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后部的灯光装置的安装构造,使收容箱从车体机架向后方延长并向下方鼓出,在该收容箱的后部外壁上安装灯光装置并使内侧透镜的与外面透镜面相面对的弯折部比其周围部分的壁厚薄。使车体机架的全长减小,实现车体机架的轻量化;且通过将灯光装置经收容箱后安装在车体机架上,降低从车体机架上传递过来的震动;进一步通过了内侧透镜的薄壁部的光为淡色灯光,它与从透镜的其它部分折射过来并从弯折部放出的浓色灯光相混合而成为正常浓度的灯光。(*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体后部的灯光装置的安装构造。对于车体后部的灯光装置的安装构造,例如日本专利“实开平2-117279号”公报的“自动二轮车的停车灯配置构造”已为人们所知。上述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从后方的视觉确认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的自动二轮车的停车灯配置构造。如在该公报的附图说明图1、图2、图3和图4中所示那样,该配置构造包括车体机架2;设在该车体机架2的后部的2根车架2a、2a;从这些车架2a、2a的后端向上部延伸的支持部件10、10;跨越这些支持部件10、10的支架12;安装在该支架12的上部和车架2a、2a上的支持板15;设在该支持板15上的停车灯16;从车架2a、2a后端向下方延伸的支持部件20;安装在该支持部件20上的支持板22;设在该支持板22上的尾灯26;以及配置在该尾灯26的左右的信号灯32、32。在上述技术中,由于是一种在车体机架2的车架2a、2a的后部安装上设有停车灯16的支持板15和设有尾灯26的支持板22的构造,所以存在车架2a、2a要向后方延长,并使重量增加这样的缺点。又,由于在车架2a、2a的后端安装着支持板15的下端,所以、还存在来自车架2a、2a的震动会直接传递到停车灯16上这样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1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了车体机架的轻量化和降低了传递到灯光装置上的震动的车体后部的灯光装置安装构造。另一方面,作为车辆用灯光装置,例如日本专利“实开平7-14503”公报“汽车用尾灯”已为众所知。上述技术是关于一种,通过利用从灯泡上照射过来的直接光和由反射镜所发射过来的反射光两者,而可以得到高亮度的尾灯装置。如在该公报的图2中所示那样,在设在车体2的后部的尾灯1上,设有为覆盖该尾灯1而与车体2的表面相合形成的外透镜5和在该外透镜5的内侧间隔一定距离而设置着的内透镜10。近年来,从提高车辆的外观性这一要求出发,在进行外透镜和内透镜之间的组合,人们也考虑了例如使后组合灯的停车灯和转向信号灯等透镜的颜色为同系色的问题。但在有色且为不同颜色的透镜相互组合时,会存在因从内透镜中发射过来的光而容易在外透镜上出现发光不均这样的课题。另一方面,为提高车辆使用的方便性,例如希望增大负荷室的容积,还要求实现使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所示的外透镜5和内透镜10之间的距离缩小等灯光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2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可以防止出现发光不均现象的同时具有小型化了的车辆用灯光装置的灯光装置安装构造。为达到上述第1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特征是使收容箱从车体机架向后方延长同时向下方鼓出;并在该收容箱的后部外壁上安装上灯光装置。由此,可以使车体机架的全长减小,实现车体机架的轻量化;并且,通过将灯光装置经收容箱而安装在车体机架上,可以降低从车体机架上传递过来的震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中,使收容箱的后部外壁成为向后方突出的弯曲面,并沿该弯曲面安装灯光装置。由此,可以增大灯光装置的安装面积,提高安装时的连结强度,同时提高从后方的视觉确认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其特征是使灯光装置在背面上视为“ㄩ”字状,并在该ㄩ字形状的内侧具有车体后面罩的止挡部。由此,可以使将车体后面罩安装在灯光装置上的作业容易进行,且容易实现灯光装置和车体后面罩之间的外观相合。为达到上述第2个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中,在将灯泡的前面由内侧透镜和外侧透镜而覆盖的灯光装置上,使内侧透镜的与外侧透镜相面对的角部比其周围部的壁厚薄一些。由此,通过了该内侧透镜的薄壁部的光成为淡色灯光,它与从透镜的其它部分折射过来并从弯折部放射出来的浓色灯光相合而成正常浓度的灯光,从而可以防止在透镜的弯折部出现发光不均现象。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中,使在内侧透镜的与外侧透镜面相对应部分的端部角部上,形成凸状或凹状的弯曲面。由此,在内侧透镜内行进了的光会在内侧透镜的端部弯折部的凸状或凹状的弯曲面上被扩散开来,使在内侧透镜的端部上不会出现浓色光,从而可以防止在透镜端部上出现发光不均现象。