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支架组装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与装饰盖的组装结构,旨在解决将现有装饰盖安装在支架上时操作麻烦以及整体结构占用空间的技术问题。装饰盖的侧壁可伸入支架上的凹槽,而装饰盖盖合在凸块上,让装饰盖限位在支架上,整体组装结构在厚度上尺寸较小,结构紧凑。装饰盖盖合在凸块上时,第一卡勾与第三卡勾相卡接,第二卡勾与第四卡勾相卡接,让装饰盖沿厚度方向卡紧在支架上。第一卡接臂与第二卡接臂分别设置在支架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上,让装饰盖沿宽度方向卡紧在支架上。装饰盖的侧壁的内侧与凸块上的凸缘相抵,让装饰盖沿长度方向卡紧在支架上。该方案无需紧固件,通过两组卡勾即可将装饰盖牢固安装在支架上,操作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支架组装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与装饰盖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耳机头带中,装饰盖需要安装在支架上,两者通常采用紧固件实现连接,相应地需要在支架上制作出供紧固件螺纹连接的连接柱,该方案在结构上占用空间,还需要专用工具以装拆紧固件,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与装饰盖的组装结构,旨在解决将现有装饰盖安装在支架上时操作麻烦以及整体结构占用空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支架与装饰盖的组装结构,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装饰盖;所述支架呈板状,所述支架的其中一侧上开设有凹槽且所述支架上于所述凹槽内形成有一凸块,所述装饰盖包括基板及于所述基板的外缘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侧壁在所述支架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凹槽在所述支架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外壁伸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装饰盖盖合在所述凸块上;所述支架的靠近所述装饰盖的一侧上延伸形成有第一卡接臂与第二卡接臂,所述第一卡接臂与所述第二卡接臂相间隔,且所述第一卡接臂与所述第二卡接臂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一卡接臂的远离所述第二卡接臂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第二卡接臂的远离所述第一卡接臂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卡勾,所述侧壁的内侧上设置有第三卡勾与第四卡勾,所述第三卡勾与所述第四卡勾相面对,所述第一卡勾于所述装饰盖盖合在所述凸块上时与所述第三卡勾相卡接,所述第二卡勾于所述装饰盖盖合在所述凸块上时与所述第四卡勾相卡接;所述凸块于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凸缘,所述装饰盖的所述侧壁的内侧于所述装饰盖盖合在所述凸块上时与所述凸缘相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臂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第一卡接臂的结构强度的加强筋,所述第二卡接臂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第二卡接臂的结构强度的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勾具有背离所述凸块的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三卡勾具有朝向所述凸块且与所述第一引导面滑动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三卡勾相卡接的第三引导面;所述第二卡勾具有背离所述凸块的第二引导面,所述第四卡勾具有朝向所述凸块且与所述第四引导面滑动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第四卡勾相卡接的第四引导面。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靠近所述第一卡接臂的位置上开设有便于将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三卡勾相分离的通孔,所述支架的靠近所述第二卡接臂的位置上开设有便于将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第四卡勾相分离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所述第一卡接臂、所述第二卡接臂、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装饰盖、所述第三卡勾与所述第四卡勾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与所述装饰盖均为注塑件。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装饰盖的侧壁可伸入支架上的凹槽,而装饰盖盖合在凸块上,让装饰盖限位在支架上,整体组装结构在厚度上尺寸较小,结构紧凑。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相背离分别设置在支架的第一卡接臂与第二卡接臂上,而第三卡勾与第四卡勾相面对设置在装饰盖的侧壁的内侧上,装饰盖盖合在凸块上时,第一卡勾与第三卡勾相卡接,第二卡勾与第四卡勾相卡接,让装饰盖沿厚度方向卡紧在支架上。