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入户门,其中的所述驱动滑块位于门扇的顶部;其中的第一驱动杆的一端和第二驱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铰接于所述驱动滑块的两端;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铰接;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固定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门框固定铰接;其中的传动机构装设于所述门扇,以引导所述驱动滑块在门扇的宽度方向上往复滑动;其中的第一动力源装设于门扇中,且为所述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少量连杆和驱动滑块的铰接进而通过驱动所述驱动滑块在门扇顶部的移动实现入户门的自动开闭,可接入门扇感应系统或者智能家居系统以实现对其的开关动作,进而可以实现更加人性化的设置,为智能家居产业带来新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门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的入户门。
技术介绍
入户门,即进入房屋的第一道门,也叫进户门。目前所广泛应用的入户门,其中绝大多数所采用的为防撬门、安全门等类型的入户门。尽管这些入户门具有良好的防撬安全性和隔音、隔热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入户门需要进行手动开启和关闭,不能满足某些特殊场合的需求。同时,现有的手动入户门也不满足未来智能家居生活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入户门,进而在提供传统的安全性的同时为使用者居家出入提供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入户门,包括门扇和门框,所述门扇侧边和门框之间通过边铰链连接,且门扇以所述边铰链的中心轴为旋转轴进行开合,所述自动入户门还包括支撑杆、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驱动滑块、传动机构和第一动力源;其中,所述驱动滑块位于所述门扇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和第二驱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铰接于所述驱动滑块的两端;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铰接,且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互不交叉;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门框的顶部横框下沿固定铰接;所述传动机构装设于所述门扇,以引导所述驱动滑块在门扇的宽度方向上往复滑动;所述第一动力源装设于所述门扇中,且为所述传动机构提供动力;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支撑杆之间的夹角被约束在大于O且小于180度的角度变化范围内,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支撑杆之间的夹角被约束在大于O且小于180度的角度变化范围内。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为同步齿形带传动机构。进一步,所述同步齿形带传动机构包括同步齿形带、主同步带轮和从同步带轮;其中,所述同步齿形带沿所述门扇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主同步带轮和从同步带轮分别位于所述同步齿形带的两端,其中,主同步带轮受所述第一动力源的驱动、并协同从同步带轮驱使所述同步齿形带的往复移动;所述驱动滑块固定于所述同步齿形带并随所述同步齿形带的移动而往复移动。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为螺纹丝杠传动机构。进一步,所述螺纹丝杠传动机构包括螺纹丝杠和丝杠螺母;其中,所述螺纹丝杠沿所述门扇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受所述第一动力源的驱动;所述丝杠螺母配合于所述螺纹丝杠,并随所述螺纹丝杠的转动而沿所述螺纹丝杠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驱动滑块固定于所述丝杠螺母,以随所述丝杠螺母移动。进一步,所述自动入户门还具有门锁机构。进一步,所述门锁机构包括:安装于门扇内的主旋转柄、中部门锁、上部门锁、下部门锁和第二动力源;其中,所述主旋转柄具有第一中心孔、中部铰接柄、上部铰接柄和下部铰接柄;所述第二动力源装设于门扇中,并为所述主旋转柄提供转动的动力;所述中部门锁安装于门扇内远离所述边铰链一侧的中部并铰接于中部铰接柄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孔的末端,以随所述中部铰接柄的转动伸出或者缩入所述门扇边缘;所述上部门锁安装于门扇内远离所述边铰链一侧的上部并铰接于上部铰接柄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孔的末端,以随所述上部铰接柄的转动伸出或者缩入所述门扇边缘;所述下部门锁安装于门扇内远离所述边铰链一侧的下部并铰接于下部铰接柄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孔的末端,以随所述下部铰接柄的转动伸出或者缩入所述门扇边缘;所述门框位于门扇的内侧具有与所述中部门锁、上部门锁和下部门锁的锁舌数量和形状相适配的锁库。进一步,所述中部门锁包括:中部横向锁杆和中部侧边锁销;其中,所述中部横向锁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中部铰接柄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孔的末端,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中部侧边锁销位于门扇中的铰接端;所述中部侧边锁销具有至少I个锁舌。