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万兴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停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08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停车架,由支撑脚(1)、提升架体(2)、收起弹簧(3)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提升及复位控制组件,提升组件由放置于支撑架体(2)内并带有齿条(4)的矩形提升柱(5)、与齿条(4)啮合并通过锁定爪轴(6)和锁定爪扭簧(7)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的锁定爪(8)、通过提升踏臂轴(12)和矩形提升柱(5)中的条形通孔(13)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的提升踏臂(14)、与齿条(4)啮合并通过提升爪轴(9)和提升爪扭簧(10)安装在提升踏臂(14)上的提升爪(11)、安装在提升踏臂(14)与提升架体(2)之间的提升踏臂复位弹簧(15)和安装在支撑脚(1)和提升架体(2)之间的提升架体复位弹簧(16)组成,复位控制组件由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的复位顶销(18)、安装在提升架体(2)与复位顶销(18)之间的复位顶销弹簧(19)、位于复位顶销(18)上的斜面(20)以及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的复位挡块(21)、安装在提升架体(2)与位于复位顶销(18)上的条形滑槽(22)中的复位顶销限位桩(23)组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附件的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停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摩托车向着大型化方向快速发展,摩托车的重量也随着增加,这就给驾驶者在停车立起时造成了困难。为了克服此困难,人们设计了多种方便驾驶者停车的停车架,但都存在省力效果不好、结构复杂、使用不可靠的缺陷、。中国专利CN97244651.6公开了一种踏板式摩托车起落架装置,该装置包括2个装有落地轮的起落臂前起落连杆、后起落连杆、起落杆、踏板和2个复位弹簧。2个起落臂的上端分别与固定在摩托车底板上的起落臂支架轴联接,前起落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在摩托车底板上的前起落连杆支架轴联接,后起落架杆的另一端与2个起落臂的连轴的一端联接,起落杆的下端与前起落连杆轴连接,其上端穿过摩托车底板上的起落杆通孔后与踏板连接。在摩托车驾驶售人员需要停车时,将踏板向下踩踏,使前起落连杆向下移动,并带动后起落连杆向前移动,同时在后起落连杆拉动下,使2个起落臂垂直地面,2个落地轮与地面接触,复位弹簧被拉长,起落杆下移并通过起落杆通孔后,起落杆上部的凸台卡在摩托车底板上,以防止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起落架复位。该摩托车起落架装置虽克服了旁支易倾倒的缺点,但由于停车立起时需用脚向下一次性踩踏板抬起摩托车,故仍然存在着使用时费力的缺点。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摩托车停车架,该摩托车停车架省力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专利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停车架,由支撑脚、提升架体、收起弹簧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提升及复位控制组件,提升组件由放置于支撑架体内并带有齿条的矩形提升柱、与齿条啮合并通过锁定爪轴和锁定爪扭簧安装在提升架体上的锁定爪、通过提升踏臂轴和矩形提升柱中的条形通孔安装在提升架体上的提升踏臂、与齿条啮合并通过提升爪轴和提升爪扭簧安装在提升踏臂上的提升爪、安装在提升踏臂与提升架体之间的提升踏臂复位弹簧和安装在支撑脚和提升架体之间的提升架体复位弹簧组成,复位控制组件由安装在提升架体上的复位顶销、安装在提升架体与复位顶销之间的复位顶销弹簧、位于复位顶销上的斜面以及安装在提升架体上的复位挡块、安装在提升架体与位于复位顶销上的条形滑槽中的复位顶销限位桩组成。使用本技术时,用脚向下踏提升踏臂,提升踏臂轴可通过位于矩形提升柱上的条形通孔运动,通过提升爪轴和提升爪扭簧安装在提升踏臂轴上的提升爪和齿条啮合并带动矩形提升柱向下运动,通过锁定爪轴和锁定爪扭簧安装在提升架体上的锁定爪与齿条脱离啮合,由于矩形提升柱位于支撑脚上,而且支撑脚放置于地面不能向下运动,从而使提升踏臂通过提升爪带动支撑架体向上运动,由此向上提升摩托车。当提升踏臂运动到最低位置后,放开提升踏臂,提升踏臂在提升踏臂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带动提升爪向上运动到下一个啮合位置,准备下一次提升,锁定爪与齿条啮合,避免提升架体下滑,从而达到逐步提升摩托车的目的。