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阳铭专利>正文

一种秸秆还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2736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3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秸秆还田装置,包括有外罩、粉碎结构及至少一风扇,所述粉碎结构包括有转动杆及若干粉碎刀具,所述若干粉碎刀具分别设在所述转动杆外周,所述至少一风扇安装在所述外罩内,并在转动时于所述外罩内形成负压,以将秸秆吸至所述若干粉碎刀具的预设工作范围,所述转动杆安装在所述外罩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外罩转动,以带动所述若干粉碎刀具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秸秆还田装置中所述至少一风扇在所述外罩内转动时于所述外罩内形成负压,能够将地里的秸秆吸到所述若干粉碎刀具的预设工作范围,所述粉碎刀具能够随所述转动杆转动粉碎秸秆,从而免去焚烧,保护环境,而且该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秸秆还田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如玉米、棉花、油菜、高粱、水稻、小麦等收割后会有大量的秸秆散落在地上,需要将秸秆移出田地,以免妨碍下一季农作物的种植,但是,农作物秸秆的移出过程费时费力,而且被移走的秸秆往往被丢弃或者就近烧掉,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空气污染。为此,出现了很多自动化的秸秆还田装置。如在申请号为200810024456.6申请日为2008.3.21公开日为2008年8月20的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耕整机,并具体公开了包括挂接装置、中间传动装置、齿轮、链条传动装置、旋切刀、尾架、刮平器操纵装置、刮平器总成、压草轴调节装置和压草轮,所述中间传动装置与挂接装置连接,挂接装置与动力机械连接,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装置驱动旋切刀,刮平器总成通过刮平器操纵装置安装在尾架上,压草轮通过压草轴调节装置安装在挂接装置上,但是,以上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秸秆还田装置。一种秸秆还田装置,包括有外罩、粉碎结构及至少一风扇,所述粉碎结构包括有转动杆及若干粉碎刀具,所述若干粉碎刀具分别设在所述转动杆外周,所述至少一风扇安装在所述外罩内,并在转动时于所述外罩内形成负压,以将秸秆吸至所述若干粉碎刀具的预设工作范围,所述转动杆安装在所述外罩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外罩转动,以带动所述若干粉碎刀具转动。优选地,所述若干粉碎刀具分成若干排,每一排的粉碎刀具设在平行所述转动杆中心轴的方向上。优选地,所述转动杆的外周对应每一粉碎刀具设有刀座,每一粉碎刀具固定在对应的刀座上。优选地,每一粉碎刀具包括有第一刀片及与所述第一刀片固定的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及所述第二刀片分别包括有刀臂及与所述刀臂一体的刀头,所述第一刀片的刀臂与所述第二刀片的刀臂贴合,并固定在对应的刀座上,所述第一刀片的刀头与所述第二刀片的刀头沿相反的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外罩包括有顶板及两侧板,所述两侧板位于所述顶板的相对两侧,所述转 动杆安装在所述两侧板上,并且中心轴与所述顶板平行。优选地,所述外罩还包括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顶板及所述两侧板连接,所述至少一风扇安装在所述第一盖板的内侧。优选地,所述秸秆还田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风扇驱动件,所述至少一风扇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盖板上,并与所述至少一风扇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并与所述两侧板垂直。优选地,所述秸秆还田装置还包括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有液压马达、主动轮、传动轮及从动轮,所述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外罩上,并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轮分别啮合,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转动杆。优选地,所述秸秆还田装置还包括有刮平杆,所述刮平杆安装在所述外罩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秸秆还田装置中,所述至少一风扇在所述外罩内转动时于所述外罩内形成负压,能够将地里的秸秆吸到所述若干粉碎刀具的预设工作范围,所述粉碎刀具能够随所述转动杆转动粉碎秸秆,从而免去焚烧,保护环境,而且该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秸秆还田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立体组装图。图2是图1中秸秆还田装置的另一视角图。图3是图1中秸秆还田装置的另一视角图。图4是图1中秸秆还田装置的一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中秸秆还田装置的另一视角图。图6是图4中秸秆还田装置的另一视角图。