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该采油管柱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伸缩管、第一隔热管、上封隔器、第二隔热管、注汽单流阀、油管、下封隔器、抽油泵、筛管、尾管及丝堵,其内部放置有一抽油杆,抽油杆的下端与所述抽油泵中的游动凡尔相连接;注汽单流阀的侧壁上设有一能由内至外单向导通的注气流道,其在所述注气流道下侧的内腔中设有一固定密封环板及一放置于所述固定密封环板上的活动密封环板,所述活动密封环板套接在所述抽油杆上,其外周缘与所述固定密封环板内周缘的上表面密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能高效利用蒸汽热量而且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蒸汽热采采油领域,涉及一种蒸汽吞吐采油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
技术介绍
在油井开采中,对直井的常规热力采油主要是蒸汽吞吐。其中,蒸汽吞吐是指先向油井注入一定量的蒸汽,关井一段时间,待蒸汽的热能向油层扩散后,再开井生产的一种开采稠油的增产方法,它也是我国目前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全国约有80%的稠油产量是靠蒸汽吞吐工艺获得的。而常规蒸汽吞吐实施工艺是对整个稠油油藏井段全部实施完井,而且同一口井中进行周期性注汽和采油。每个周期包含注汽—焖井—采油三个阶段。该方式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放喷初期采出的产液含水接近100%,而且温度很高,导致注入蒸汽的热量存在一定的浪费;二、注汽与采油采用两套管柱,两套管柱,每一个轮次都是两次作业,作业费用高;三、下采油管柱需要压井作业,作业时间导致地层蓄积的热量散失一部分,虽然压井作业采用的是热污水(80℃),但热污水对近井地带存在一定的降温和污染作用;四、蒸汽吞吐后期举升工艺需要伴热工艺,增加举升费用。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高效利用蒸汽热量而且提高经济效益的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来改善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能高效利用蒸汽热量而且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的效果,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伸缩管、第一隔热管、上封隔器、第二隔热管、注汽单流阀、油管、下封隔器、抽油泵、筛管、尾管及丝堵,其内部放置有一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的下端与所述抽油泵中的游动凡尔相连接;其中,所述注汽单流阀的侧壁上设有一能由内至外单向导通的注气流道,其在所述注气流道下侧的内腔中设有一固定密封环板及一放置于所述固定密封环板上的活动密封环板,所述活动密封环板套接在所述抽油杆上,其外周缘与所述固定密封环板内周缘的上表面密封接触。如上所述的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其中,所述注汽单流阀包括有一内管及一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所述注气流道包括有一设于所述内管侧壁上的排气孔、一设置在所述外管侧壁上的注汽孔、以及一设置在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密封环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密封环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密封环腔内放置有一弹性封堵装置,所述弹性封堵装置能移动的密贴套设在所述内管上,其外侧面与所述外管的内侧面相密贴,且对应封堵所述注气孔,其中,所述固定密封环板及活动密封环板设置于所述内管中,并位于所述排气孔的下侧,所述内管的上端套设有上接头,其下端连接有下接头,所述上接头与所述第二隔热管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下接头与所述油管的上端相连接。如上所述的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其中,所述弹性封堵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所述内管上的注汽挡环及弹簧,所述注汽挡环的外侧面与所述外管的内侧面相密贴,并对应封堵所述注气孔,当所述注汽挡环向下移动并压缩弹簧时,所述注气孔能与所述密封环腔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通过在直井井筒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射孔段及侧钻分支井段,分别对应于油层的上侧及下侧,再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采油管柱,通过射孔段向油层中注入蒸汽,使加热后的油液由侧钻分支井段进入直井井筒中,进行开采作业,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减少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改善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蒸汽无放喷,能充分利用蒸汽热量,减少钻井及作业时间,节约费用,特别适用于油层厚度在30米以上、油层埋深小于1500米的厚层块状稠油油藏。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的使用参考图。图2为本技术中注汽单流阀的组成结构图,图中显示出抽油杆放置于该注汽单流阀中的状态。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1 伸缩管 12 第一隔热管13 上封隔器 14 第二隔热管15 注汽单流阀 150 注气流道151 固定密封环板 152 活动密封环板153 内管 1531 排气孔154 外管 1541 注汽孔155 弹性封堵装置 1551 注汽挡环1552 弹簧 156 上接头157 下接头 16 油管17 下封隔器 18 抽油泵19 筛管 20 尾管21 丝堵 22 抽油杆51 井筒 511 射孔段52 侧钻分支井段 53 完井管柱531 油流筛管 532 完井尾管S 油层 H 密封环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的使用参考图。图2为本技术中注汽单流阀的组成结构图,图中显示出抽油杆放置于该注汽单流阀中的状态。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伸缩管11、第一隔热管12、上封隔器13、第二隔热管14、注汽单流阀15、油管16、下封隔器17、抽油泵18、筛管19、尾管20及丝堵21,其内部放置有一抽油杆22,所述抽油杆22的下端与所述抽油泵18中的游动凡尔(柱塞)181相连接,其中,第一隔热管11、第二隔热管14用于保障注入的蒸汽干度损失很小,伸缩管用于保障蒸汽及采油过程中引起的热涨冷缩不引起管柱移动,上封隔器、下封隔器用于封隔井筒内的环空,使注入的蒸汽不会窜入下部,需指出的是,对于上述的上封隔器、下封隔器以及抽油泵等,均为现有技术,对其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不再赘述;其中,所述注汽单流阀15的侧壁上设有一能由内至外单向导通的注气流道150,其在所述注气流道150下侧的内腔中设有一固定密封环板151及一放置于所述固定密封环板151上的活动密封环板152,所述活动密封环板152套接在所述抽油杆22上,其外周缘与所述固定密封环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伸缩管、第一隔热管、上封隔器、第二隔热管、注汽单流阀、油管、下封隔器、抽油泵、筛管、尾管及丝堵,其内部放置有一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的下端与所述抽油泵中的游动凡尔相连接;其中,所述注汽单流阀的侧壁上设有一能由内至外单向导通的注气流道,其在所述注气流道下侧的内腔中设有一固定密封环板及一放置于所述固定密封环板上的活动密封环板,所述活动密封环板套接在所述抽油杆上,其外周缘与所述固定密封环板内周缘的上表面密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井注采热力采
油管柱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伸缩管、第一隔热管、上封隔器、第二隔热管、注汽
单流阀、油管、下封隔器、抽油泵、筛管、尾管及丝堵,其内部放置有一抽油杆,所
述抽油杆的下端与所述抽油泵中的游动凡尔相连接;
其中,所述注汽单流阀的侧壁上设有一能由内至外单向导通的注气流道,其在所
述注气流道下侧的内腔中设有一固定密封环板及一放置于所述固定密封环板上的活
动密封环板,所述活动密封环板套接在所述抽油杆上,其外周缘与所述固定密封环板
内周缘的上表面密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直井的同井注采热力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
注汽单流阀包括有一内管及一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所述注气流道包括有一设
于所述内管侧壁上的排气孔、一设置在所述外管侧壁上的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聪,姜佳悦,孙振宇,曲绍刚,汪小平,马海峰,王喜泉,张丽娜,陈天然,盛洁,卢丽丝,赵树杰,刘佩衡,杨昕,李红爽,唐丽,吕政,杨婉玲,闫绪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