当需要收起提升架体时,踢动支撑脚,使其在收起弹簧的作用下回到摩托车底部,此时复位挡块压动复位顶销和复位顶销弹簧,复位顶销沿条形滑槽中的复位顶销限位桩运动,复位控制组件进入工作状态,位于复位顶销上的斜面顶动安装在提升架体上的提升爪后部,提升爪压在锁定爪后部,提升爪和锁定爪与齿条脱离啮合,支撑脚在提升架体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提升架体收起,在复位挡块与复位顶销不接触后,复位顶销在安装在提升架体与复位顶销之间的复位顶销弹簧的作用下弹出,使提升爪和锁定爪与齿条重新啮合,复位控制组件恢复到准备状态,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1本技术摩托车停车架收起位置的结构图。附图2本技术摩托车停车架支撑位置的结构图。附图3本技术复位控制组件顶动位置的状态图。附图4本技术复位控制组件准备位置的状态图。实施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照附图1、附图2,一种摩托车停车架,由支撑脚(1)、提升架体(2)、收起弹簧(3)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提升及复位控制组件,提升组件由放置于支撑架体(2)内并带有齿条(4)的矩形提升柱(5)、与齿条(4)啮合并通过锁定爪轴(6)和锁定爪扭簧(7)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的锁定爪(8)、通过提升踏臂轴(12)和矩形提升柱(5)中的条形通孔(13)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的提升踏臂(14)、与齿条(4)啮合并通过提升爪轴(9)和提升爪扭簧(10)安装在提升踏臂(14)上的提升爪(11)、安装在提升踏臂(14)与提升架体(2)之间的提升踏臂复位弹簧(15)和安装在支撑脚(1)和提升架体(2)之间的提升架体复位弹簧(16)组成,复位控制组件由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的复位顶销(18)、安装在提升架体(2)与复位顶销(18)之间的复位顶销弹簧(19)、位于复位顶销(18)上的斜面(20)以及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的复位挡块(21)、安装在提升架体(2)与位于复位顶销(18)上的条形滑槽(22)中的复位顶销限位桩(23)组成。使用本技术时,用脚向下踏提升踏臂(14),提升踏臂轴(12)可通过位于矩形提升柱(5)上的条形通孔(13)运动,通过提升爪轴(9)和提升爪扭簧(10)安装在提升踏臂轴(12)上的提升爪(11)和齿条(4)啮合并带动矩形提升柱(5)向下运动,通过锁定爪轴(6)和锁定爪扭簧(7)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的锁定爪(8)与齿条(4)脱离啮合,由于矩形提升柱(5)位于支撑脚(1)上,而且支撑脚(1)放置于地面不能向下运动,从而使提升踏臂(14)通过提升爪(11)带动支撑架体(2)向上运动,由此向上提升摩托车;当提升踏臂(14)运动到最低位置后,放开提升踏臂(14),提升踏臂(14)在提升踏臂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复位,带动提升爪(11)向上运动到下一个啮合位置,准备下一次提升,锁定爪(11)与齿条(4)啮合,避免提升架体(2)下滑,从而达到逐步提升摩托车的目的。当需要收起提升架体(2)时,踢动支撑脚(1),使其在收起弹簧(3)的作用下回到摩托车底部,此时复位挡块(21)压动复位顶销(18)和复位顶销弹簧(19),复位顶销(18)沿条形滑槽(22)中的复位顶销限位桩(23)运动,参见附图3,复位控制组件进入工作状态,位于复位顶销(18)上的斜面(20)顶动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的提升爪(11)后部,提升爪(11)压在锁定爪(8)后部,提升爪(11)和锁定爪(8)与齿条(4)脱离啮合,支撑脚(1)在提升架体复位弹簧(16)作用下复位,提升架体(2)收起,在复位挡块(21)与复位顶销(18)不接触后,复位顶销(18)在安装在提升架体(2)与复位顶销(18)之间的复位顶销弹簧(19)的作用下弹出,使提升爪(11)和锁定爪(8)与齿条(4)重新啮合,参见附图4,复位控制组件恢复到准备状态,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停车架,由支撑脚(1)、提升架体(2)、收起弹簧(3)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提升及复位控制组件,提升组件由放置于支撑架体(2)内并带有齿条(4)的矩形提升柱(5)、与齿条(4)啮合并通过锁定爪轴(6)和锁定爪扭簧(7)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的锁定爪(8)、通过提升踏臂轴(12)和矩形提升柱(5)中的条形通孔(13)安装在提升架体(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兴
申请(专利权)人:陈万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