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其包括:转向轴;转向柱,在该转向柱中可转动地容纳转向轴;转向锁定单元,其被布置在转向柱的外表面上,并且使转动轴不能转动。在将断裂诱发部置于转动锁定单元和转向柱之间的状态下,将转动锁定单元联接到转向柱。该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还包括:转向锁定保护构件,其覆盖转向锁定单元的外表面;以及柱保护构件,其覆盖转向柱的下表面,并且被设置成邻近转向锁定保护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定车辆的转向轴的转动的转向锁定装置 组装结构。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即使在由于载荷作用于转 向锁定单元而使转向锁定单元从转向柱分离和脱落的情况下, 也能够抑制这种情况对乘客(驾驶员)的影响的转向锁定装置 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传统的车辆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已知在日本特开2003-40080号公报中所说明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在这种 结构中,转向锁定单元设置在可转动地容纳转向轴的转向柱的 下侧。该转向锁定单元锁定转向轴使得转向轴不能转动,或者 解除该锁定。在这种传统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中,在转向柱和转向 锁定单元之间的联接部上形成断裂诱发部。接着,将说明这种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的功能和效果。 在该传统结构中,在车辆碰撞时,当乘客的膝盖等撞击转向锁 定单元时,借由断裂诱发部允许转向锁定单元向上转动。因此, 吸收施加到乘客的冲击,并且可以将碰撞时对乘客的影响抑制 到预定值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传统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中,存在转向锁定 单元可能由于断裂诱发部而从转向柱分离和脱落的担忧。在这 种情况下,如此分离的转向锁定单元存在以下问题该转向锁定单元在车室中的某处弹起,或滚到乘客的脚部,从而撞到乘 客的腿。考虑到现有技术固有的问题,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 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转向锁定单元从转向柱分离和脱落的情况 下也能够减少这种情况对乘客的影响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其包括转向轴;转向柱,在该转向柱中可转动地容纳转向轴; 转向锁定单元,其被布置在转向柱的外表面上,并且使转动轴 不能转动,其中,在将断裂诱发部置于转动锁定单元和转向柱 之间的状态下,将转动锁定单元联接到转向柱;转向锁定保护 构件,其覆盖转向锁定单元的外表面;以及柱保护构件,其覆 盖转向柱的下表面,并且被设置成邻近转向锁定保护构件。附图说明图l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 在方向盘被卸下的状态下的总体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包括根据该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的转向 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当从图2中的箭头B的方向看时,包括根据该实施例 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的转向装置的前视图。图4是示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中, 沿着图2中的线A - A的位置处的转向锁定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图5是包括根据该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的转向 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当从右侧看转向装置时,乘客的膝盖抵接包括 根据该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的转向装置中的保护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当从左侧看转向装置时,乘客的膝盖抵接包括 根据该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的转向装置中的保护构 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转向锁定装置的转向锁定主体从根据该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的收缩部分离和脱落的状态的前视图。