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通过参考而将其公开内容引入本申请的、2012年11月1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49441。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成为能够在三种流体间进行热交换的复合型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构成为能够在三种流体间进行热交换的复合型的热交换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复合型的热交换器,其将使从制冷循环系统的压缩机排出的排出冷媒(第一流体)与送风空气(第三流体)进行热交换而将排出冷媒所具有的热量向送风空气放热的冷媒放热器、以及使冷却发动机的冷却水(第二流体)与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将冷却水所具有的热量向送风空气放热的散热器作为一个热交换器一体构成。具体地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热交换器,其将供排出冷媒流动的冷媒用管和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用管层叠配置,并在形成于相邻的冷媒用管与冷却水用管之间而供外部气体流通的外部气体通路中配置有能够实现冷媒用管与冷却水用管之间的热移动的外部翅片。由此,不仅能够实现冷媒与送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冷却水与送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还能够实现冷媒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42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通常,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对从冷媒放热器流出的冷媒的过冷却度进行控制,而使循环系统的制冷系数(COP)达到最大。在此,根据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内部供第一流体流通的多个第一管(12a);内部供第二流体流通的多个第二管(43a);将所述多个第一管(12a)及所述多个第二管(43a)层叠配置、并使所述第一流体及所述第二流体所具有的热量向第三流体放出的热交换部;设于所述多个第一管(12a)及所述多个第二管(43a)的周围、供所述第三流体流通的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促进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第三流体的热交换以及所述第二流体与所述第三流体的热交换的外部翅片(70b),所述外部翅片(70b)具有将所述多个第一管(12a)彼此热连接的第一热连接部(71b)和将所述多个第一管(12a)与所述多个第二管(43a)热连接的第二热连接部(72b),所述多个第一管(12a)分成多个组,所述多个第一管(12a)的所述多个组分别是使从同一空间分配出的所述第一流体向同一方向流动的通道,所述多个第一管(12a)具有形成所述第一流体流动方向上的最下游侧的通道即最终通道的最下游侧第一管(121a),所述热交换部具有第一芯部(701),该第一芯部(701)包括所述最下游侧第一管(121a),在所述第一芯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1.13 JP 2012-2494411.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
内部供第一流体流通的多个第一管(12a);
内部供第二流体流通的多个第二管(43a);
将所述多个第一管(12a)及所述多个第二管(43a)层叠配置、并使
所述第一流体及所述第二流体所具有的热量向第三流体放出的热交换部;
设于所述多个第一管(12a)及所述多个第二管(43a)的周围、供所
述第三流体流通的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以及
配置于所述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促进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第三流
体的热交换以及所述第二流体与所述第三流体的热交换的外部翅片
(70b),
所述外部翅片(70b)具有将所述多个第一管(12a)彼此热连接的第
一热连接部(71b)和将所述多个第一管(12a)与所述多个第二管(43a)
热连接的第二热连接部(72b),
所述多个第一管(12a)分成多个组,
所述多个第一管(12a)的所述多个组分别是使从同一空间分配出的
所述第一流体向同一方向流动的通道,
所述多个第一管(12a)具有形成所述第一流体流动方向上的最下游
侧的通道即最终通道的最下游侧第一管(121a),
所述热交换部具有第一芯部(701),该第一芯部(701)包括所述最
下游侧第一管(121a),
在所述第一芯部(701)中,所述第一热连接部(71b)的个数比所述
第二热连接部(72b)的个数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芯部(701)由所述最下游侧第一管(121a)及至少一个所
述多个第二管构成,
在所述第一芯部(701)中,在所述外部翅片(70b)的与所述第二热
连接部(72b)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隔热部(70c、70d),该隔热部(70c、
70d)抑制在所述最下游侧第一管(121a)中流通的所述第一流体与在所
\t述多个第二管(43a)中流通的所述第二流体之间的热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部包括贯通所述外部翅片(70b)的表背的狭缝孔(70c、70d)。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体为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
所述热交换部使所述冷媒冷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管(12a)具有最下游跟前侧第一管(122a),该最下游
跟前侧第一管(122a)形成在第一流体流动方向上最靠近所述最终通道之
前的通道,
在所述最下游跟前侧第一管(122a)中流通的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吉毅,齐藤充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