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第四系微承压水保泉回灌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108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第四系微承压水保泉回灌井,回灌井包括井口部件、井下部件及防护层,其中,所述井下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井管和滤水管;所述井口部件设置于回灌井的端口位置,与井下部件连接,防护层包括双层止水层、隔水层和双层过滤层,双层止水层包裹井管,设置于其外侧,双层止水层的外侧设置有隔水层,滤水管外包括双层过滤层,滤水管下端设置有泵室,泵室内设置有回扬潜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长时间持续有压回灌井壁冒水现象,提高了回灌能力。在解决回灌井物理堵塞的基础上,减小了回灌过程对含水层渗透能力的扰动,极大的保证了含水层的原渗透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第四系微承压水保泉回灌井
技术介绍
对于相对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类地区,泉域地下水具有埋藏浅、富水量大的特点,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土体开挖基坑降水量很大,会威胁到泉群喷涌,对周围地质环境产生破坏并且对周围建筑物有不良影响。为平衡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问题,目前,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特点需要,进行加压回灌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然而现有的普通回灌井工艺存在以下缺陷:在持续有压回灌过程中会有破坏回灌含水层的渗透能力、回灌量随时间进行衰减的现象,回灌井壁隔水混凝土与地层会产生溢水现象,回扬时须重新下泵,影响回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第四系微承压水保泉回灌井,本装置解决了长时间持续有压回灌井壁与填砾接触带、填砾与地层接触带冒水现象,提高了回灌能力;减小了回灌过程对含水层流场的扰动,极大的保证了含水层的原渗透能力,确保了井内有良好的水流渗透通道,缩短了回扬时间,提高了回灌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第四系微承压水保泉回灌井,包括井口部件、井下部件及防护层,其中,所述井下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井管和滤水管;所述井口部件设置于回灌井的端口位置,与井下部件连接,防护层包括双层止水层、隔水层和双层过滤层,双层止水层包裹井管,设置于其外侧,双层止水层的下部设置有隔水层,滤水管外包括双层过滤层,滤水管下端设置有泵室,泵室内设置有回扬潜水泵。所述井口部件,包括回灌通道、回扬通道和排气阀、回灌阀门和回扬阀门,其中,排气阀设置于井口装置上,用于控制井管内空气,回灌阀门设置于回灌通道与井外装置连接处,回扬阀门设置于回扬通道上端;回灌通道、回扬通道均通过井口装置连接井管。所述双层止水层,包括混凝土固定止水层和粘土球止水层,其中,混凝土固定止水层设置于井管与井口部件连接处及井管上端,所述粘土球止水层设置于井管下端。所述混凝土固定止水层外侧设置有水泥注浆隔水层,一直延伸至混凝土固定止水层和粘土球止水层的连接处。所述混凝土固定止水层至井口部件采用夯充填震击密实,使夯层充分与注浆水泥充分粘合。所述水泥注浆隔水层采用二开注浆工艺,一开600mm成井水泥注浆,二开500mm成井。所述双层过滤层,包括内层石英砂填砾层和灰岩碎石填砾层,内层石英砂填砾层包裹在滤水管的外侧,灰岩碎石填砾层包裹内层石英砂填砾层。所述内层石英砂填砾层的碎石粒径为2-4mm;灰岩碎石填砾层的碎石粒径为5-20mm。所述内层石英砂填砾层和灰岩碎石填砾层的分层填砾利用PVC管逐层填入。所述回扬潜水泵设置于距离回灌井井底0.3-0.7m,充分将堵塞悬浮物排出,保证回扬通过井管直接到达井口部件。所述井管为钢管。一种适用于上述回灌井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回灌井从上至下依次为井口部件、钢管、滤水管和泵室,井口部件为回扬回灌一体装置;(2)滤水管与含水层之间填砾采用分层填砾办法,内层采用石英砂,外层采用碳酸盐碎石;(3)钢管外侧设置有双层止水层和二开注浆工艺隔水层,上层止水层为混凝土固定止水层,下层止水层为粘土球止水层,上部止水层至井口部件采用夯充填震击密实,使夯层充分与注浆水泥充分粘合;(4)井管底部设潜水泵。所述步骤(2)中,分层填砾利用PVC管,管径400mm,通过计算逐层填入,增加回扬周期;双层过滤层为内层石英砂,粒径为2-4mm,过滤外层为碳酸盐碎石,粒径为5-20mm。