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滴下装置及液晶滴下方法。该液晶滴下装置包括温控容器(1)、温控滴下单元(2)、及保温导管(3),所述温控容器(1)与温控滴下单元(2)能够对液晶温度进行智能调节;所述温控容器(1)包括液晶瓶(11)、第一温控加热装置(12)、及第一温度检测器(16);所述温控滴下单元(2)包括液晶缓冲容器(21)、第二温控加热装置(22)、液晶滴下喷嘴(25)、及第二温度检测器(26)。该液晶滴下装置能够克服液晶面板成盒制程中因使用不同型号的液晶而需要频繁调节气压量来适应不同型号液晶黏度的问题,使不同型号的液晶具有相同的黏度,保证相同的液晶滴出量,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稼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液晶面板及设于壳体内的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液晶面板是液晶显示装置的核心部分,由一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 Filter,CF)、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TFT Array Substrate)以及一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Liquid Crystal Layer)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液晶面板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前段阵列制程、中段成盒(Cell)制程及后段模组组装制程,其中中段成盒制程主要是在TFT基板与CF基板之间添加液晶。目前,液晶面板成盒制程工艺主要采用液晶滴下(OneDrop Fill,0DF)方式,使用液晶滴下装置在玻璃基板上填充液晶。具体地,液晶滴下装置以真空或加压的方式每次从液晶瓶中吸取一定量的液晶,再通过液晶滴下喷嘴将液晶滴在基板上,可以通过前期的光学模拟数据,保证每张基板上滴下合适的液晶量来满足不同的盒厚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来自多个厂家的不同型号的液晶。如图1所示,不同型号的液晶在一特定温度下有着不同的黏度特性,而黏度是影响液晶滴下的一个重要因素,液晶黏度越大,流动性越差,越难滴下。因此,为了保证滴下特定的液晶量,在滴黏度较大的液晶时,相比于黏度较小的液晶,通常需要通过增大气压来控制黏度较大的液晶的滴出。在利用现有的液晶滴下装置进行液晶滴下时,在需要更换不同型号液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就需要频繁调节气压参数来控制液晶的滴出,不仅操作繁琐,影响生产效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也不利于维持设备的稳定性,降低了设备的稼动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液晶滴下装置与液晶滴下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滴下装置,能够克服液晶面板成盒制程中因使用不同型号的液晶而需要频繁调节气压量来适应不同型号液晶黏度的问题,使不同型号的液晶具有相同的黏度,保证相同的液晶滴出量,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稼动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滴下方法,操作简便,能够使不同型号的液晶具有相同的黏度,在不需要调节气压量的情况下实现相同的液晶滴出量,有利于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稼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滴下装置,包括温控容器、温控滴下单元、及保温导管,所述温控滴下单元经由所述保温导管与所述温控容器相连通;所述温控容器与温控滴下单元能够对液晶温度进行智能调节,从而使得不同型号的液晶具有相同的黏度;所述温控容器包括液晶瓶、绕设于所述液晶瓶外围的第一温控加热装置、密封于所述液晶瓶顶端的第一密封塞、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塞上延伸至所述液晶瓶内部的吸入管、及第一温度检测器;所述温控滴下单元包括液晶缓冲容器、绕设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外围的第二温控加热装置、密封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顶端的第二密封塞、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塞上延伸至所述液晶缓冲容器内部的导出管、设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底部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相连通的液晶滴下喷嘴、及第二温度检测器;所述保温导管分别经由所述第一密封塞、及第二密封塞与所述吸入管、及导出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温控加热装置、及第二温控加热装置采用螺旋电阻丝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温控加热装置、及第二温控加热装置采用微波或红外进行加热。所述保温导管为双层真空导管或保温树脂导管。