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远海专利>正文

微型车辆支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921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车辆支撑轮,由可灵活转动的左、右两个轮所组成,两轮由轴或杆连接为一体,并与车体呈活动连接。支撑轮连接支撑杆,控制杆通过固定结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活动结和定位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替代了现有的支撑脚架,使得摩托车等轻型车可以覆盖上车壳,大大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可以全天候驾乘。且经济实用,占用的空间少,效率更高,弥补了轻型车在此方面的空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的支撑轮,包括 轿车和摩托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两轮摩托车或两轮机动车在停靠时需要用脚架支撑,在启动和 低速情况下,需要借助驾驶员的脚来辅助车辆的稳定性。同时,安装支撑 脚架使摩托车等微型车辆无法安装封闭的车身(车壳),在雨雪和寒冷的天 气里无遮无挡,十分辛苦。并且危险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替代 支撑脚架的微型车辆支撑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型车辆支撑轮,由可灵活转动的左、右两个轮所组成,两轮由 轴或杆连接为一体,并与车体呈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撑轮连接支撑杆,支 撑杆穿接轴孔、连接轴,控制杆通过固定结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活动 结和定位卡。所述的定位卡上设有控制杆活动槽,活动槽上设置卡口,活动槽上装 有与车身的固定连接柄。所述的控制杆末端连接控制手把。本技术的微型车辆支撑轮,替代了现有的支撑脚架,使得摩托车 等轻型车可以覆盖上车壳,大大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可以全天 候驾乘。且经济实用,占用的空间少,效率更高,弥补了轻型车在此方面 的空白。附图说明图1为支撑轮及其连接件的示意图2为支撑轮定位卡的示意图3为支撑轮应用于车体的示意图。图中1、支撑轮,2、支撑杆,3、轴,4、轴孔,5、固定结,6、活 动结,7、定位卡,8、控制杆,9、控制手把,10、卡口, 11、控制杆活动 槽,12、与车身的固定连接柄,13、前轮,14、后轮,15、支撑轮,16、车壳。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各附图, 一种微型车辆支撑轮,支撑轮为两轮,左右各一,可灵 活转动,通过曲轴或杆等部件连接为一体,并与车身通过轴、孔相连接。 通过对支撑轮连接件的控制,来实现支撑轮的提起或支撑等状态。在提起 状态下车辆正常行驶,支撑状态时可车辆在停靠、启动、低速时的稳定性。 为减少刹车减速时的操作步骤,还可使刹车与支撑轮或连接件关联,以实 现下面的操作1) 支撑轮可独立操作;2) 刹车与支撑轮可同步操作。这样,在可刹车减速的同时启用支撑轮。支撑轮连接件用以实现对支 撑轮的控制,有多种连接方式,如手把式、脚踏式、机械式、液压式、气 压式或其它方式。与支撑轮部件的连接也有多种方式。在此基础上可在摩 托车上设置倒档、脚踏式油门,还可在摩托车上加装封闭或半封闭的车身 (即车壳)。支撑轮l、轴3通过车体下部的轴孔4与车体连接。向下按下手把9, 轴3在轴孔4内转动,支撑轮1向下运动实现支撑作用,并由定位卡口 10 定位。向上扳动手把,可实现支撑轮的提起。两轮摩托车上安装上如图1、 图2所示的结构后,可安装如图3所示的封闭或半封闭式的车壳。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车辆支撑轮,由可灵活转动的左、右两个轮所组成,两轮由轴或杆连接为一体,并与车体呈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轮(1)连接支撑杆(2),支撑杆(2)穿接轴孔(4),连接轴(3),控制杆(8)通过固定结(5)连接支撑杆(2),支撑杆(2)上设活动结(6)和定位卡(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车辆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定位卡(7)上设有控制杆活动槽(11),活动槽(11)上设置卡口(10),活动槽(11)上装有与车身的固定连接柄(1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车辆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控制杆(8)的末端连接控制手把(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车辆支撑轮,由可灵活转动的左、右两个轮所组成,两轮由轴或杆连接为一体,并与车体呈活动连接。支撑轮连接支撑杆,控制杆通过固定结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活动结和定位卡。本技术替代了现有的支撑脚架,使得摩托车等轻型车可以覆盖上车壳,大大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可以全天候驾乘。且经济实用,占用的空间少,效率更高,弥补了轻型车在此方面的空白。文档编号B62H1/00GK201062064SQ20072014804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吴远海 申请人:吴远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车辆支撑轮,由可灵活转动的左、右两个轮所组成,两轮由轴或杆连接为一体,并与车体呈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轮(1)连接支撑杆(2),支撑杆(2)穿接轴孔(4),连接轴(3),控制杆(8)通过固定结(5)连接支撑杆(2),支撑杆(2)上设活动结(6)和定位卡(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海
申请(专利权)人:吴远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