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和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814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1:03
一种可连接到连接对象的端子,所述连接对象具有第一配合连接部和第二配合连接部。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绝缘体。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可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电连接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可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电连接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绝缘体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固定和一体化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当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被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时,所述第一端子不与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不与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被连接到诸如印刷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对象的端子。
技术介绍
例如,在JP-A-2002-15796(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该类型的端子,其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申请中。如图35所示,专利文献1的线夹端子(端子)沿前后方向被连接到电路板(连接对象)。线夹端子包括多个金属片和多个树脂构件(绝缘体)。金属片和树脂构件在横向上被交替地粘贴和固定到彼此。电路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未示出),每个表面设置有多个端子(连接部)。当线夹端子被连接到电路板时,各个金属片竖直地夹持电路板从而与上表面上的端子和下表面上的端子电连接。最近,对于将被连接到连接器的连接对象,要求在不增加连接器的尺寸特别是间距方向上的连接器的尺寸的情况下增加连接对象的信号线的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满足该要求的结构的端子。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连接到连接对象的端子,所述连接对象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地定位的第一配合连接部和第二配合连接部。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绝缘体。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电连接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电连接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绝缘体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固定和一体化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同时使得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与彼此电绝缘。当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被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时,所述第一端子不与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不与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端子和一框体。所述框体形成有容纳部。所述端子被局部地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端子的绝缘体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固定和一体化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中第一配合连接部和第二配合连接部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方向上被连接。因此,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在第二方向上能够彼此靠近。此外,第一接触部被连接到连接对象的第一配合连接部,同时不连接到第二配合连接部。类似地,第二接触部被连接到第二配合连接部,同时不连接到第一配合连接部。因此。例如,可能在连接对象的上表面上提供第一配合连接部(连接部),同时在连接对象的下表面上提供第二配合连接部(连接部)。在此情况下,根据第一方面的端子组合可被适当地连接到以高密度排列在连接对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连接部。通过研究对优选实施方式的如下说明和参考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且更加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其中连接器所固定的连接对象(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由虚线示出。图2是示出了图1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了图1的连接器的前视图,其中连接器的端子的附近(由虚线所包围的部分)被放大显示。图4是示出了图1的连接器的后视图,其中端子的附近(由虚线所包围的部分)被放大显示。图5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底视图。图6是示出图2的连接器的沿线VI-VI的剖视图,其中连接器所固定的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由虚线示出,并且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附近(由点划线所包围的部分)被放大显示。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上透视图。图8是示出图7的端子的下透视图。图9是示出从一侧看的图7的端子以及连接对象(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到该端子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另一侧的图9的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侧视图。图11是示出图9的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图9的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底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上透视图。图14是示出图13的端子的下透视图。图15是示出图13的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到端子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16是示出图15的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图17是示出图15的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底视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上透视图。图19是示出图18的端子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上透视图。图20是示出图19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下透视图。图21是示出图18的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到端子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22是示出图21的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其中第一连接部的端部的附近(由点划线所包围的部分)除绝缘体外被放大显示。图2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上透视图。图24是示出图23的端子的下透视图。图25是示出图23的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到端子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2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上透视图。图27是示出图26的端子的下透视图。图28是示出图26的端子和连接对象(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到端子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中第一端子的被隐藏的前腿的上边缘由虚线示出。图29是示出图28的端子和配合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0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上透视图。图31是示出图30的端子和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到端子的一部分的前视图,其中第一端子的被隐藏的第二部分的轮廓由虚线示出。图32是示出图31的端子和配合连接器的侧视图。图3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端子的上透视图。图34是示出图33的端子和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到端子的一部分的前视图。图35是示出专利文件1中的线夹端子和电路板的透视图。虽然本专利技术允许多种改变和替换形式,但是在附图中通过示例的形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并且将详细说明这些特定的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这些附图和详细的说明不试图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于公开的特定形式,相反地,本专利技术试图覆盖落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原则和范围之内的所有改变、等价物和替代方案。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从图1至6中可以看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是待被安装和固定到固定对象(印刷电路板)850上的板载(on-board)连接器。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所固定的固定对象是印刷电路板。然而,本专利技术还适用于除了板载连接器之外的连接器。连接器10可连接到沿X方向(前后方向,第三方向)插入到连接器10中的连接对象(印刷电路板)800。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在使用时所连接的连接对象是印刷电路板。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CN104779461.html" title="端子和连接器原文来自X技术">端子和连接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连接到连接对象的端子,所述连接对象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地定位的第一配合连接部和第二配合连接部,其中: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绝缘体;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电连接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电连接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绝缘体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固定和一体化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同时使得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彼此电绝缘;且当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被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时,所述第一端子不与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不与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1.10 JP 2014-0033211.一种可连接到连接对象的端子,所述连接对象具有在第一方向上
相对地定位的第一配合连接部和第二配合连接部,其中:
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绝缘体;
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电连接
的第一接触部;
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电连接
的第二接触部;
所述绝缘体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固定和一体化所述
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同时使得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彼此
电绝缘;且
当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被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配合连
接部和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时,所述第一端子不与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
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不与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不具有与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电连接的部分;以及
所述第二端子不具有与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电连接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只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配合连接部电连接;
以及
所述第二端子只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配合连接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中:
当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端子不具有与所述第二配合连
接部重叠的部分;以及
当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端子不具有与所述第一配合连
接部重叠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向内突出;以及
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向内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
触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位于彼此相同
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
触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
触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彼此相同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所述第一
接触部;
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所述第二
接触部;以及
当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惠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