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志忠专利>正文

钢球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3760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球除油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槽壁板和第二槽壁板,第一、第二槽壁板之间形成用于相应钢球输送的输送空间,机架上于第一、第二槽壁板的下方装配有可相对第一、第二槽壁板移动的通过与所述钢球摩擦滚动配合而带动钢球沿输送空间输送方向移动的粘油板,粘油板在相对第一、第二槽壁移动过程中具有位于输送空间正下方的粘油工位和由所述输送空间正下方移出的刮油工位,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在刮油工位对所述粘油板进行刮油的刮油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除油用的水、锯末等不可循环使用而导致除油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去除钢球表面淬火油的钢球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钢球的生产过程中,粗磨后的钢球需要经过淬火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即“硬磨”工序,而目前淬火主要是用于淬火油来降温,淬火后钢球表面吸附有淬火油,进入硬磨工序前,必需清除钢球表面的淬火油,目前的除油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将钢球放入甩桶内,加入除油剂和适量的水,目前的除油剂主要是石灰粉、碱末、洗衣粉等,驱动机构驱动甩桶快速甩动,待钢球表面淬火油除去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得到干净的淬火后钢球。第二种方式是将淬火后钢球装入六角滚筒,滚筒内加入干净的锯末,驱动机构驱动滚筒转动,待锯末将淬火油吸附干净后,得到干净的钢球。第一种方式污染环境,浪费大量的清水,冲洗的废弃油水也无法很好的处理;第二种方式需要大量的新鲜锯末,成本高,废弃的含油锯末也同样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两种方法的共同缺点是,无论使用水还是使用锯末对钢球除油,由于水或锯末属于不可再次利用,因此除油成本较高,此外由钢球表面清理下的淬火油不能再次收集使用,浪费大量的淬火油,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球除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除油用的水、锯末等不可循环使用而导致除油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钢球除油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槽壁板和第二槽壁板,第一、第二槽壁板之间形成用于相应钢球输送的输送空间,机架上于第一、第二槽壁板的下方装配有可相对第一、第二槽壁板移动的通过与所述钢球摩擦滚动配合而带动钢球沿输送空间输送方向移动的粘油板,粘油板在相对第一、第二槽壁移动过程中具有位于输送空间正下方的粘油工位和由所述输送空间正下方移出的刮油工位,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在刮油工位对所述粘油板进行刮油的刮油板。所述粘油板通过转动装配于所述机架上而可相对第一、第二槽壁板移动,粘油板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粘油板转动的驱动机构。输送空间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绕粘油板转动轴线周向连续布置的“之”字形结构。所述刮油板包括设置于“之”字形结构所形成的外槽中的外侧刮油板和设置于“之”字形结构所形成的内槽中的内侧刮油板。机架上于所述刮油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由所述刮油板刮下的淬火油的集油槽。集油槽的外径大于所述粘油板的外径,粘油板上于所述内侧刮油板的内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与所述集油槽连通的漏油孔。外侧刮油板的内端到外端逐渐朝粘油板转动方向偏斜,内侧刮油板的外端到内端逐渐朝粘油板转动方向偏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使粘油板相对第一、第二槽壁板移动,粘油板在移动过程中,粘油工位的粘油板与输送空间中的钢球摩擦滚动配合以带动钢球沿输送空间移动,粘油板在与钢球接触的过程中,同时也将钢球表面上的淬火油粘到了粘油板上,随后粘油板运动至刮油工位,刮油板将粘油板上的淬火油刮去,这样粘油板就可继续使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除油用的水、锯末等不可循环使用而导致除油成本较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钢球除油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机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槽壁板4和第二槽壁板7,第一、第二槽壁板之间形成用于相应钢球输送的输送空间6。