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文斌专利>正文

一种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2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肥,特别是专门用于液体肥料散布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文丘里管(1)、吸入管(6)、阀门(5)、过滤器(7)构成,通过管道联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灌溉系统中使用,利用有压水源自身动力,能够节约能源,降低施肥或施药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肥效率高,均匀度好,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肥装置本技术涉及施肥,特别是专门用于液体肥料散布装置。目前,节水灌溉所包括的喷灌、微灌和滴灌,这些节水灌溉技术能够节约水量,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一般的施肥方法是直接将化肥散在地里,然后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灌溉,这种施肥方法,施肥不均匀,肥料浪费大;另外,还有在喷灌、滴灌系统中直接把化肥溶解在储水池中,这样施肥量不易控制,又容易造成堵塞泵体或造成喷头和滴孔的堵塞。本技术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喷灌、滴灌系统中直接接入的施肥装置,本装置利用系统自身的水动力,无须附加其它动力,可以有效的把液肥、化肥溶液和药液均匀适量的施入田地里。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本技术由文丘里管(1)、吸入管(6)、阀门(5)、过滤器(7)构成,阀门(5)、过滤器(7)设置在吸入管(6)上,通过管道联为一体,在吸入管(6)上还设置有单向阀(4),进、出水口截面积与细径截面积的比最好为16∶1。本技术的优点是:在灌溉系统中使用,利用有压水源自身动力,能够节约能源,降低施肥或施药成本。结构简单、施肥效率高,均匀度好,安装方便。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简图;附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使用状态简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示,本技术由文丘里管(1)、吸入管(6)、阀门(5)、过滤器(7)构成,阀门(5)、过滤器(7)设置在吸入管(6)上,通过管道联为一体,在吸入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4),进、出水口(3)(2)截面积与细径截面积的比为16∶1;吸入管(6)上的阀门(5)可以调节施肥量,当关闭阀门(5),施肥装置不工作,阀门(5)可以有效的阻止回流;单向阀(4)的主要作用是在施肥装置工作过程中阻止回流;过滤器(7)的作用是防止液体肥料或肥料溶液-->中的杂质进入灌溉系统而造成系统中管道堵塞。如附图2、示,本技术的一种连接方法是直接串联在喷灌或滴灌的支管上,通过调节阀门(8),阀门(8)控制流体是否通过文丘里管(1),当文丘里管(1)的流量足够大时,液体肥料或肥料溶液从吸入管(6)吸入文丘里管(1)内并均匀混合入水流,通过出水口(2)流入主管道(9)进行施肥,吸入管(6)上的阀门(5)也可以调节施肥量,单向阀(4)可以有效的阻止回流;当阀门(8)打开,关闭阀门(5),此时施肥装置不工作。如附图3示,另一种是在主管道(9)上接减压阀(8),文丘里管(1)和减压阀(8)并联连接,通过调节减压阀(8),控制文丘里管(1)的流量因也可以控制施肥量,与液肥进口串联的闸阀(5)也可以调整液肥的给进量。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及选择为同行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产品参照规格进出水口直径φ(mm)细径直径φ(mm)加注口径φ(mm)细径长度L(mm)进口长度L(mm)进水口长L(mm)  20  5  3  25  150 70  25  6.25  3.75  25  150 70  32  8  4.8  25  150 70  40  10  6  30  200 90  50  12.5  7.5  30  200 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肥装置,其特征是,由文丘里管(1)、吸入管(6)、阀门(5)构成,阀门(5)、过滤器(7)设置在吸入管(6)上,通过管道联为一体,在吸入管(6)上还设置有单向阀(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肥装置,其特征是,由文丘里管(1)、吸入管(6)、阀门(5)构成,阀门(5)、过滤器(7)设置在吸入管(6)上,通过管道联为一体,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斌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杨文斌王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