第一卡接臂与第二卡接臂分别设置在支架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上,让装饰盖沿宽度方向卡紧在支架上。装饰盖的侧壁的内侧与凸块上的凸缘相抵,让装饰盖沿长度方向卡紧在支架上。该方案无需紧固件,通过两组卡勾即可将装饰盖牢固安装在支架上,操作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与装饰盖的组装结构的立体装配图。图2是图1的支架与装饰盖的组装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装配图。图3是图1的支架与装饰盖的组装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2的支架与装饰盖的组装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1的支架与装饰盖的组装结构的沿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架10与装饰盖20的组装结构,包括支架10及安装在所述支架10上的装饰盖20 ;所述支架10呈板状,所述支架10的其中一侧上开设有凹槽11且所述支架10上于所述凹槽11内形成有一凸块12,所述装饰盖20包括基板21及于所述基板21的外缘延伸形成的侧壁22,所述侧壁22在所述支架10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凹槽11在所述支架10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外壁伸入所述凹槽11内且所述装饰盖20盖合在所述凸块12上;所述支架10的靠近所述装饰盖20的一侧上延伸形成有第一卡接臂13与第二卡接臂14,所述第一卡接臂13与所述第二卡接臂14相间隔,且所述第一卡接臂13与所述第二卡接臂14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10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一卡接臂13的远离所述第二卡接臂14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卡勾131,所述第二卡接臂14的远离所述第一卡接臂13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卡勾141,请同时参阅图4,所述侧壁22的内侧上设置有第三卡勾221与第四卡勾222,所述第三卡勾221与所述第四卡勾222相面对,所述第一卡勾131于所述装饰盖20盖合在所述凸块12上时与所述第三卡勾221相卡接,所述第二卡勾141于所述装饰盖20盖合在所述凸块12上时与所述第四卡勾222相卡接;请同时参阅图3,所述凸块12于所述支架1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凸缘121,所述装饰盖20的所述侧壁22的内侧于所述装饰盖20盖合在所述凸块12上时与所述凸缘121相抵。装饰盖20的侧壁22可伸入支架10上的凹槽11,而装饰盖20盖合在凸块12上,让装饰盖20限位在支架10上,整体组装结构在厚度上尺寸较小,结构紧凑。第一卡勾131与第二卡勾141相背离分别设置在支架10的第一卡接臂13与第二卡接臂14上,而第三卡勾221与第四卡勾222相面对设置在装饰盖20的侧壁22的内侧上,装饰盖20盖合在凸块12上时,第一卡勾131与第三卡勾221相卡接,第二卡勾141与第四卡勾222相卡接,让装饰盖20沿厚度方向卡紧在支架10上。第一卡接臂13与第二卡接臂14分别设置在支架10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上,让装饰盖20沿宽度方向卡紧在支架10上。装饰盖20的侧壁22的内侧与凸块12上的凸缘121相抵,让装饰盖20沿长度方向卡紧在支架10上。该方案无需紧固件,通过两组卡勾即可将装饰盖20牢固安装在支架10上,操作容易。第一卡勾131与第二卡勾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架与装饰盖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装饰盖;所述支架呈板状,所述支架的其中一侧上开设有凹槽且所述支架上于所述凹槽内形成有一凸块,所述装饰盖包括基板及于所述基板的外缘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侧壁在所述支架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凹槽在所述支架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外壁伸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装饰盖盖合在所述凸块上;所述支架的靠近所述装饰盖的一侧上延伸形成有第一卡接臂与第二卡接臂,所述第一卡接臂与所述第二卡接臂相间隔,且所述第一卡接臂与所述第二卡接臂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一卡接臂的远离所述第二卡接臂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第二卡接臂的远离所述第一卡接臂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卡勾,所述侧壁的内侧上设置有第三卡勾与第四卡勾,所述第三卡勾与所述第四卡勾相面对,所述第一卡勾于所述装饰盖盖合在所述凸块上时与所述第三卡勾相卡接,所述第二卡勾于所述装饰盖盖合在所述凸块上时与所述第四卡勾相卡接;所述凸块于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凸缘,所述装饰盖的所述侧壁的内侧于所述装饰盖盖合在所述凸块上时与所述凸缘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德,彭信龙,吴海全,师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