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大凤专利>正文

鞍座避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59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鞍座避震的特点是在不改变原车结构的情况下具有互换性,可为生产厂家生产的新车配套,也可使旧车更换本鞍座后具备避震功能。其结构由鞍座上托架、弹簧、下托架、联结螺栓、鞍座插管、紧固螺栓组成。将鞍座插管安装在原车架子的斜插管内仍用原车螺栓将鞍座插管紧固在车架子上。弹簧分为轻、中、重三级,依骑车人的体重选用相应的弹簧可确保达到最佳的避震效果。当骑车遇有震动时,在垂直弹簧的作用下达到了避震效果,是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理想的避震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鞍座避震属于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鞍座避震。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大部分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鞍座避震避震效果不佳,因为三个弹簧受力不均,不可能同时上下颤动,出现鞍座前倾后仰或左右摆动。另有部分新型自行车采用解体方法安装弹簧和铰链连接,既减低自行车整体结构强度,且结构复杂化了,增加了成本,又斜装弹簧避震效果也打了折扣。本鞍座避震的目的就是在不改变原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结构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鞍座避震,既能为生产厂家生产的新车配套,也能用于旧车更换本鞍座避震,使其具备避震功能。本鞍座避震的结构(见附图1)由鞍座上托架、弹簧、联结螺栓、下托架、鞍座插管、紧固螺栓组成。鞍座上托架(1)是由鞍座与其连体的上托架组成。鞍座上平面包有弹性材质的座垫,并按座垫中线挖有长形的沟槽,与鞍座连体的上托架内径的中心有方形导柱,方形导柱的中心有通孔,孔的上端注塑有螺母(2)及螺纹。下托架(6)的圆柱形上端其内有方形导孔与鞍座上托架(1)的方形导柱配合;其外有半圆形槽,槽内装有“O”型胶圈(5)与鞍座上托架(1)的内径配合,产生的气体由鞍座上托架(1)侧面的排气孔排出,下托架(6)底部中心有孔与方形导孔相通,下部有两耳与鞍座插管(16)凸台配合。弹簧(4)安装在鞍座上托架(1)与下托架(6)之间,与鞍座上托架(1)的接触面上装有垫片(3),与下托架(6)的接触面上装有垫片(10)。联结螺栓(8)加弹簧垫圈(9)、垫片(7)穿过下托架(6)底部中心孔,鞍座上托架(1)方形导柱的中心孔与鞍座上托架(1)内注塑的螺母(2)拧紧将鞍座上托架(1)与下托架(6)联结成一体,鞍座上托架(1)可沿下托架(6)上下滑动。通过紧固螺栓(12)弹簧垫圈(14)垫片(15)螺母(13)将下托架(6)的两耳与鞍座插管(16)的凸台联结成一体。将鞍座插管(16)安装在原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架子的鞍座斜插管内、调整好鞍座高低后,仍用原车鞍座紧固螺栓将鞍座插管(16)固定在车架子上。待鞍座角度调好后,将紧固螺栓(12)与螺母(13)拧紧,将下托架(6)与鞍座插管(16)联结成一体。打一个开口销孔,安装上开口销(11)。 附图说明附图1、鞍座避震的结构图;附图2、鞍座避震的外形图。标号说明(1)鞍座上托架;(2)螺母;(3)垫片;(4)弹簧;(5)“O”型胶圈;(6)下托架;(7)垫片;(8)联结螺栓;(9)弹簧垫圈;(10)垫片;(11)开口销;(12)紧固螺栓;(13)螺母;(14)弹簧垫圈;(15)垫片;(16)鞍座插管。本鞍座避震结合附图对实施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见附图1、本鞍座避震由鞍座上托架、弹簧、联结螺栓、下托架、鞍座插管、紧固螺栓组成。鞍座上托架(1)是鞍座与其连体的上托架组成。鞍座的上平面包有弹性材质的座垫、座垫顺中线挖有一道长形沟槽,这道长槽的作用是减少骑车时的压迫感,不易产生麻、痛的感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鞍座中心线前部和后部注塑有透气槽。与鞍座连体的上托架,其内径的中心有方形导柱,方形导柱的中心有通孔,通孔的上端注塑有螺母(2)及螺孔。下托架(6)上端的圆柱形部分其内有方形导孔,与鞍座上托架(1)的方形导柱配合;其外有半圆形槽,槽内装有“O”型胶圈(5)与鞍座上托架(1)的内径配合,下托架(6)底部中心有孔与方形导孔相通。下部有两耳与鞍座插管(16)上的凸台配合。弹簧(4)安装在鞍座上托架(1)与下托架(6)之间缓冲与复位,与鞍座上托架(1)的接触面上,装有垫片(3),与下托架(6)的接触面上装有垫片(10),用以增加两托架的使用寿命。联结螺栓(8)加弹簧垫圈(9)、垫片(7)穿过下托架(6)底部中心孔,鞍座上托架(1)方形导柱的中心孔与螺母(2)拧紧,使鞍座上托架(1)与下托架(6)联结成一体,使鞍座上托架(1)的方形导柱、沿下托架(6)的方形导孔、鞍座上托架(1)的内径沿下托架(6)的“O”型胶圈(5)同时向下滑动。用紧固螺栓(12)弹簧垫圈(14)垫片(15)、螺母(13)将下托架(6)的两耳与鞍座插管(16)的凸台联结成一体,将鞍座插管(16)安装在原车架子上原固定鞍座的斜插管内,调节鞍座高低合适后,仍用原鞍座紧固螺栓将鞍座插管(16)牢固的固定在车架子上,再调节鞍座角度合适后,将紧固螺栓(12)与螺母(13)拧紧,将下托架(6)与鞍座插管(16)联结成一体。