机架上于第一、第二槽壁板的下方装配有可相对第一、第二槽壁板移动的通过与钢球9摩擦滚动配合而带动钢球沿输送空间输送方向移动的粘油板17,本实施例中,粘油板17通过转动装配于机架上而可相对第一、第二槽壁板移动,粘油板17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粘油板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传动轴15,传动轴15固定穿装在粘油板上。输送空间6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绕粘油板转动轴线周向连续布置的“之”字形结构,这样输送空间就形成了连续布置的外凸起12和内凸起14,输送空间的进料口 5与输送空间的出料口 3相邻,连续布置的“之”形结构的相邻两个外凸起12之间形成开口朝外的外槽13,连续布置的“之”形结构的相邻两内凸起14之间形成开口朝内的内槽11。粘油板在相对第一、第二槽壁移动过程中具有位于输送空间6正下方的粘油工位和由输送空间6移出的刮油工位,本实施例中于粘油板为一个转动件,输送空间又呈绕粘油板转动轴线的周向连续布置的“之”形结构,因此粘油板17在转动过程中会连续的由粘油工位运动至刮油工位,再由刮油工位运动至粘油工位。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在刮油工位对粘油板进行刮油的刮油板,刮油板包括布置于每个外槽13中的外侧刮油板2和布置于每个内槽11中的内侧刮油板1,内侧刮油板I与外侧刮油板2配合而可以沿径向覆盖粘油板的所有粘油区域。机架上于刮油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由刮油板刮下的淬火油的集油槽10,集油槽10的外径大于粘油板的外径,外侧刮油板2刮下的淬火油沿粘油板外周落入集油槽10中,粘油板上于内侧刮油板I的内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漏油孔13,经内侧刮油板I刮下的淬火油可以经漏油孔13落入集油槽中,为了保证由外侧刮油板2刮下的淬火油能沿外侧刮油板朝外运动,外侧刮油板2的内端到外端逐渐朝粘油板转动方向偏斜;为了保证由内侧刮油板I刮下的淬火油能沿内侧刮油板运动至漏油孔,内侧刮油板I的外端到内端逐渐朝粘油板转动方向偏斜。沿粘油板转动方向上出料口的上游设置有圆周刮油块16,圆周刮油块16与粘油板的外周面接触配合以将粘油板外周面上的淬火油刮掉,防止粘油板外周面上的淬火油污染由出料口排出的钢球。在输送空间的上方设置有形状与输送空间适配的用于对钢球施加向下方向作用力的压板8。图中项17表示集油槽的出油口。在使用时,将待去油的钢球由进料口放入,电机驱动粘油板转动,粘油板在转动过程中,处于粘油工位的粘油板与钢球摩擦滚动配合以带动钢球沿输送空间输送方向移动,同时粘油板也将钢球表面的淬火油粘走,随后粘油板运动至刮油工位,外侧刮油板、内侧刮油板分别对刮油工位中的粘油板刮油,经内侧刮油板刮落的淬火油沿内侧刮油板经漏油孔落入集油槽,经外侧刮油板刮落的淬火油经粘油板的外周面落入集油槽,这样被刮干净的粘油板就可以对下一个“之”形输送空间中的钢球进行粘油。粘油板循环利用的同时,淬火油还可以被收集而循环利用,这样大大降低了钢球的去油成本和钢球的淬火成本;输送空间采用“之”字形结构,连续的外凸起和内凸起增加了钢球的输送行程,增加了粘油板与钢球的接触时间,从而可以提高钢球的粘油效果;粘油板采用转动结构,输送空间环形布置,这样可以节省整个装置的占地空间。在本钢球除油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中,电机还可以被气动马达、液动马达、内燃机、驱动缸等其它驱动机构代替;当然驱动机构也可以不作为本钢球去油装置的一部分,比如说驱动机构作为外购件,只有在使用时才将驱动机构与粘油板传动连接;输送空间也可以是绕粘油板转动轴线周向连续布置的“几”字形结构,或者在输送空间径向尺寸较大时,只要能够满足钢球与粘油板之间的接触时间,输送空间做成圆弧形也是可以的,此时输送空间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段圆弧形结构,钢球在任意一个圆弧形结构中均可实现除油,刮油板可以设置于相邻圆弧形结构之间,此时刮油板不分内外;当场地足够大时,粘油板也可以不是一个转动件,比如说粘油板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球除油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槽壁板和第二槽壁板,第一、第二槽壁板之间形成用于相应钢球输送的输送空间,机架上于第一、第二槽壁板的下方装配有可相对第一、第二槽壁板移动的通过与所述钢球摩擦滚动配合而带动钢球沿输送空间输送方向移动的粘油板,粘油板在相对第一、第二槽壁移动过程中具有位于输送空间正下方的粘油工位和由所述输送空间正下方移出的刮油工位,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在刮油工位对所述粘油板进行刮油的刮油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新胡志忠胡静
申请(专利权)人:胡志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