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与第二温度检测器为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滴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不同型号的液晶,获得不同型号的液晶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对应的黏度,并分别制作出对应不同型号液晶的温度黏度曲线;步骤2、提供液晶滴下装置;步骤3、使用所述液晶滴下装置对所述不同型号的液晶中的第一种液晶进行滴下制程,利用所述液晶滴下装置探测得到该第一种型号液晶在滴下过程中的实际温度,并对照该第一种型号液晶的温度黏度曲线得到对应的黏度;步骤4、根据步骤3所得到的第一种型号液晶在滴下过程中的黏度,对照所述不同型号的液晶中的第二种液晶的温度黏度曲线得到同样黏度下该第二种型号液晶对应所需的温度;步骤5、将所述第二种型号的液晶注入所述液晶滴下装置,根据步骤4得到的所述第二种型号液晶对应所需的温度,控制所述液晶滴下装置将该第二种型号的液晶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再进行滴下制程。所述液晶滴下方法还包括步骤6、选用所述不同型号的液晶中的其它液晶重复进行步骤4、步骤5,使得所述其它种型号的液晶与所述第一种型号的液晶在滴下过程中具有相同的黏度,实现相同的液晶滴出量。所述液晶滴下装置包括温控容器、温控滴下单元、及保温导管,所述温控滴下单元经由所述保温导管与所述温控容器相连通;所述温控容器与温控滴下单元能够对液晶温度进行智能调节;所述温控容器包括液晶瓶、绕设于所述液晶瓶外围的第一温控加热装置、密封于所述液晶瓶顶端的第一密封塞、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塞上延伸至所述液晶瓶内部的吸入管、及第一温度检测器;所述温控滴下单元包括液晶缓冲容器、绕设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外围的第二温控加热装置、密封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顶端的第二密封塞、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塞上延伸至所述液晶缓冲容器内部的导出管、设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底部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相连通的液晶滴下喷嘴、及第二温度检测器;所述保温导管分别经由所述第一密封塞、及第二密封塞与所述吸入管、及导出管相连通;所述步骤3中,利用所述第一、第二温度检测器探测得到该第一种型号液晶在滴下过程中的实际温度;所述步骤5中,将所述第二种型号的液晶注入液晶瓶;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温控加热装置将所述第二种型号的液晶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所述第一温控加热装置、及第二温控加热装置采用采用螺旋电阻丝、微波、或红外进行加热。所述保温导管为双层真空导管或保温树脂导管;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与第二温度检测器为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液晶滴下装置,其温控容器与温控滴下单元中均设置温控加热装置,采用不同型号的液晶进行滴下制程时,能够通过温控加热装置对液晶温度进行智能调节,克服了液晶面板成盒制程中因使用不同型号的液晶而需要频繁调节气压量来适应不同型号液晶黏度的问题,使得不同型号的液晶具有相同的黏度,保证相同的液晶滴出量,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稼动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液晶滴下方法,使用由温控容器、温控滴下单元、及保温导管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滴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容器(1)、温控滴下单元(2)、及保温导管(3),所述温控滴下单元(2)经由所述保温导管(3)与所述温控容器(1)相连通;所述温控容器(1)与温控滴下单元(2)能够对液晶温度进行智能调节,从而使得不同型号的液晶具有相同的黏度;所述温控容器(1)包括液晶瓶(11)、绕设于所述液晶瓶(11)外围的第一温控加热装置(12)、密封于所述液晶瓶(11)顶端的第一密封塞(13)、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塞(13)上延伸至所述液晶瓶(11)内部的吸入管(14)、及第一温度检测器(16);所述温控滴下单元(2)包括液晶缓冲容器(21)、绕设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21)外围的第二温控加热装置(22)、密封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21)顶端的第二密封塞(23)、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塞(23)上延伸至所述液晶缓冲容器(21)内部的导出管(24)、设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21)底部与所述液晶缓冲容器(21)相连通的液晶滴下喷嘴(25)、及第二温度检测器(26);所述保温导管(3)分别经由所述第一密封塞(13)、及第二密封塞(23)与所述吸入管(14)、及导出管(24)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旦,钟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