2为另一传统构造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在结合后的图。图5为本技术完成组装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配合参阅图3的详细说明所示本技术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的车把手导线结构,是在以铝合金材料制成的车把手1,且在车把手1左、右两边横管段落11的凹陷处12上,各装设一可供刹车线、变速控制线穿入的导线体2,该导线体2里内设有两端为相贯通的两线孔21,而导线体2外表则呈弧面造型;之后使导线体2结合位于横管段落11的凹陷处12(如图4),再于结合处的周边以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加以裹覆住,以从外表仅可看见两端的线孔21(如图5)。如此,当刹车线、变速控制线在从夹持车把手1的竖管出来时,即穿入导线体2内的线孔21中,之后再从导线体2内另一端线孔21延伸衔接至车把手1端末的刹车握把、变速扳杆,亦即将此段的刹车线、变速控制线潜藏起来,如此的车把手1整体便形成“无线段”(潜藏)的美观式样,同时也因为刹车线、变速控制线在车把手1上不见了(潜藏)的缘故,就不会有妨碍手部抓握车把手1的潜在危机发生,在持握上更具稳固、安全,并具有美观的实用功效。综上所述,通过本技术所显见的稳固的持握、安全及美观及易组装等多种功效,本技术确实具有实用的意义,恳请授准合法专利权。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的车把手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把手的两边横管段落凹陷处中,各装设有一可供刹车线、变速控制线穿入的导线体,该导线体里内设有两端贯通的两线孔,而导线体外表则呈弧面造型;刹车线及变速控制线在从夹持车把手的竖管沿伸至车把手端末的刹车握把、变速扳杆后再穿入导线体内的线孔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的车把手导线结构,是在车把手的两边横管段落凹陷处中,各装设一可供刹车线、变速控制线穿入线孔的导线体,如此使刹车线及变速控制线在从夹持车把手的竖管沿伸至车把手端末的刹车握把、变速扳杆时,可将刹车线、变速控制线予以穿入导线体内的线孔中,以具有潜藏后的美观作用,并具有不妨碍手部抓握车把手的安全性,如此以达到稳固持握及安全及美观的实用功效。文档编号B62J99/00GK2721497SQ200420084879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9日专利技术者颜育全 申请人:镒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的车把手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把手的两边横管段落凹陷处中,各装设有一可供刹车线、变速控制线穿入的导线体,该导线体里内设有两端贯通的两线孔,而导线体外表则呈弧面造型;刹车线及变速控制线在从夹持车把手的竖管沿伸至车把手端末的刹车握把、变速扳杆后再穿入导线体内的线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育全
申请(专利权)人:镒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