所述步骤(3)中,二开注浆工艺隔水层为一开600mm成井水泥注浆,二开500mm成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新型井口成井工艺,使在持续有压回灌压力达到1MPa时,井壁无溢流现象,实现了回灌井持续加压回灌,可在连续状态下增大回灌流量80%;(2)井口部件包括回灌通道与回扬通道,缩短了回扬时间,提高了回灌效率;(3)采用填砾工艺,在保证过水断面的同时,外层采用与含水层相近的粒径5-20mm灰岩碎石,使回灌井流场与含水层流场相似,保护了回灌含水层的持续渗透能力,内层采用2-4mm石英砂,既能起到固定井管与含水层的作用,又能有效过滤含水层悬浮物;(4)解决了长时间持续有压回灌井各接触带冒水现象,提高了回灌能力;减小了回灌过程对含水层流场的扰动,极大的保证了含水层的原渗透能力,确保了井内有良好的水流渗透通道,缩短了回扬时间,提高了回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成井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井口部件简图。其中,1、排气阀;2、回灌阀门;3、回扬阀门;4、井口装置;5、混凝土固定止水层;6、一开600mm成井注浆;7、水泥注浆隔水层;8、粘土球止水层;9、二开孔径500mm;10、井管;11、灰岩碎石填砾层;12、PVC管分层;13、内层石英砂填砾层;14、滤水管;15、回扬潜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水回灌井,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井口部件4、普通钢管、滤水管14和泵室,外侧从上之下依次为双层止水层、隔水层和双层过滤。滤水管14为桥式滤水管,双层过滤层为渐变式过滤砾料,里层砾料采用石英砂,沙粒直径2-4mm,外层砾料采用灰岩碎石,粒径4-20mm,上部双层隔水层,外层为注浆水泥层,内层为夯实混凝土层。本地下水回灌井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井口部件4,混凝土固定止水层5,水泥注浆隔水层7,粘土球止水层8,井管10,灰岩碎石填砾层11,碎石直径5-20mm,内层石英砂填砾层13,粒径2-4mm,桥式滤水管14,回扬潜水泵15。本实施中,6为一开600mm成井注浆工艺,待水泥凝结固定后,重新采用500mm孔径9成井,5混凝土隔水层与7注浆水泥的粘合能力远远大于与第四系的粘合能力。如图2所示,其中井口部件4主要包括排气阀1、回灌阀门2、回扬阀门3,当开始回灌时,井筒内空气会随着回灌水进入含水层,造成气泡堵塞,当回灌进行时要用1排气阀控制井筒内空气。随着回灌进行,因为堵塞原因,回灌量会逐渐衰减,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回扬,将回灌阀门2关闭,打开回扬阀门3,启动井底潜水泵即可。井口部件包括回灌通道与回扬通道,回灌阀门2设置于回灌通道上,回扬阀门3设置于回扬通道上,缩短了回扬时间,提高了回灌效率。本技术成井工艺PVC管分层12填砾,完成洗井下管之后,另外使用直径400mmPVC管下入,通过计算内层填入2-4mm石英砂,外层填入5-20mm石灰岩碎石,直到超过回灌含水层厚度。上部混凝土填入后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第四系微承压水保泉回灌井,其特征是:包括井口部件、井下部件及防护层,其中,所述井下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井管和滤水管;所述井口部件设置于回灌井的端口位置,与井下部件连接,防护层包括双层止水层、隔水层和双层过滤层,双层止水层包裹井管,设置于其外侧,双层止水层的外侧设置有隔水层,滤水管外包括双层过滤层,滤水管下端设置有泵室,泵室内设置有回扬潜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第四系微承压水保泉回灌井,其特征是:包括井口部件、井下部件及防护层,其
中,所述井下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井管和滤水管;所述井口部件设置于回灌井的端
口位置,与井下部件连接,防护层包括双层止水层、隔水层和双层过滤层,双层止水层包裹
井管,设置于其外侧,双层止水层的外侧设置有隔水层,滤水管外包括双层过滤层,滤水管
下端设置有泵室,泵室内设置有回扬潜水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四系微承压水保泉回灌井,其特征是:所述井口部件,包
括回灌通道、回扬通道和排气阀、回灌阀门和回扬阀门,其中,排气阀设置于井管上,用于
控制井管内空气,回灌阀门设置于回灌通道闪断,回扬阀门设置于回扬通道上端;回灌通道、
回扬通道均连接井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四系微承压水保泉回灌井,其特征是:所述双层止水层,
包括混凝土固定止水层和粘土球止水层,其中,混凝土固定止水层设置于井管与井口部件连
接处及井管上端,所述粘土球止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富路林海曾纯品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