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树英专利>正文

遥控自锁防盗摩托车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81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遥控自锁防盗摩托车脚架,由自锁脚架、遥控发射器、无线电接收电路组成,脚架的控制盒是一圆柱体,右侧固接一紧固臂,主轴穿过控制盒,盒左侧与主轴焊接,脚架左端有孔装在主轴外面,右端紧固一锁扣定轮,而锁扣动轮通过锁钉与主轴键槽配合,动轮左面有弹簧和垫圈,电磁吸杆上装有电磁线圈,吸杆装在*形支架上,末端与连杆相接,连杆中部有支点销钉,另一端是叉形与销钉相配,通电后,吸动连杆使动轮移动与定轮扣合达到自锁目的,接收电路接到正确信号,才脱开,本脚架安全可靠,具有防盗作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遥控自锁防盗摩托车脚架,属于摩托车防盗装置的
国内摩托车、自行车、经常发生丢失案件,现有的车辆均使用机械锁具,其钥匙种类少,易于配制,也有使用机械工具撬锁,因此对窃车事件实难预防,亟需有一种防盗装置,能彻底解决上述难题,既要竖固耐用,又要安全可靠。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遥控自锁防盗摩托车脚架,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在脚架上装有无线电接收电路和机械自锁机构,可以通过遥控发射器的信号实现开锁和锁紧,工作安全可靠,可以起到防盗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遥控自锁防盗摩托车脚架,其由自锁脚架,遥控发射器和无线电接收电路组成;自锁脚架的控制盒(1)是一空心圆柱体,左侧固接一紧固臂(3),控制盒(1)的中心孔穿过一主轴(2),盒的左侧内壁与主轴(2)焊接,脚架(4)左端钻一圆孔,装在主轴(2)外面,右端紧固一锁扣定轮(5),而锁扣动轮(6)通过锁钉(7)与主轴(2)的键轴(8)配合,锁扣动轮(6)左面有一弹簧(9)和定位垫圈,电磁吸杆(12)上套有电磁线圈(11),吸杆装在形支架上,其末端与连杆(13)相接,连杆(13)中部有一支点销钉(14),另一端是叉形,插装在销钉(7)上,脚架(4)右部与控制盒(1)相接处装有防尘密封胶圈(15)。遥控发射器的调频发射电路,其集成块N是一双音多频信号编码器其1端与编码开关的触点0端相接,开关K的触点1、2、3共同连接于集成块N的2端,触点4、5、6共同连接于N的3端,开关K触点7、8、9、10也一同连接于集成块N的4端,编码开关K的触点7、4和1连接于集成块N的15端,触点5、3、2接于集成块N的16端,开关K的触点3、6、9连接于集成块N的17端,开关K的触点0和10连接于集成块N的18端,N的13、14端共同接于电容C1再接地,同时又与二极管D1负极相接,N的9端与三极管G1的集电极连接,同时又接于电阻R1和电阻R3,R3另一端接三极管G2的基极,G2的集电极接电阻R4,R4另一端接于三极管G3基极,同时又分接于电容C3和C4,C3又接电阻R7,R7又接于N的11端,同时又分接电阻R2,R2另一端接二极管D2正极,其负极接于按钮开关SA触点,同时又分接于三极管G1基极,而G1发射极接地,D2负极又分接于电阻R5和电容C2,R5和C2又并接于地,集成块N的6端7端分别接于晶体振荡器XT的两端,而N的5端和12端相接,三极管G3集电极与线圈B相接,同时又分接于电容C9,和分别分接电容C5和C6,三极管G3发射极接线圈B1,同时又分接于电容C6笔C7,二极管D1正极,电阻R1,R1,G2的发射极,电感线圈B,电容C5和C8共同接于电容C10和接地,同时又分接于直流电源E正极,电容C8,C7,B1,电容C4,N的5,12端又共同连接于电源E的负极,同时又接地。