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昱森专利>正文

车用涨闸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89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车用涨闸防盗锁,包括具有外壳和刹鼓的涨闸,在外壳后端具有向后延伸的凸部,外壳凸部背面内腔设有封盖;外壳凸部与封盖形成的外壳凸部空腔安装有包括锁柱的锁具结构,刹鼓外周边沿等弧度制有配合锁柱的齿形锁口,该齿形锁口的宽度大于等于锁柱宽度;锁具结构具有控制锁柱启闭所述刹鼓的齿形锁口。该结构将钥匙插入锁孔逆向旋转即可完成闭锁,将钥匙插入锁孔顺向旋转即可完成开锁;其结构坚固,使用方便,并安全可靠,在实际使用刹车灵活,使用寿命长,它能防撬、砸、钳力、拆卸性能,是用户最理想的防盗锁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或人力自行车防盗锁具领域,尤其涉及车用涨闸防盗锁。适用于电动或人力自行车等其它类似车辆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图内外自行车防盗锁具结构种类很多,市场上现有的各种自行车锁,有锁定前轮或后轮的,也有锁定前轮前叉拐部的,这些自行车锁与自行车本身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即车锁需通过另行安装在自行车上,方可实现对自行车的锁定。因其隐蔽性不佳,很容易被盗贼发现,而遭到破坏。既具有抱闸制动功能又具有防盗锁具功能的较有代表性如中国专利技术技术专利ZL99209937.4的《自行车抱闸锁》(公告号为CN2447260Y)公开了一种能够刹车防盗的自行车抱闸锁,能够实现自行车后轮的抱闸制动与锁车的功能。然而它的缺点是由于锁车的功能是通过锁头的偏位柱推动大推动杆与小推动杆运动,使止动铁插入六爪件的空间里达到锁车目的的杠杆传动装置而实现的,而这种杠杆传动装置其传动效率较低,锁车动作的灵敏度与可靠性不是很理想。其结构复杂、组成部件多、故障率高,且制造成本较高。如中国技术专利ZL02289011.4的《全方位随动式涨闸》(公告号为CN2582980Y)公开了全方位随动式涨闸。包括外定板、内定板、定位夹板、拉杆定板、复位弹簧、拉杆、闸线,其外定板内设置有闸盘,闸盘上设置有随动调节;通过对闸盘的随动调节使涨闸全方位制动,使刹车效果保持在最佳状态,其制动性能优良,制动安全可靠,回位快捷、灵活,无噪音,防水性能好,延长使用寿命,适用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前后轮的制动。但不具备防盗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隐蔽性能佳、启闭锁方便、防盗效果好的车用涨闸防盗锁。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用涨闸防盗锁,包括具有外壳和刹鼓的涨闸,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外壳后端具有向后延伸的凸部,外壳凸部背面内腔设有封盖;外壳凸部与封盖形成的外壳凸部空腔安装有包括锁柱的锁具结构,刹鼓外周边沿等弧度制有配合锁柱的齿形锁口,该齿形锁口的宽度大于等于锁柱宽度;锁具结构具有控制锁柱启闭所述刹鼓的齿形锁口。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采取的措施还包括锁具结构包括分别安装在外壳凸部空腔上、下端的防盗组件和锁组件;防盗组件包括定位导向柱、固定块、锁柱、后压缩簧、拉销、固定板、下压缩簧;固定块经固定销安装在外壳上,固定块具有前滑孔滑配有锁柱,锁柱具有的后滑孔内设有后压缩簧,锁柱上端面固定有定位导向柱;锁柱具有下凹口,固定块前段下端面具有下滑孔;固定块下滑孔滑配有套装在下压缩簧内的拉销,拉销上端与锁柱的下凹口相对应配合启闭;锁组件包括锁头、右凹轮、右凸轮、左凹轮、左凸轮;右凹轮上端部顶靠定位导向柱后端;左凹轮前端部顶靠拉销下端。为便于加工制作和方便使用,刹鼓的齿形锁口为10个至25个。为使结构上更加精巧,达到密封定位效果,锁头圆柱尾部还顺序套装有用于固定右凹轮、右凸轮、左凹轮、左凸轮的垫片和卡簧。为防尘砂侵入锁孔,锁头外部设有通过锁芯盖座绞接的锁芯盖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合现有自行车涨闸结构和现有环形弹子锁结构的优点,在不影响涨闸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涨闸结构的特点,在外壳后端具有向后延伸的凸部,外壳凸部背面内腔设有封盖;外壳凸部与封盖形成的外壳凸部空腔安装有包括锁柱的锁具结构,刹鼓外周边沿等弧度制有配合锁柱的齿形锁口,该齿形锁口的宽度大于等于锁柱宽度;锁具结构具有控制锁柱启闭所述刹鼓的齿形锁口。