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技术,涉及一种静载保持作动器,解决了静载保持机构在高频振动环境下无法快速散热而影响试验稳定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静载保持作动器,包括油缸和设置在油缸内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活塞杆连接;还包括水缸,套设在所述油缸外环面上,所述水缸的内环面与所述油缸的外环面之间形成为水腔,以及与所述水腔连通进水孔和出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用于大幅高频振动环境下的静载保持,解决了静载保持过程中的高频发热问题,满足了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静载保持作动器。
技术介绍
常用的振动环境下的静载保持方法有主动伺服液压控制法和被动缓冲法。主动伺服液压控制法的加载精度高,但由于受伺服控制机构和液压泵站流量的限制,不能应用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所需要的大幅高频的振动环境。机械缓冲法由于机构庞大以及静载的加载精度不高等原因,不能满足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的要求。目前的一些用于大幅高频振动环境的静载保持机构,虽然能满足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的载荷要求,但由于作动杆在作高频往复运动时发热严重,致使其无法长期稳定地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静载保持作动器,以解决静载保持机构在高频振动环境下无法快速散热而影响试验稳定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静载保持作动器,包括油缸和设置在油缸内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活塞杆连接,所述静载保持作动器还包括水缸,套设在所述油缸外环面上,所述水缸的内环面与所述油缸的外环面之间形成为水腔;进水孔和出水孔,均开设在所述水缸,分别与所述水腔连通。可选地,所述油缸的外径等于所述水缸的内径,所述油缸的外环面上开设有螺旋状凹槽,所述螺旋状凹槽的起点位于所述进水孔处,所述螺旋状凹槽的端点位于所述出水孔处。可选地,所述油缸的轴向端部分别密封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前端盖的内孔与置于所述油缸内活塞连接。可选地,所述活塞与所述后端盖之间形成为气腔,所述气腔通过通气孔与外界空气连通。可选地,所述活塞与所述前端盖之间形成为油腔,所述前端盖上设有注油孔和连接孔,所述注油孔与油腔连通,所述油腔通过所述连接孔与蓄能瓶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静载保持作动器,结构简单且紧凑,能够迅速带走高频振动环境下作动缸产生的热量,降低热量对试验稳定性的影响,保证长期稳定工作,满足了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时的离心力加载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静载保持作动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静载保持作动器油缸与水缸连接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静载保持作动器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静载保持作动器,包括活塞杆1、油缸2、水缸3、前端盖4和后端盖5。水缸3套在油缸2外,油缸2和水缸3的前、后端分别与前端盖4和后端盖5密封连接。活塞杆I穿过前端盖4的内孔置于油缸2内,活塞杆I能前后自由滑动。活塞杆I上有活塞11,活塞杆I与前端盖4的内孔之间、活塞11与油缸2之间为滑动密封。活塞杆I上背离活塞11的一端有用于载荷施加的连接接口。油缸2、水缸3、前端盖4和后端盖5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水腔7。水缸3的两端分别有进水孔31和出水孔32。在油缸2的外环面上开设有螺旋状凹槽,螺旋状凹槽的起点位于进水孔31处,螺旋状凹槽的端点位于出水孔32处。因此,在水腔7内,进水孔31和出水孔32之间可以为螺旋导流结构,以增加水的冷却效率。活塞杆1、活塞11、油缸2和前端盖4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油腔6。前端盖4上有注油孔41和连接孔42,注油孔41与油腔6相通,油腔6通过连接孔42与蓄能瓶相通。为连接多个蓄能瓶,连接孔42的数量可为两个以上。活塞11、油缸2和后端盖5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气腔8。后端盖5上有通气孔51,气腔8通过通气孔51与大气相通。后端盖5上有用于载荷施加的连接接口。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蓄能瓶(已预充一定压力的工作气体)通过连接孔42与本专利技术连接孔42连接好后,根据活塞杆I上所需静载的大小,通过注油孔41向油腔6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液压油,实现静载的施加。试验运行时,由于所施加的静载处于高频振动环境下,此静载必将产生高频的波动。由于蓄能瓶内气体的可压缩性大,当活塞杆I上的载荷有波动时,活塞11会随着这种波动高频地前后移动,以达到稳定所需静载的目的。通过进水孔31和出水孔32将本专利技术与冷却水相连,可带走活塞11的高频移动所产生的热量。本专利技术的静载保持作动器,结构简单且紧凑,能够迅速带走高频振动环境下作动缸产生的热量,降低热量对试验稳定性的影响,保证长期稳定工作,满足了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时的离心力加载要求。【主权项】1.一种静载保持作动器,包括油缸(2)和设置在油缸(2)内的活塞(11),所述活塞(11)与活塞杆(I)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载保持作动器还包括: 水缸(3),套设在所述油缸(2)外环面上,所述水缸(3)的内环面与所述油缸(2)的外环面之间形成为水腔(7); 进水孔(31)和出水孔(32),均开设在所述水缸(3),分别与所述水腔(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载保持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2)的外径等于所述水缸(3)的内径,所述油缸(2)的外环面上开设有螺旋状凹槽,所述螺旋状凹槽的起点位于所述进水孔(31)处,所述螺旋状凹槽的端点位于所述出水孔(32)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载保持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2)的轴向端部分别密封设置有前端盖(4)和后端盖(5),所述活塞杆(I)穿过所述前端盖(4)的内孔与置于所述油缸⑵内活塞(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载保持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1)与所述后端盖(5)之间形成为气腔(8),所述气腔(8)通过通气孔(51)与外界空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载保持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1)与所述前端盖(4)之间形成为油腔¢),所述前端盖(4)上设有注油孔(41)和连接孔(42),所述注油孔(41)与油腔(6)连通,所述油腔(6)通过所述连接孔(42)与蓄能瓶连通。【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技术,涉及一种静载保持作动器,解决了静载保持机构在高频振动环境下无法快速散热而影响试验稳定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静载保持作动器,包括油缸和设置在油缸内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活塞杆连接;还包括水缸,套设在所述油缸外环面上,所述水缸的内环面与所述油缸的外环面之间形成为水腔,以及与所述水腔连通进水孔和出水孔。本专利技术能用于大幅高频振动环境下的静载保持,解决了静载保持过程中的高频发热问题,满足了直升机桨叶疲劳试验的要求。【IPC分类】F15B21-04, G01M13-00, F15B15-20【公开号】CN104763709【申请号】CN201510160989【专利技术人】刘炉山, 朱利民, 唐卫 【申请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公开日】2015年7月8日【申请日】2015年4月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载保持作动器,包括油缸(2)和设置在油缸(2)内的活塞(11),所述活塞(11)与活塞杆(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载保持作动器还包括:水缸(3),套设在所述油缸(2)外环面上,所述水缸(3)的内环面与所述油缸(2)的外环面之间形成为水腔(7);进水孔(31)和出水孔(32),均开设在所述水缸(3),分别与所述水腔(7)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炉山,朱利民,唐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