图9是示出在转向锁定主体脱落后,乘客的腿和残留的保 护构件之间的关系的侧视图。图IO是示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被 安装到单元安装臂(unit attachment arm)之前,该转向锁 定装置组装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基于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 组装结构。图l至图IO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组 装结构的图。首先,将说明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的总体构造。 如图l和图2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 构中,设置可转动地容纳转向轴1的转向柱2。在该结构中,如 图3所示,转向柱盖3设置在转向柱2的周围。此外,如图6和图 7所示,方向盘4被安装到转向轴1的前端。此外,具有中空筒状的单元安装臂2a —体地安装到转向柱 2的外表面。如图3所示,单元安装臂2a从转向柱2向右下侧倾 斜地延伸。使转向轴1不能转动的转向锁定单元5被安装到单元 安装臂2a上。如图4所示,转向锁定单元5由金属制的盖构件6a覆盖。此外,转向锁定单元5包括内设有锁定致动器(未示出)的转向锁定主体6。此外,在作为薄的断裂诱发部的收缩部7介于插接 部(insert coupling portion) 8和转向锁定主体6之间的状态 下使插接部8与转向锁定主体6 —体地连接。如图4所示,收缩 部7被构造成可以使收缩部7的沿与杆构件10的滑动方向垂直 的方向的截面积比插接部8的除了收缩部7以外的截面积小。该插接部8被插入和安装到单元安装臂2a,该单元安装臂 2a从转向柱2的外表面倾斜向下地一体延伸。这样,插接部8用 作转向柱2和转向锁定单元5之间的联接部。转向锁定单元5被 构造成借由单元安装臂2 a和插接部8从转向柱2突出。在插^l妄部8的内部可滑动地容纳杆构件IO。杆构件10的前 端部10a与锁定轴环(lock collar) 9的突起9a、 9a…中的任一 突起接合,该锁定轴环9被一体地固定到设置成可自由转动的 转动轴l的外周。前端部10a通过锁定致动器的致动从形成在插 接部8的前端上的开口 8a突出和后退。转向锁定单元5和转向柱2 —起由纟皮分成转向锁定保护构 件12和柱保护构件13这两件的保护构件ll覆盖。转向锁定保护 构件12覆盖转向锁定单元5的外表面。柱保护构件13覆盖转向 柱2的下表面。具体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中,保 护构件11由彼此独立形成的转向锁定保护构件12和柱保护构 件13组成。此外,转向锁定保护构件12和柱保护构件13沿车辆 宽度方向彼此邻近地设置,在转向锁定单元5被安装到转向柱2 上的状态下,转向锁定保护构件12和柱保护构件13在外观上彼 此成为 一体。在该结构中,如图4所示,转向锁定保护构件12覆盖转向 锁定单元5的盖构件6a。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转向锁定保护构件12包括覆盖盖构件6a的后侧面6b的后表面部12a; 覆盖盖构件6a的下侧面6c的下表面部12b;以及覆盖盖构件6a 的右侧面6d的外表面部12c。如图l所示,在成为转向锁定保护 构件12的后端的顶点的角部12d上,后表面部12a、下表面部 12b和外表面部12c这三个表面从三个方向基本上垂直的匹配 在一起,并且成为一体。此外,如图8所示,凹部12e设置在转向锁定保护构件12的 下表面部12b的转向轴l侧的边缘上。通过4吏下表面部12b的一 部分凹进而形成凹部12e 。由于收缩部7的断裂导致转向锁定保护构件12有时和转向 锁定单元5的转向锁定主体6 —起从转向柱2脱落。当转向锁定 主体6由于收缩部7的断裂而从转向柱2脱落时,转向锁定保护 构件12可以独立地从柱保护构件13分离。具体地,转向锁定保 护构件12被构造成将其后表面部12a、下表面部12b和外表面部 12c安装到转向锁定主体6的盖构件6a的三个表面上,这三个表 面分别是后侧面6b、下侧面6c和右侧面6d。在本实施例中,如 图3所示,转向锁定保护构件12通过从右侧覆盖转向柱2而被安 装到转向柱2上。这里,右侧与盖构件6a的后侧面6b、下侧面 6c和右侧面6d的夕卜侧方向侧对应。此外,如图l所示,柱保护构件13主要包括盒状延伸部13c、 柱覆盖部13d和臂覆盖部13e。盒状延伸部13c覆盖从转向柱2 的左侧面延伸的用于线束(harness)等的连接部2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锁定装置组装结构,其包括: 转向轴; 转向柱,在该转向柱中可转动地容纳所述转向轴; 转向锁定单元,其被布置在所述转向柱的外表面上,并且使所述转动轴不能转动,其中,在将断裂诱发部置于所述转动锁定单元和所述转向柱之间的状态下,将所述转动锁定单元联接到所述转向柱; 转向锁定保护构件,其覆盖所述转向锁定单元的外表面;以及 柱保护构件,其覆盖所述转向柱的下表面,并且被设置成邻近所述转向锁定保护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田浩康,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