该结构将钥匙插入锁孔逆向旋转即可完成闭锁,将钥匙插入锁孔顺向旋转即可完成开锁;其结构坚固,使用方便,并安全可靠,在实际使用刹车灵活,使用寿命长,它能防撬、砸、钳力、拆卸性能,是用户最理想的防盗锁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背面倒向180度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图2所示,车用涨闸防盗锁,包括具有外壳1和刹鼓6的涨闸,涨闸还包括控制挡板2,刹车摆臂3,铆钉4,上拉簧5,左刹车钢片7,左外涨支架8,下拉簧9,左右刹车钢片导向柱25,右外涨支架26,右刹车钢片27,刹车钢柱旋轮28,其中图1所示,外壳1后端具有向后延伸的凸部,外壳1凸部内腔设有封盖24;外壳1凸部与封盖24形成的外壳凸部空腔安装有包括锁柱12的锁具结构,刹鼓6外周边沿等弧度制有配合锁柱12的齿形锁口,该齿形锁口的宽度大于等于锁柱12宽度;锁具结构具有控制锁柱12启闭所述刹鼓6的齿形锁口;为便于加工制作和方便使用,刹鼓6的齿形锁口为10个至25个。锁具结构包括分别安装在外壳凸部空腔上、下端的防盗组件和锁组件;防盗组件包括定位导向柱10、固定块11、锁柱12、后压缩簧14、拉销21、固定板22、下压缩簧23;固定块11经固定销13安装在外壳1上,固定块11具有前滑孔滑配有锁柱12,锁柱12具有的后滑孔内设有后压缩簧14,锁柱12上端面固定有定位导向柱10;锁柱12具有下凹口,固定块11前段下端面具有下滑孔;固定块11下滑孔滑配有套装在下压缩簧23内的拉销21,拉销21上端与锁柱12的下凹口相对应配合启闭;锁组件包括锁头34、右凹轮15、右凸轮16、左凹轮20、左凸轮19;右凹轮15上端部顶靠定位导向柱10后端;左凹轮20前端部顶靠拉销21下端。为使结构上更加精巧,达到密封定位效果,锁头34圆柱尾部还顺序套装有用于固定右凹轮15、右凸轮16、左凹轮20、左凸轮19的垫片18和卡簧17。为防尘砂侵入锁孔,锁头29外部设有通过锁芯盖座绞接的锁芯盖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合现有自行车涨闸结构和现有环形弹子锁结构的优点,在不影响涨闸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涨闸结构的特点,在外壳后端具有向后延伸的外壳凸部空腔安装有包括锁柱的锁具结构,根据需要在刹鼓外周边沿等弧度制有配合锁柱的齿形锁口;控制锁具结构即可控制锁柱启闭所述刹鼓的齿形锁口。该结构将钥匙插入锁孔逆向旋转即可完成闭锁,将钥匙插入锁孔顺向旋转即可完成开锁;其结构坚固,使用方便,并安全可靠,在实际使用刹车灵活,使用寿命长,它能防撬、砸、钳力、拆卸性能,是用户最理想的防盗锁具。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闭锁把钥匙插入锁头29锁芯孔内,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带动左凹轮20逆时针方向旋转,左凹轮20前端部顶靠拉销21下端,下拉拉销21,使拉销21上端与锁柱12的下凹口相对应开启脱离;位于锁柱12后滑孔内的后压缩簧14迅速顶压锁柱12闭合落入刹鼓6的任何一个齿形锁口内,限位固定刹鼓6,将钥匙回转到原位后,即可将钥匙拔出,起到闭锁作用,盖上封口盖。开锁把钥匙插入锁头29锁芯孔内,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带动右凹轮15顺时针方向旋转,右凹轮15上端部顶靠定位导向柱10,使得定位导向柱10向后移动,从而使得相固定的锁柱12向后移动,开启脱离刹鼓6的任何一个齿形锁口,释放刹鼓6;同时,固定块11下滑孔滑配有套装在下压缩簧23内的拉销21,在下压缩簧23的作用下,使拉销21上端与锁柱12的下凹口相对应闭合落入;将钥匙回转到原位后,即可将钥匙拔出,起到开锁作用,盖上封口盖。本专利技术在涨闸的基础上,设计锁具结构,把涨闸外壳外型改设成凸出形状,在凸出形状部位安装锁具结构,并把涨闸刹鼓圆弧外型改为齿形锁口,使锁具结构中导向柱插入齿形锁口,起到锁具开闭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用涨闸防盗锁,包括具有外壳(1)和刹鼓(6)的涨闸,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1)后端具有向后延伸的凸部,所述的外壳(1)凸部背面内腔设有封盖(24);所述的外壳(1)凸部与封盖(24)形成的外壳凸部空腔安装有包括锁柱(12)的锁具结 构,所述的刹鼓(6)外周边沿等弧度制有配合所述的锁柱(12)的齿形锁口,该齿形锁口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的锁柱(12)宽度;所述的锁具结构具有控制所述的锁柱(12)启闭所述刹鼓(6)的齿形锁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昱森杨熠锴
申请(专利权)人:陆昱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