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腊喜专利>正文

燃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745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混合室壳体与盖板组件,混合室壳体的内部区域形成预混腔;盖板组件包括的底座及燃烧圈套,底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燃烧圈套内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燃烧圈套的内壁开设有沿燃烧圈套周向设置的出气槽,出气槽为多个并沿燃烧圈套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且每一第二通气孔与多个出气槽导通。空气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及燃气进气管内的燃气在预混腔内进行预混,预混后经第一通气孔流至第二通气孔内,再由出气槽流出以供气燃烧。如此,同一第二通气孔内的气流分别从多个出气槽流出,且气流方向由向上更改为沿燃烧圈套侧面流出,有效减少了气流冲击燃烧时产生的噪音,降低了燃烧时的噪音污染,燃烧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
技术介绍
燃烧器是一种将物质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的设备,燃烧器包括燃油燃烧器和燃气燃烧器。其中,燃气燃烧器是一种利用空气与燃气按适当比例燃烧的热能装置,广泛应用于机关学校食堂、酒店、快餐店或者宾馆等燃油灶。传统的燃气燃烧器是将与空气混合后的燃气从燃烧盖板的表面向上喷出进行燃烧,气流方向单一,在冲击燃烧时产生的噪音大,导致燃烧时的噪音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气燃烧器,以解决现有的燃气燃烧器的气流方向单一,在冲击燃烧时产生的噪音大,导致燃烧时的噪音污染严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混合室壳体,混合室壳体的内部区域形成连通有空气进气管道及燃气进气管的预混腔;盖板组件,包括设置于混合室壳体上的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的燃烧圈套,底座开设有多个与预混腔连通的第一通气孔,燃烧圈套内开设有多个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燃烧圈套的内壁开设有沿燃烧圈套周向设置的出气槽,出气槽为多个并沿燃烧圈套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且每一第二通气孔与多个出气槽导通。进一步地,出气槽为环形槽,且相邻出气槽之间的间距相等。进一步地,混合室壳体内设置有分隔板,预混腔经分隔板分隔为与空气进气管道及燃气进气管连通的第一预混腔,以及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预混腔,分隔板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一预混腔与第二预混腔的通孔。进一步地,第二预混腔在入口处的截面积小于出口处的截面积。进一步地,燃烧圈套与底座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的第三预混腔。进一步地,混合室壳体内设置有分流板,分流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空气进气管道与预混腔的进风孔,分流板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燃气进气管与预混腔的进气孔。进一步地,混合室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风接口,进风接口开设有连通空气进气管道与进风孔的进风口,进风口内壁形成有用于与空气进气管道连接的螺纹。进一步地,底座形成有点火面,第一通气孔绕点火面外缘周向设置,燃气燃烧器还包括常明火杆,常明火杆贯通底座,一端设置于点火面上,另一端延伸至分流板底端的外部且位于进风口内,常明火杆的侧壁连通有燃气供气管,燃气供气管的进气端延伸至混合室壳体侧壁的外部。进一步地,燃气燃烧器还包括电子点火杆,电子点火杆贯穿底座,一端延伸至点火面上,另一端延伸至混合室壳体侧壁的外部。进一步地,燃气燃烧器还包括炉膛本体,混合室壳体的侧壁沿径向向外延伸有安装边,混合室壳体经安装边安装于炉膛本体底端,盖板组件位于炉膛本体内,且燃烧圈套的顶部形成有用于与炉膛本体配合定位的台阶。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燃气燃烧器,混合室壳体形成的预混腔与空气进气管道及燃气进气管均连通,使得空气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及燃气进气管内的燃气在预混腔内进行预混,预混后的空气与燃气经第一通气孔流至第二通气孔内,再由出气槽流出以供气燃烧。如此,出气槽的设置,使得同一第二通气孔内的气流分别从多个出气槽流出,出气槽对每一第二通气孔内的气流进行分流,且气流方向由向上更改为沿燃烧圈套侧面流出,有效减少了气流冲击燃烧时产生的噪音,降低了燃烧时的噪音污染,燃烧充分。