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561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2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包括膨胀罐本体,膨胀罐本体侧面的上端设置通气管,膨胀罐本体侧面的下端设置加水管,在膨胀罐本体侧面上竖直方向位于通气管和加水管之间还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槽板,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槽板上设置有卡槽,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槽板之间形成装配膨胀罐本体的三点式定位连接结构。通过优化结构,降低装配工艺难度,提高装配稳定性,节省装配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冷却系统的膨胀罐通常通过支架固接到车体构件上,然而膨胀罐本身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由于安装位置狭小,为了规避与周边构件发生干涉,导致其装配结构设计不合理,装配工艺难度大等问题。公告号为CN201705451U,公告日为2011年I月12日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膨胀罐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卡位体、一个连接体和一个固定支架,连接体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固定端和两个卡位体分别固定在膨胀罐的三个竖直侧面上,卡位体与膨胀罐侧面之间形成卡槽,连接端上开若干个安装孔,固定支架包括本体、固定在本体上的两个与卡槽相配合的卡脚和固定在本体上的一个与连接体相固定的连接脚,连接脚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固定支架的卡脚插入卡位体和膨胀罐形成的卡槽内,固定支架的连接脚与连接体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铆接固定。该膨胀罐通过两个卡位体、一个连接体和一个固定支架共同完成膨胀罐与周边构件的装配问题,其虽然规避了与周边构件的干涉问题,但是其装配结构设计仍不够简单,使得装配工艺复杂,安装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通过优化结构,降低装配工艺难度,提高装配稳定性,节省装配空间。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一种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包括膨胀罐本体,膨胀罐本体侧面的上端设置通气管,膨胀罐本体侧面的下端设置加水管,在膨胀罐本体侧面上竖直方向位于通气管和加水管之间还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槽板,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槽板上设置有卡槽,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槽板之间形成装配膨胀罐本体的三点式定位连接结构。装配时,首先将膨胀罐本体通过槽板装设在预先设置的安装支架上,然后通过螺栓组件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配合将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车体上周边构件固定连接,实现三点式定位连接方式,保障装配的稳定性。此结构简单,方便装配,并且连接构件少,节省装配空间。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板和/或第二安装板的两侧端的中后段沿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逐渐变宽的加强侧围,且通过加强侧围固接在膨胀罐本体侧面上。进一步改进,第一安装板和/或第二安装板的底面上设置有与膨胀罐本体侧面固接的加强筋板。作为优选,槽板呈H型,一端设置插入口,另一端设置卡接口,插入口与卡接口通过卡槽相连通,卡接口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凸起。作为优选,通气管与加水管分置在膨胀罐本体的两侧。进一步改进,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与通气管和加水管同侧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优化结构,减少定位连接结构件,保证装配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了装配工艺的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2.定位连接结构件少,降低制造成本。3.通气管设置在上端,加水管设置在下端的位置关系,符合原理要求,巧妙避开了周边构件的干涉。4.结构紧凑,节省装配空间,有利于在混合动力车型上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_膨胀罐本体,2-通气管,3-加水管,4-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6-槽板,7-第一安装孔,8-第二安装孔,9-卡槽,10-加强侧围,11-插入口,12-卡接口,13-定位凸起,14-加强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的本技术一种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包括膨胀罐本体1,膨胀罐本体I侧面的上端设置通气管2,膨胀罐本体I侧面的下端设置加水管3,在膨胀罐本体I侧面上竖直方向位于通气管2和加水管3之间还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和槽板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通气管2与加水管3分置在膨胀罐本体I的两侧,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5分别与通气管2和加水管3同侧设置,可以根据实际装配位置,调整各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安装板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第二安装板5上设有第二安装孔8,槽板6上设置有卡槽9,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和槽板6之间形成装配膨胀罐本体I的三点式定位连接结构。为了增加结构强度,如图中所示,可在第一安装板4和/或第二安装板5的两侧端的中后段沿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逐渐变宽的加强侧围10,且通过加强侧围10固接在膨胀罐本体I侧面上,使得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耐疲劳断裂。为了进一步增强承载强度,优选在第一安装板4和/或第二安装板5的底面上设置有与膨胀罐本体I侧面固接的加强筋板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槽板6呈H型,一端设置插入口 11,另一端设置卡接口 12,插入口 11与卡接口 12通过卡槽9相连通,卡接口 12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凸起13。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根据车型不同及周边构件的位置不同,通气管、加水管的安装位置、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槽板的结构特征及与膨胀罐本体的连接结构也可以采用公知技术当中的其他等效变换的结构变形,只要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或精神,通过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槽板配合实现三点式定位连接结构,实现膨胀罐的装配工作,保证装配稳定性且节省装配空间为目的的实施方式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包括膨胀罐本体(I ),其特征是:膨胀罐本体(I)侧面的上端设置通气管(2 ),膨胀罐本体(I)侧面的下端设置加水管(3 ),在膨胀罐本体(I)侧面上竖直方向位于通气管(2)和加水管(3)之间还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和槽板(6),第一安装板(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第二安装板(5)上设有第二安装孔(8),槽板(6)上设置有卡槽(9),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和槽板(6)之间形成装配膨胀罐本体(I)的三点式定位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其特征是:第一安装板(4)和/或第二安装板(5)的两侧端的中后段沿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逐渐变宽的加强侧围(10),且通过加强侧围(10)固接在膨胀罐本体(I)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其特征是:第一安装板(4)和/或第二安装板(5)的底面上设置有与膨胀罐本体(I)侧面固接的加强筋板(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其特征是:槽板(6)呈H型,一端设置插入口(11),另一端设置卡接口(12),插入口(11)与卡接口(12)通过卡槽(9)相连通,卡接口(12)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凸起(13)。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其特征是:通气管(2)与加水管(3)分置在膨胀罐本体(I)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其特征是: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5)分别与通气管(2)和加水管(3)同侧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包括膨胀罐本体,膨胀罐本体侧面的上端设置通气管,膨胀罐本体侧面的下端设置加水管,在膨胀罐本体侧面上竖直方向位于通气管和加水管之间还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槽板,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车PEU膨胀罐,包括膨胀罐本体(1),其特征是:膨胀罐本体(1)侧面的上端设置通气管(2),膨胀罐本体(1)侧面的下端设置加水管(3),在膨胀罐本体(1)侧面上竖直方向位于通气管(2)和加水管(3)之间还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和槽板(6),第一安装板(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第二安装板(5)上设有第二安装孔(8),槽板(6)上设置有卡槽(9),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和槽板(6)之间形成装配膨胀罐本体(1)的三点式定位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伟张勇强汤小生谢世滨吴成明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