进一步,所述上部门锁包括:上部连杆、上部辅助旋转柄、上部横向锁杆、上部侧边锁销、上部纵向锁杆和上部顶边锁销;其中,所述上部辅助旋转柄位于门扇中所述主旋转柄的上方,并具有第二中心孔、上部横向铰接柄和上部纵向铰接柄,所述上部辅助旋转柄通过其第二中心孔铰接于所述门扇内,使得上部横向铰接柄和上部纵向铰接柄以所述第二中心孔为圆心转动;所述上部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主旋转柄中上部铰接柄远离第一中心孔的末端,所述上部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上部辅助旋转柄中上部纵向铰接柄远离第二中心孔的末端,以在所述主旋转柄转动时,驱动所述上部辅助旋转柄的转动;所述上部横向锁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部辅助旋转柄中上部横向铰接柄远离所述第二中心孔的末端,所述上部横向锁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上部侧边锁销位于门扇中的较接端;所述上部纵向锁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部辅助旋转柄中上部纵向铰接柄远离所述第二中心孔的末端,所述上部纵向锁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上部顶边锁销位于门扇中的较接端;所述上部侧边锁销具有至少I个锁舌,所述上部顶边锁销具有至少I个锁舌。进一步,所述下部门锁包括:下部连杆、下部辅助旋转柄、下部横向锁杆、下部侧边锁销、下部纵向锁杆和下部底边锁销;其中,所述下部辅助旋转柄位于门扇中所述主旋转柄的下方,并具有第三中心孔、下部横向铰接柄和下部纵向铰接柄,所述下部辅助旋转柄通过其第三中心孔铰接于所述门扇内,使得下部横向铰接柄和下部纵向铰接柄以所述第三中心孔为圆心转动;所述下部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主旋转柄中下部铰接柄远离第一中心孔的末端,所述下部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下部辅助旋转柄中下部纵向铰接柄远离第三中心孔的末端,以在所述主旋转柄转动时,驱动所述下部辅助旋转柄的转动;所述下部横向锁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下部辅助旋转柄中下部横向铰接柄远离所述第三中心孔的末端,所述下部横向锁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下部侧边锁销位于门扇中的较接端;所述下部纵向锁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下部辅助旋转柄中下部纵向铰接柄远离所述第三中心孔的末端,所述下部纵向锁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下部底边锁销位于门扇中的较接端;所述下部侧边锁销具有至少I个锁舌,所述下部底边锁销具有至少I个锁舌。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自动入户门,通过少量连杆和驱动滑块的铰接进而通过驱动所述驱动滑块在门扇顶部的移动实现了入户门的自动开闭,其结构简单,仅需要在现有入户门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改进即可实现,进而仍然具有传统入户门,例如防撬门、安全门等多锁舌防撬能力和隔音隔热能力。同时,本技术的自动入户门还可进一步接入门扇感应系统或者智能家居系统以实现对该自动入户门的开关指令,进而可以通过所接入系统实现更加人性化的设置,例如远程监控入户门状态和启闭控制等,为智能家居产业带来新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动入户门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动入户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法明的自动入户门第一实施例处于打开时的俯视结构图;图4为本法明的自动入户门第一实施例处于关闭时的俯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自动入户门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自动入户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0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入户门,包括门扇和门框,所述门扇侧边和门框之间通过边铰链连接,且门扇以所述边铰链的中心轴为旋转轴进行开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入户门还包括支撑杆、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驱动滑块、传动机构和第一动力源;其中,所述驱动滑块位于所述门扇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和第二驱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铰接于所述驱动滑块的两端;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铰接,且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互不交叉;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门框的顶部横框下沿固定铰接;所述传动机构装设于所述门扇,以引导所述驱动滑块在门扇的宽度方向上往复滑动;所述第一动力源装设于所述门扇中,且为所述传动机构提供动力;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支撑杆之间的夹角被约束在大于0且小于180度的角度变化范围内,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支撑杆之间的夹角被约束在大于0且小于180度的角度变化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知上智能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