图7是图6中VII部分的一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秸秆还田装置 100 外罩 10 顶板 11 第一盖板 12 第二盖板 13 前板 14 后板 15 侧板 16 安装板 121 安装套 123 通孔 161 固定片 163 固定孔 1631 驱动结构 20 保护壳 21 液压马达 22 主动轮 23 传动轮 24 从动轮 25 粉碎结构 60 转动杆 30 安装柱 31 刀座 33 锁固片 331 叶片 40 根部 41 弯曲部 42 粉碎刀具 50 第一刀片 51 第二刀片 52 刀臂 511 刀头 512 抽风结构 70 风扇 71 风扇驱动件 72 刮平杆 8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秸秆还田装置100包括有一外罩10、一驱动结构20、一粉碎结构60、若干抽风结构70及一刮平杆80。所述粉碎结构60包括有一转动杆30、若干叶片40及若干粉碎刀具5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抽风结构70为两个,所述刮平杆80为圆柱体。所述秸秆还田装置100用以粉碎各种农作物,如玉米、棉花、油菜、高粱、小麦、稻、杂草等的秸秆,并安装在一行走平台上,如拖拉机或者履带轮等。所述外罩10包括有一顶板11、一第一盖板12、一第二盖板13、一前板14、一后板15及两侧板16。所述顶板11、所述第一盖板12、所述第二盖板13、所述前板14、所述后板15及所述两侧板16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图未示),所述收容空间用以收容所述粉碎结构60及秸秆。所述顶板11大致平行于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所述第一盖板12及所述第二盖板13分别自所述顶板11相对两侧向下倾斜延伸。所述前板14及所述后板15分别自所述第一盖板12及所述第二盖板13向下延伸形成。所述两侧板16分别位于所述顶板11的另外两侧,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盖板12、所述第二盖板13、所述前板14及所述后板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12及所述第二盖板13分别与所述顶板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前板14与所述第一盖板1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并与所述顶板11大致垂直,所述后板15与所述第二盖板1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并与所述顶板11大致垂直,所述两侧16大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盖板12的一端靠近其中一侧板16设有一安装板121,所述安装板121用以安装所述驱动结构20,并与所述第一盖板12大致垂直。所述第一盖板12的外侧设有若干个安装套123,所述若干安装套123的数量与所述若干抽风结构70的数量相当。所述两侧板16对应所述转动杆30分别开设有一通孔161(见图4)。所述两侧板16对应所述刮平杆80分别安装有一固定片163,所述固定片163靠近所述前板14,并分别开设有一固定孔1631。两固定片163相互平行,并部分露出所述前板14。另外,所述外罩10内还安装有定刀(图未示),所述定刀用以粉碎柔软的杂草。请参阅图4,所述驱动结构20包括有一保护壳21、一液压马达22、一主动轮23、一传动轮24及一安装在所述保护壳21内的从动轮25。所述保护壳21安装在所述外罩10的一侧板16上,并靠近所述安装板121。所述液压马达22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21上,并与所述 主动轮23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主动轮23转动。所述主动轮23安装在所述保护壳21内,并与所述传动轮24啮合。所述传动轮24安装在所述保护壳21内,并与所述从动轮25啮合,以使所述从动轮25与所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还田装置,包括有外罩及安装在所述外罩上的粉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还田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风扇,所述粉碎结构包括有转动杆及若干粉碎刀具,所述若干粉碎刀具分别设在所述转动杆外周,所述至少一风扇安装在所述外罩内,并在转动时于所述外罩内形成负压,以将秸秆吸至所述若干粉碎刀具的预设工作范围,所述转动杆安装在所述外罩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外罩转动,以带动所述若干粉碎刀具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还田装置,包括有外罩及安装在所述外罩上的粉碎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秸秆还田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风扇,所述粉碎结构包括有转动杆及若干粉
碎刀具,所述若干粉碎刀具分别设在所述转动杆外周,所述至少一风扇安装在所述
外罩内,并在转动时于所述外罩内形成负压,以将秸秆吸至所述若干粉碎刀具的预
设工作范围,所述转动杆安装在所述外罩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外罩转动,以带动所
述若干粉碎刀具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粉碎刀具分成若
干排,每一排的粉碎刀具设在平行所述转动杆中心轴的方向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外周对应每
一粉碎刀具设有刀座,每一粉碎刀具固定在对应的刀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粉碎刀具包括有第一
刀片及与所述第一刀片固定的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及所述第二刀片分别包括有
刀臂及与所述刀臂一体的刀头,所述第一刀片的刀臂与所述第二刀片的刀臂贴合,
并固定在对应的刀座上,所述第一刀片的刀头与所述第二刀片的刀头沿相反的方向
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铭
申请(专利权)人:李阳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