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161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1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包括带有进油孔的缸体和后封盖,所述缸体内设有转动轴、摩擦片、圆形压板、碟形弹簧,所述碟形弹簧抵触连接有移动支撑座,所述移动支撑座抵触配合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出后封盖,调节杆与后封盖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移动支撑座来改变碟形弹簧的预压缩力,而不直接通过后封盖来挤压碟形弹簧,使生产安装更加方便,当液压制动器制动力不足或者不平稳,只需要再调节调节杆就可以使液压制动器制动力恢复到一个恰当的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制动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碟形液压制动器。
技术介绍
液压制动器在各个行业内应用广泛,具有线性好、稳定性高的优点,目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一般包括缸体、摩擦片、转动轴、圆形压板、碟形弹簧、进油孔、后封盖,转动轴转动连接在缸体内,缸体与转动轴之间设有安置摩擦片的制动腔,圆形压板与缸体密封配合并与摩擦片抵触连接,圆形压板和后封盖之间设有安置碟形弹簧的碟簧腔,后封盖与缸体通过螺栓固定,液压制动器的采用碟形弹簧,这是由于碟形弹簧轴向占据空间较少,径向占据空间较大,与液压马达和工作部件的尺寸较符合,且碟形弹簧的预压力较大。但是,碟形弹簧装配时需要产生一定的预压缩力,使其能卡在碟簧腔之中,所以在安装碟形弹簧时需克服一定的预压缩力才能安装紧固好,使安装困难,且由于碟形弹簧轴向尺寸较小和预压力大,对碟形弹簧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实际工作中,整个液压制动器在轴向上产生细小变化,如工作磨损、部件形变,都会对碟形弹簧的预压缩力影响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液压制动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包括带有进油孔的缸体和后封盖,所述缸体内设有转动轴、摩擦片、圆形压板、碟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抵触连接有移动支撑座,所述移动支撑座抵触配合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出后封盖,调节杆与后封盖螺纹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碟形弹簧一端与压板抵触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支撑座相抵触,可以通过移动支撑座来改变碟形弹簧的预压缩力,而不直接通过后封盖来挤压碟形弹簧,安装时,将碟形弹簧和移动支撑座先自然装入缸体内,在通过螺栓将后封盖与缸体固定,此时碟形弹簧处于为未压缩状态,再通过转动调节杆,由于转动杆和移动支撑块转动配合,调节杆移动挤压移动支撑座,使之挤压碟形弹簧,碟型弹簧产生预压缩力,使生产安装更加方便,且放宽了整个装置对碟型弹簧尺寸精度的要求,当液压制动器制动力不足或者不平稳,只需要再调节调节杆就可以使液压制动器制动力恢复到一个恰当的值。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移动支撑座一端设有与调节杆抵触配合的凹槽,所述移动支撑座另一端设有圆柱形凸台,碟形弹簧套设在圆柱形凸台之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移动支撑座和调节杆的配合更加紧密,调节杆挤压移动支撑座时,移动支撑座不会发生径向位移,使调节过程更加稳定,碟形弹簧套设在圆柱形凸台之上,使碟型弹簧发生形变时,碟型弹簧相对与移动支撑座不会发生位移,使碟型弹簧对压板的压力在同一个位置。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碟簧腔内均匀排布有若干个移动支撑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碟簧腔内均匀排布有若干个移动支撑座,移动支撑座套设有弹簧,均匀排布的弹簧对压板产生均匀的支撑,不再需要一个覆盖整个压板的碟型弹簧。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调节杆相对于与圆形凹槽配合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密封板,圆形密封板直径大于调节杆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圆形密封板能有效防止调节杆与缸体之间的漏油。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圆形压板与缸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调节杆与缸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密封圈能加强密封效果,使整个装置不易漏油,提高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圆形压板设有限位槽,所述凸碟形弹簧一端置于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限位槽能固定碟形弹簧的方位,使碟形弹簧在工作时不易发生轴向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技术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缸体;2、进油孔;3、转动轴;4、静摩擦片;5、动摩擦片;6、压板;7、碟形弹簧;8、移动支撑座;9、后封盖;10、调节杆;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13、圆形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包括缸体1、动摩擦片5、静摩擦片4、转动轴3、圆形压板6、碟形弹簧7、进油孔2、后封盖9,转动轴3转动连接在缸体I内,缸体I与转动之间设有安置动摩擦片5和静摩擦片4的制动腔,圆形压板6与缸体I密封配合并与动摩擦片5抵触连接,圆形压板6和后封盖9之间设有安置碟形弹簧7的碟簧腔,后封盖9与缸体I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碟形弹簧7抵触连接有若干个移动支撑座8,移动支撑座8均匀排布在碟簧腔内,均匀排布的弹簧对压板6产生均匀的支撑,不再需要一个覆盖整个压板6的碟型弹簧,所述圆形压板设有限位槽,所述碟形弹簧一端置于限位槽内,限位槽能固定碟形弹簧的方位,使碟形弹簧在工作时不易发生轴向偏移,所述移动支撑座8—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调节杆10与圆形凹槽转动配合,圆形凹槽使移动支撑座8和调节杆10的配合更加紧密,调节杆10挤压移动支撑座8时,移动支撑座8不会发生径向位移,使调节过程更加稳定,所述移动支撑座8另一端设有圆柱形凸台,碟形弹簧7套设在圆柱形凸台之上,所碟型弹簧发生形变时,碟型弹簧相对与移动支撑座8不会发生位移,使碟型弹簧对压板6的压力在同一个位置,所述调节杆10穿出后封盖9与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杆10相对于与圆形凹槽配合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密封板13,圆形密封板13直径大于调节杆10直径,所述圆形压板6与缸体I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1,所述调节杆10与缸体I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2,圆形密封板13和密封圈能有效防置整个装置漏油,提高使用寿命。参照图1和图2,所述碟形弹簧7 —端与压板6抵触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支撑座8相抵触,可以通过调节调节杆10来移动移动支撑座8来改变碟形弹簧7的预压缩力,而不直接通过后封盖9来挤压碟形弹簧7,安装时,将碟形弹簧7和移动支撑座8先自然装入缸体I内,在通过螺栓将后封盖9与缸体I固定,此时碟形弹簧7处于为未压缩状态,再通过转动调节杆10,由于转动杆和移动支撑座8通过圆形凹槽转动配合,调节杆10移动挤压移动支撑座8,使之挤压碟形弹簧7,碟型弹簧产生预压缩力,使生产安装更加方便,且放宽了整个装置对碟型弹簧尺寸精度的要求,当液压制动器制动力不足或者不平稳,只需要再调节调节杆10就可以使液压制动器制动力恢复到一个恰当的值。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包括带有进油孔的缸体和后封盖,所述缸体内设有转动轴、摩擦片、圆形压板、碟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抵触连接有移动支撑座,所述移动支撑座抵触配合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出后封盖,调节杆与后封盖螺纹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座一端设有与调节杆抵触配合的凹槽,所述移动支撑座另一端设有圆柱形凸台,碟形弹簧套设在圆柱形凸台之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碟形制动器,包括带有进油孔的缸体和后封盖,所述缸体内设有转动轴、摩擦片、圆形压板、碟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抵触连接有移动支撑座,所述移动支撑座抵触配合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出后封盖,调节杆与后封盖螺纹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孝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帕克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