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燃气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混合室壳体;110、预混腔;112、第一预混腔;114、第二预混腔;120、分隔板;122、通孔;130、安装边;20、盖板组件;210、底座;212、第一通气孔;214、点火面;220、燃烧圈套;222、第二通气孔;224、出气槽;226、台阶;230、第三预混腔;30、燃气进气管;40、分流板;410、进风孔;420、进气孔;50、进风接口 ;510、进风口 ;60、常明火杆;610、燃气供气管;620、常明火帽;70、电子点火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照图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混合室壳体10及盖板组件20,混合室壳体10的内部区域形成连通有空气进气管道及燃气进气管30的预混腔110,盖板组件20包括设置于混合室壳体10上的底座210及设置于底座210上的燃烧圈套220,底座210开设有多个与预混腔110连通的第一通气孔212,燃烧圈套220内开设有多个与第一通气孔212连通的第二通气孔222,燃烧圈套220的内壁开设有沿燃烧圈套220周向设置的出气槽224,出气槽224为多个并沿燃烧圈套220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每一第二通气孔222与多个出气槽224导通。本实施例燃气燃烧器工作时,空气进气管道连接鼓风机,空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不断地导入预混腔110内,燃气进气管30将气态的燃料(如天然气)导入预混腔110内,使得空气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及燃气进气管30内的燃气在预混腔110内进行预混,预混后的空气与燃气经第一通气孔212流至第二通气孔222内,再由出气槽224流出以供气燃烧。如此,出气槽224的设置,使得同一第二通气孔222内的气流分别从多个出气槽224流出,也就是每一第二通气孔222内的气流都会经多个出气槽224进行分流流出,且气流方向由向上更改为沿燃烧圈套220侧面流出,有效减少了气流冲击燃烧时产生的噪音,降低了燃烧时的噪音污染,燃烧充分,使用效果好。此外,燃烧圈套220的内壁与底座210配合还可形成稳焰区域,以聚集燃烧火焰的热量,提高燃气热量的利用率。参阅图1,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选地,出气槽224可采用环形槽,且相邻出气槽224之间的间距相等。如此,有效保证经出气槽224流出的气流的均匀性,降低噪音污染,促使流出的气体能够形成均匀的燃烧面,提高热能利用率。可选地,为进一步改善气流的均匀性,降低噪音污染,第二通气孔222绕燃烧圈套220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出气槽224与第二通气孔222相互垂直,第二通气孔222的气流方向为径向,出气槽224的气流反向为纵向,燃烧圈套220的内壁共开设有10条均匀排布的出气槽224,35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通气孔222 ο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气槽224与第二通气孔222的数量还可为其他数值。参阅图1,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选地,混合室壳体10内设置有分隔板120,预混腔110经分隔板120分隔为与空气进气管道及燃气进气管30连通的第一预混腔112,以及与第一通气孔212连通的第二预混腔114,分隔板120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一预混腔112与第二预混腔114的通孔122。如此,空气进气管道内的空气与燃气进气管30内的燃气先进入第一预混腔112内完成第一次预混,再由分隔板120的通孔122进入第二预混腔114内完成第二次预混,使得燃气与空气在预混腔110内进行二次预混再由第一通气孔212排出以便供气燃烧,混合充分,有效保证燃气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热量的利用率。可选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室壳体(10),所述混合室壳体(10)的内部区域形成连通有空气进气管道及燃气进气管(30)的预混腔(110);盖板组件(20),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室壳体(10)上的底座(210)及设置于所述底座(210)上的燃烧圈套(220),所述底座(210)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预混腔(110)连通的第一通气孔(212),所述燃烧圈套(220)内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气孔(212)连通的第二通气孔(222),所述燃烧圈套(220)的内壁开设有沿所述燃烧圈套(220)周向设置的出气槽(224),所述出气槽(224)为多个并沿所述燃烧圈套(220)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且每一所述第二通气孔(222)与多个所述出气槽(224)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腊喜
申请(专利权)人:刘腊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