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86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在连接多个电气元件的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中,其抑制由电气配线引起的自行车的外观的劣化且难以产生配线故障。电气配线支承构造(10)是支承连接至少一部分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102)上的变速操部(121f、121r)和前、后变速器(97f、97r)的电气配线(EW2~EW4)的构造,其具有第1罩构件(11a~11c)和第2罩构件(12a~12c)。第1罩构件是沿车架呈直线状配置且覆盖电气配线的一部分的硬质的构件。第2罩构件,是能与第1罩构件连结,覆盖电气配线的剩余的至少一部分并具有挠性且比第1罩构件软的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线支承构造,特别涉及支承电气配线的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所述电气配线用于将至少一部分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的多个电气元件相连接。
技术介绍
最近,在自行车上搭载多个电气元件已经非常普遍。例如,使前后的变速装置电动化并安装在车架的中间部及后部,同时在把手的两端设置具有开关的变速操作部的技术已被众所周知(例如,日本特开2004-090781号公报)。在这样的用电气配线连接多个电气元件的场合,以前或者使电气配线穿过车架内,或者利用绑扎带等配线带把电气配线固定在车架上。当使电气配线穿过车架内时,能得到流畅的自行车外观。但是,为了使配线穿过车架内部,需要特别的车架构造,并且将配线穿过车架内部的作业需要时间,增大了车架以及使配线作业的成本。当用配线带固定配线时,配线作业变得简单且可以降低配线作业的成本。可是,当配线在松弛的状态下露出到外部时,就不能得到流畅的自行车外观。另外,由于配线露出到外部,所以,特别在接近地表的车架安装部分上,在行驶中存在产生配线挂在障碍物上而断线等配线故障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在连接多个电气元件的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中,这种构造可抑制由电气配线引起的自行车的外观的劣化,并消除配线故障。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的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是支承连接至少一部分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的多个电气元件的电气配线的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具有第1罩构件和第2罩构件。第1罩构件是硬质材料,其沿前述车架呈直线状进行配置,并覆盖前述电气配线的一部分,第2罩构件具有挠性且比前述第1罩构件软,其能与前述第1罩构件连结,并覆盖前述电气配线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该电气配线支承构造中,沿车架的电气配线部分由呈直线状配置在车架上的第1罩构件覆盖,由与第1罩构件连结的软质的第2罩构件覆盖。在此,沿车架的电气配线部分由于以硬质的第1罩构件配置成直线状,所以不会产生配线松弛或露出到外部的现象。而离开车架的电气配线部分可以由软质的第2罩构件而自由地弯曲。因此,配线松弛而露出到外部的部分变少,可以抑制由电气配线引起的自行车的外观的劣化。另外,由于沿车架的电气配线部分不会松弛,所以可以抑制配线故障的发生。第2技术方案的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具有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构造的特征,另外,还具有能把前述第1罩构件固定在前述自行车的车架上的固定构件。在该场合,由于硬质的第1罩构件由固定构件固定在车架上,所以,可以可靠地沿车架以直线状配置硬质的第1罩构件。第3技术方案的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具有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构造,前述第1罩构件具有沿纵长方向形成的槽部。在该场合,可以从第1罩构件的槽部安装电气配线,容易在第1罩构件上安装电气配线。第4技术方案的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具有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构造的特征,另外,前述槽部形成在前述第1罩构件的全长上。在该场合,容易在第1罩构件上安装电气配线。第5技术方案的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具有第1到第4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构造的特征,另外,前述第2罩构件具有能安装在前述第1罩构件的端部外周的筒状的安装部,和从前述安装部延伸的波纹管部。在该场合,通过设置波纹管部来提高第2罩构件的柔软性。第6技术方案的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具有第1到第5技术方案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构造的特征,另外,前述电气元件包括安装在前述自行车的把手上的变速操作部、安装在前述车架上的电源、设置在前述车架的中间部及后端部的前、后电动变速器,第1罩构件沿前述车架呈直线状安装在前述变速操作部和前述后电动变速器之间。在该场合,即使变速控制被电动化,也可以抑制由电气配线引起的外观劣化和配线故障。根据本专利技术,沿车架的电气配线部分由于以硬质的第1罩构件配置成直线状,所以,配线不会松弛或露出到外面。另外,离开车架的电气配线部分,可以由软质的第2罩构件自由地弯曲。因此,配线松弛而露出到外部的部分变少,可以抑制电气配线引起的自行车外观的劣化。沿车架的电气配线部分由于不会松弛,所以可以抑制配线故障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侧视图。图2是自行车把手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自行车车架部分的配线图。图4是变速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图5是第1罩构件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VI-VI剖面图。图7是第2罩构件的主视图。图8是第2罩构件的半截剖面图。图9是第1电缆固定件的剖面图。图10是第2电缆固定件的剖面图。图11是支承构件的立体图。图12是第2罩构件的半截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101是赛车,其具有菱形的车架102,驱动部105,前轮及后轮106f、106r,前后的刹车装置107f、107r,其中,车架102具有前叉98及固定在前叉98上的把手部104;驱动部105由链条95、安装了踏板PD的曲轴96、前后的变速器97f、97r和前后的链轮群99f、99r等构成;前轮及后轮106f、106r安装在前叉98及车架102后部。如图1所示,把手部104由把手柱111和配合固定在把手柱111的上端的把手杆112构成。把手柱111配合固定在前叉98的上部。把手杆112是下垂把手型的构件,具有左右一对的刹车操纵杆113f、113r。在把手杆112的中央部,配置显示自行车的速度、行驶距离和变速位置的显示单元120。显示单元120安装在显示器托架120a上并可自由装卸于显示器托架120a,显示器托架120a安装于把手柱111上。如图2所示,刹车操纵杆113f、113r具有前后刹车托架115f、115r和前后的操纵杆构件116f、116r,前后刹车托架115f、115r分别安装在把手杆112的端部,前后的操纵杆构件116f、116r安装在刹车托架115f、115r上且可相对其自由摆动。在操纵杆构件116f、116r的后面,分别设置前、后变速器97f、97r的变速操作用的前、后变速操作部(电气元件的一例)121f、121r。前变速操作部121f及后变速操作部121r分别设置成如下形式,即,在把手放在后操纵杆构件116r及前操纵杆构件116f上的状态下可以进行变速操作。各变速操作部121f、121r分别具有变速操作构件124,该变速操作构件124可在中立位置P0、从中立位置P0向内摆动的第1位置P1、从中立位置P0向外摆动的第2位置P2之间自由摆动。变速操作构件124被向中立位置P0加载。如图4所示,在变速操作部121f上,在其内部设置前提速开关130f及前降速开关131f。同样,在变速操作部121r内部设置后提速开关130r及后降速开关131r。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变速操作构件124被操作到第1位置P1时,前后的提速开关130f、130r接通,当变速操作构件124被操作到第2位置P2时,前后的降速开关131f、131r接通。该组合可以适当地设定。如图1所示,驱动部105如前述那样,具有链条95,将链条95的挂接进行切换的前、后变速器(电气元件的一例)97f、97r,前后的链轮群99f、99r。前变速器97f设置在车架102的车座支管102a上,并在2个变速位置之间引导链条95。如图4所示,前变速器97f在内部设置前马达125f、前马达驱动部126f、前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其支承电气配线,该电气配线连接至少一部分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的多个电气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用电气配线支承构造具有:第1罩构件,其为硬质材料,沿前述车架呈直线状进行配置,并覆盖前述电气配线的一部分; 第2罩构件,其具有挠性且比前述第1罩构件的材质软,能与前述第1罩构件连结,并覆盖前述电气配线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本直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