接收电路的集成块N1无线电接收控制电路的集成块N111端接电容C1,再接于无线N1的6端8端分别接于电容C2两端,N1的14端和12端接于电容C3两端,2端接电容C4,C3的另一端又与C4共同接于电阻R1和接地,R1另一端与N1的2端又共同接于电容C14正端,C14负端接运算放大器S的3端,S的2端4端相接于地,2端接电阻R5,再与1端分别接于电容C15两端,放大器S的5端接电容G16和电阻R4,R4另一端又接电阻R3,又分接于N2的2端,R3又接于3端,N2的1端4端相接,7端和8端分别接于晶振XT两端,N2的14,13,12,11端分别接于N3的11,12,13和10端,N3的8端接地,16端与电容C5,C6,C7,C8,C9,C10,C11,C12可变电容C13和电感L相接,再接于N1的4端,且分接于运算放大器S的6端,N1的16端,15,13,10,9,7,3和1端分别依次接于电容C5,C6,C7,C8,C9,C10,C11,而5端接电容C13,又分接电感L,N3的14,2,15,1,6,7,4,9,5,3诸端分别与插接件的Q1,Q2,Q3,Q4Q5,Q6,Q7,Q8,Q9,Q10连接,KA插装件的11端接二极管D1正极,其负极接反相器1F1,1F1又接电阻R7,R7另一端接三极管G1基极,同时又分接一电容C22,三极管D1又分接二极管D13负极,而D23正极接于三极管G2集电极的F点和三极管G3发射极G1的集电极接电容C23,C23又分别接于电阻R8和G2的基极,1F2与电阻R8相接,1F2又分接于二极管D2负极和二极管D14的负极,D14正极接于三极管G3集电极,又分接于G4发射极,同时又分接于电容C15,C15又分接于电阻R10和三极管G4,反相器1F3一端接于三极管D3负极,D3正极再接KA插接件的13端,1F3又分接二极管D15负极,其正极又接于三极管G4基极,反相器1F4一端与二极管D4负极相接,D4正极接于KA的14端,1F4又分接于二极管D16负极,其正极又接于三极管G5集电极,分接于电容C27和三极管G6发射极,C26又分接于G5基极以及电阻R11,R11另一端接反相器1F5,1F5另一端又分接D5负极和二极管D17负极,D5正极接于KA插接件的15端,D17正极接于三极管G6集电极,又分接电容C28和三极管G7发射极,电容C28又分接于电阻R13和三极管G7基极,反相器1F6一端接二极管D6负极,分接二极管D18负极,D6正极接KA的16端,D18正极接三极管G7集电极,同时又分接电容C29和三极管G8基极,反相器2F2一端接二极管D7负极,分接于二极管D19负极,D7正极接KA的17端,D19正极接于三极管G8集电极,又分接于电容C30和三极管G9的发射极,2F2一端接二极管D8负极又分接二极管D20负极,D8正极接KA的18端,D20正极接三极管G9集电极,又分接于电容C31和三极管G10发射极,反相器2F3一端接二极管D9负极,又分接于二极管D21负极,D9正极接KA的19端,而D21正极也接于三极管G10的集电极,2F4一端接二极管D10负极,其正极分别接于电阻R6和二极管D11正极,R6另一端接于KA的20端,2F4另一端接电阻R16,R阻6又接于二极管D22负极,其正极接三极管G10基极,电容C31除了与二极管D22正极以三极管G10基极分接以上,又分接于二极管D23正极,D23负极接电阻R17,再接于2F5一端,2F5另一端接二极管D管2负极,又分接电容C19,C19又与G10集电极接于X点,再接于电阻R18和二极管D26负极,R18另一端接电阻R19再与三极管G10发射极一同接于电源E负极,而且又接地,R18又分接于G10基极,G10集电极又接于电磁线圈B,G10集电极分接二极管D11负极,同时又接于二极管D24正极,其负极又与线圈B相接,再接于E的正极,同时又分接电容C21后,又接地,同时电容C31又接于三位稳压器W的3端,W的2端接地,W的1端接电容C20容再接地,1端又与G1的发射极,电容C容2,N3的16端,电容C5,C6,C7,C8,C9,C10,C11,C12,可调电容C13,电感L相接,接于N1的4端和运算放大器S的6端。附图说明图1脚架外形示意图;图2图1的A向视图;图3图2的B-B剖视图;图4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遥控自锁防盗摩托车脚架,其特征在于,由自锁脚架,遥控发射器和无线电接收电路组成;自锁脚架的控制盒(1)是一空心圆柱体,左侧固接一紧固臂(3),控制盒(1)的中心孔穿过一主轴(2),盒的左侧内壁与主轴(2)焊接,脚架(4)左端钻一圆孔,装在主轴(2)外面,右端紧固一锁扣定轮(5),而锁扣动轮(6)通过锁钉(7)与主轴(2)的键轴(8)配合,锁扣动轮(6)左面有一弹簧(9)和定位垫圈,电磁吸杆(12)上套有电磁线圈(11),吸杆装在*形支架上,其末端与连杆(13)相接,连杆(13)中部有一支点销钉(14),另一端是叉形,插装在销钉(7)上,脚架(4)右部与控制盒(1)相接处装有防尘密封胶圈(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英
申请(专利权)人:陈树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