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案中,使内侧透镜和外侧透镜以大致相同的形状而接近设置着。当使内侧透镜和外侧透镜之间的间隙减小时,通过了内侧透镜而放射出来的光不易被扩散开来,且该光在外侧透镜上被集中,使容易出现发光不均现象。又,当使内侧透镜和外侧透镜之间的间隙比通常要增大时,在来自灯泡的大致以直线状通过了内侧透镜和外侧透镜而明显可见的部分光中,由于在内侧透镜发亮部分的面积和外侧透镜发亮部分的面积之间存在面积差,所以成为双重发光,它作为发光不均现象而可以被看到。通常,人们是采取同时考虑了上述两种发光不均现象的中庸之策。但是,由于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第四、五方案那样的构成,所以即使在使内外侧透镜间的间隙减小时也不易出现发光不均现象,因此可以通过使内侧透镜和外侧透镜相互接近,而在防止出现发光不均现象的同时使灯光装置小型化。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侧面图。图2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车体后部灯光装置的安装构造的侧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车体后部的主要部分放大侧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车体背面图。图5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往车体后部上的后组合灯安装关系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收容箱的上半部的平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后组合灯的平面图。图8为沿图4的8-8线的断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收容箱的支持部的放大侧面图。图10为沿图4的10-10线的断面图。图11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内透镜角部的作用的主要部分放大断面图。图12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内透镜端部的作用的主要部分放大断面图。图13为显示了后转向信号灯用内透镜的比较例的断面图。图14为图1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断面图。以下,依据所附图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另外,图面的观察方向是由所标符号的位向而定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侧面图。小型摩托车型车辆1(以下,记作“小型摩托车1”),包括筐架型车体机架2;安装在该车体机架2的头管3上的前叉4;安装在该前叉4上的前轮5和前挡泥板6;与前叉4相连结着的手柄7;配置在由车体机架2的各管子所围成的筐架的空间中的燃料油8;散热器用备用箱9和散热器10;被配置在筐架的空间后方、并在其前部具有水冷发动机11的动力装置12;将该动力装置12的前部安装在车体机架2上的连杆机构13;将动力装置12的后端部悬架在车体机架2上的后缓冲器14;安装在动力装置12的后部的后轮15;配置在车体机架2的后部上部的座席16;以及包覆车体机架2的机体罩17。机体罩17包括覆盖头管3的前部和前轮5的上部的前罩21;覆盖该前罩21的后部的内罩22;作为用于安放驾驶者的脚部的低位式脚踏板的左右踏板台面23(在该图中,只显示了靠近眼前侧的踏板台面,以下同);从这些踏板台面23的外缘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台面外缘24;覆盖这些台面外缘24的下缘之间的底罩25;从内罩22向后方延伸、并覆盖住车体机架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的中央罩26;从该中央罩26向后方延伸、并覆盖住车体机架2的后部两侧面的侧罩27;从这些侧罩27的外缘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下部侧罩28;位于这些下部侧罩28的后方、并覆盖住车体机架2的后端下部的后中央罩29;以及位于该后中央罩29的上方、并覆盖住车体机架2的后端上部的后顶罩30。手柄7包括覆盖住手柄7的手柄罩33;位于前罩21的上方、并被固定在手柄7上的透明的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体后部的灯光装置的安装构造,在其车体后部上设置收容箱、在该收容箱的上部具有座席的自动二轮车上,该灯光装置的安装构造的特征为:使上述收容箱从车体机架向后方延长同时向下方鼓出;并在该收容箱的后部外壁上安装灯光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木泽胜一,山下明彦,柳沼幸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