在下托架(6)下部的两耳与鞍座插管(16)凸台上打一开口销孔,安装上开口销(11)。可确保鞍座位置的稳定性,不会前倾后仰。当骑车遇有震动时,人体压缩弹簧(4)缓冲后鞍座上托架(1)的方形导柱沿下托架(6)的方形导孔、鞍座上托架(1)的上托架内径沿下托架(6)的“O”型胶圈同时向下滑动,在弹簧(4)张力的作用下,鞍座上托架(1)复位,这样的上下滑动,就是本鞍座避震的避震功能。本鞍座避震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改变原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结构的情况下与原车鞍座有互换性,弹簧(4)是按人体重量分级设置的(轻、中、重),可选择相应的弹簧,得到满意的避震效果。保证乘车的平稳与舒适。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可为生产厂家生产的新车配套,也可为旧车更换本鞍座避震后使其具备避震功能。采用注塑工艺,适合大批量生产,可降低成本,是经济实用的避震装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权利要求本鞍座避震是一种用于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鞍座避震,由鞍座上托架、弹簧、联结螺栓、下托架、鞍座插管、紧固螺栓组成,其特征在于鞍座与上托架注塑成一体组成鞍座上托架(1),鞍座上平面包有弹性材质的座垫,并沿鞍座中线挖有长形沟槽,鞍座上托架(1)内径的中心有方形导柱、方形导柱的中心有通孔、通孔的上端注塑有螺母(2)和螺纹;下托架(6)的圆柱形上端,其内有方形导孔与鞍座上托架(1)的方形导柱配合,其外有半圆形槽,槽内装有“O”型胶圈(5)与鞍座上托架(1)的内径配合,产生的气体由鞍座上托架(1)侧面的排气孔排出;下托架(6)底部中心有孔、与方形导孔相通,下部有两耳与鞍座插管配合;弹簧(4)安装在鞍座上托架(1)与下托架(6)之间,弹簧(4)与上、下托架的接触面上,分别装有垫片(3)和垫片(10);联结螺栓(8)加弹簧垫圈(9)和垫片(7)穿过下托架(6)底部中心孔、鞍座上托架(1)方形导柱的中心孔与注塑在鞍座上托架(1)内的螺母(2)拧紧,将鞍座上托架(1)与下托架(6)联结成一体,鞍座上托架(1)可沿下托架(6)做上、下的滑动;通过紧固螺栓(12)弹簧垫圈(14)垫片(15)螺母(13)将下托架(6)的两耳与鞍座插管(16)的凸台联结成一体;将鞍座插管(16)安装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原安装鞍座的车架子上的斜插管内,待调整好鞍座的高度后,仍用原车的紧固螺栓将鞍座插管(16)固定在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上;待调整好鞍座的角度后,拧紧紧固螺栓(12)和螺母(13),将下托架(6)与鞍座插管(16)联结成一体;将开口销(11)的销孔打通,开口销(11)安装在销孔内。全文摘要本鞍座避震的特点是在不改变原车结构的情况下具有互换性,可为生产厂家生产的新车配套,也可使旧车更换本鞍座后具备避震功能。其结构由鞍座上托架、弹簧、下托架、联结螺栓、鞍座插管、紧固螺栓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鞍座避震是一种用于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鞍座避震,由鞍座上托架、弹簧、联结螺栓、下托架、鞍座插管、紧固螺栓组成,其特征在于:鞍座与上托架注塑成一体组成鞍座上托架(1),鞍座上平面包有弹性材质的座垫,并沿鞍座中线挖有长形沟槽,鞍座上托架(1)内径的中心有方形导柱、方形导柱的中心有通孔、通孔的上端注塑有螺母(2)和螺纹;下托架(6)的圆柱形上端,其内有方形导孔与鞍座上托架(1)的方形导柱配合,其外有半圆形槽,槽内装有“O”型胶圈(5)与鞍座上托架(1)的内径配合,产生的气体由鞍座上托架(1)侧面的排气孔排出;下托架(6)底部中心有孔、与方形导孔相通,下部有两耳与鞍座插管配合;弹簧(4)安装在鞍座上托架(1)与下托架(6)之间,弹簧(4)与上、下托架的接触面上,分别装有垫片(3)和垫片(10);联结螺栓(8)加弹簧垫圈(9)和垫片(7)穿过下托架(6)底部中心孔、鞍座上托架(1)方形导柱的中心孔与注塑在鞍座上托架(1)内的螺母(2)拧紧,将鞍座上托架(1)与下托架(6)联结成一体,鞍座上托架(1)可沿下托架(6)做上、下的滑动;通过紧固螺栓(12)弹簧垫圈(14)垫片(15)螺母(13)将下托架(6)的两耳与鞍座插管(16)的凸台联结成一体;将鞍座插管(16)安装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原安装鞍座的车架子上的斜插管内,待调整好鞍座的高度后,仍用原车的紧固螺栓将鞍座插管(16)固定在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上;待调整好鞍座的角度后,拧紧紧固螺栓(12)和螺母(13),将下托架(6)与鞍座插管(16)联结成一体;将开口销(11)的销孔打通,开口销(11)安装在销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凤韩柏林韩有全韩丽全
申请(专利权)人:王大凤韩柏林韩丽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