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超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3356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超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新型超薄电池包括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正极金属网、负极金属网、正极颗粒材料、负极颗粒材料、阻隔件,电池的正极耳、负极耳分别由正极金属网、负极金属网延伸而成,所述正极金属网、负极金属网分别粘接在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上,所述正极颗粒材料和负极颗粒材料分别覆盖在电池正极基材、正极金属网和电池负极基材、负极金属网上,所述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之间设置有上述的阻隔件且所述阻隔件将电池正极基材和电池负极基材相互阻隔,该种电池外表覆盖有柔性绝缘密封层。该种新型超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简化生产工艺、电池生产成本低、电池容量大、应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应用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池的性能提出的更多的要求。电池的超薄化是电池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本领域人员已经实现了电池的超薄化设计,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实现方法。然而,现有技术生产制造超薄电池还存在以下方面的缺陷,如生产工艺复杂、加工困难,电池生产耗材大、生产成本高,电池容量低、容量不足等等。以上种种的技术缺陷严重限制了超薄电池的向前发展,成为了本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障碍。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解决了现有薄电池生产工艺复杂、耗材多、成本高、容量低等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超薄电池,包括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正极金属网、负极金属网、正极颗粒材料、负极颗粒材料、阻隔件,电池的正极耳、负极耳分别由正极金属网、负极金属网延伸而成,所述正极金属网、负极金属网分别粘接在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上,所述正极颗粒材料和负极颗粒材料分别覆盖在电池正极基材、正极金属网和电池负极基材、负极金属网上,所述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之间设置有上述的阻隔件且所述阻隔件将电池正极基材和电池负极基材相互阻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上覆盖有粘接胶层,所述正极金属网、负极金属网分别粘接在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的粘接胶层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接胶层为聚乙烯/聚乙烯/聚酰亚胺/丙烯酸/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粘接层,所述粘接胶层的厚度为I ym-5 μπ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所用的材料为聚氯乙烯塑料/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的厚度为3 μ m-30 μ 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极金属网和负极金属网的材料为铝网/铜网/镍网中一种或两种或三种金属相互电镀而成的复合金属网,其厚度为5 μπι-40 μπ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极颗粒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磷酸铁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材料,所述负极颗粒材料为石墨/硅粉/硅-碳/钛酸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混合所述正极颗粒材料和负极颗粒材料的材料涂层厚度为5 μ m-40 μ 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阻隔件为一隔膜层,所述隔膜层的材料为PP/PE/无纺布的一层或多层,且表面涂覆有PVDF/A1203/Si 02的一种或多种材料,隔膜层的厚度为2 μπι-10 μπι。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阻隔件为一设置在电池正极基材和电池负极基材之间的固态电解液层,所述固态电解液层的厚度为2 μ??-10 μπι。一种超薄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首先制备电池正极片:在塑料电池正极基材上涂覆上粘接胶层,覆盖上正极金属网,再将正极材料研磨成粉末制成正极颗粒材料后,喷溅在正极金属网的表面与间隙中,制成正极集流体; (2)其次制备电池负极片:在塑料电池负极基材上涂覆上粘接胶层,覆盖上负极金属网,再将负极材料研磨成粉末制成负极颗粒材料后,喷溅在负极金属网的表面与间隙中,制成负极集流体; (3)将制备完成的负极片上覆上隔膜或固态电解液层,再滴上适量电解液,合上正极片,压合后得到超薄电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种电池和制备方法不使用配浆工艺,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另外,不需要使用外包装铝塑膜对电池包装,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极耳,节省了生产资料,同时可大幅度降低电池的厚度,达到超薄电池的生产,提升了电池的容量。再有,覆盖在电池外表的柔性密封覆盖层一方面可增强电池的绝缘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可对电池变形,应用灵活,使用方便。该种新型超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薄电池生产工艺复杂、耗材多、成本高、容量低等技术缺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一种新型超薄电池,包括电池正极基材1、电池负极基材5、正极金属网2、负极金属网4、正极颗粒材料、负极颗粒材料、阻隔件3,电池的正极耳、负极耳分别由正极金属网2、负极金属网4延伸而成,所述正极金属网2、负极金属网4分别粘接在电池正极基材1、电池负极基材5上,所述正极颗粒材料和负极颗粒材料分别覆盖在电池正极基材1、正极金属网2和电池负极基材5、负极金属网4上,所述电池正极基材1、电池负极基材5之间设置有上述的阻隔件3且所述阻隔件3将电池正极基材I和电池负极基材5相互阻隔,该种电池外表覆盖有柔性绝缘密封层。优选地,所述的电池正极基材1、电池负极基材5上覆盖有粘接胶层,所述正极金属网2、负极金属网4分别粘接在电池正极基材1、电池负极基材5的粘接胶层上。优选地,所述粘接胶层为聚乙烯/聚乙烯/聚酰亚胺/丙烯酸/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粘接层,所述粘接胶层的厚度为I ym-5 μπι。优选地,所述电池正极基材1、电池负极基材5所用的材料为聚氯乙烯塑料/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地,所述电池正极基材1、电池负极基材5的厚度为3 μ m-30 μ m。优选地,所述正极金属网2和负极金属网4的材料为铝网/铜网/镍网中一种或两种或三种金属相互电镀而成的复合金属网,其厚度为5 μπι-40 μπι。优选地,所述正极颗粒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磷酸铁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材料,所述负极颗粒材料为石墨/硅粉/硅-碳/钛酸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混合所述正极颗粒材料和负极颗粒材料的材料涂层厚度为5 μπι-40 μπι。优选地,所述阻隔件3为一隔膜层,所述隔膜层的材料为ΡΡ/ΡΕ/无纺布的一层或多层,且表面涂覆有PVDF/A1203/Si 02的一种或多种材料,隔膜层的厚度为2 ym-lO ym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超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超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正极金属网、负极金属网、正极颗粒材料、负极颗粒材料、阻隔件,电池的正极耳、负极耳分别由正极金属网、负极金属网延伸而成,所述正极金属网、负极金属网分别粘接在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上,所述正极颗粒材料和负极颗粒材料分别覆盖在电池正极基材、正极金属网和电池负极基材、负极金属网上,所述电池正极基材、电池负极基材之间设置有上述的阻隔件且所述阻隔件将电池正极基材和电池负极基材相互阻隔,该种电池外表覆盖有柔性绝缘密封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磨晓亮于立娟程君李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博科能源系统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