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8894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7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新风机、辐射板和均压风道;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新风机用于向均压风道送风,辐射板设置在均压风道的出风口处,辐射板上设置与房间连通的送风孔;第二换热器通过新风机与均压风道连通或/和第二换热器连通辐射板的毛细管;辐射板的毛细管为半椭圆形,且在管与管之间设有换热丝建立管间热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辐射板温升温降更加灵敏,温度更加均匀,辐射板大大提高空调能效,微孔送风能大大降低室内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见空调系统末端多为嵌入式、挂壁式、散流器等形式,按送风形式又分为全新风,一次回风,风机盘管加新风,二次回风等形式,但是每种分类方法的空调都有自身局限性。都不得不考虑风速的影响,有风速就存在噪声问题。辐射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很多,其本身具有的优点节能降噪,孔板置换送风模式的空调只有高空气质量等级的场合才能用至IJ,而家用空调应用此项送风方式更是人们致力研究的一项工作。同济大学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张旭博士的《辐射吊顶空调技术特性及应用》中阐述了辐射空调在欧美等国家的应用还有在中国发展情况。查阅相关文献专利辐射空调大多是在辐射板的材料上等方法解决凝露问题,而且多用于商用大型场合的空调。但是模块化生产及在家用方面的应用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辐射板温升温、降温更加灵敏,温度更加均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新风机、辐射板和均压风道;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所述新风机用于向所述均压风道送风,所述辐射板设置在所述均压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辐射板上设置与房间连通的送风孔;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均压风道连通或/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为半椭圆形,且在管与管之间设有换热丝建立管间热桥。较优地,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设置两条独立的流路,分别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用作所述制冷回路中,所述第二流路依次串联水箱和水泵连接至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所述第二流路、水箱、水泵和所述福射板的毛细管形成循环回路。较优地,所述第二换热器为表冷器,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均压风道连通。较优地,所述第二换热器还连通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串联第一电磁阀连接至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毛细管的第一端口串联第二电磁阀连接至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所述毛细管的第二端口,使得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并联设置在所述制冷回路中。较优地,所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加湿器,所述加湿器设置在所述新风机的风管内。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器为超声波加湿器,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置于所述新风机的吹出端。较优地,所述均压风道的内壁顶部设有均压板。较优地,所述均压板与所述辐射板所在平面垂直。较优地,所述送风孔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部分所述送风孔为锥形孔,另一部分所述送风孔为圆形孔,所述锥形孔与所述圆形孔交替阵列布置。较优地,所述送风孔的直径为lmm-10mm。较优地,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均压风道采取柔性扩口连接,从而使得风速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辐射板的毛细管为半椭圆设计,且在管与管之间设有换热丝建立管间热桥,使得辐射板温升温降更加灵敏,温度更加均匀。辐射板大大提高空调能效,微孔送风能大大降低室内噪声;辐射板的锥形孔和圆形孔交替阵列布置,圆形孔实现送风,锥形孔则能将气流均匀的吹向辐射板,解决凝露问题;增设超声波加湿器,实现家用空调的恒温恒湿,室内环境得到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辐射板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辐射板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一实施例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节流元件5、第一换热器3 (室外机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新风机9、辐射板11和均压风道10。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换热器3、节流元件5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新风机9用于向均压风道10送风,优选地,新风机9与均压风道10采取柔性扩口连接(即喇叭口状),从而使得风速均匀分布。辐射板11设置在均压风道10的出风口处,辐射板11上设置与房间连通的送风孔14 ;送风孔14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部分送风孔14为锥形孔,另一部分送风孔14为圆形孔,锥形孔与圆形孔交替阵列布置。圆形孔实现送风,锥形孔则能将气流均匀的吹向辐射板解决凝露问题。送风孔14的直径为Imm-lOmm。第二换热器通过新风机9与均压风道19连通或/和第二换热器连通辐射板11的毛细管;均压风道10的内壁顶部设有均压板12。均压板12与辐射板11所在平面垂直,一般情况下,辐射板11水平设置,均压板12竖直设置。辐射板11的毛细管为半椭圆形设计,且在管与管之间设有换热丝建立管间热桥。从而使得辐射板11的温升温降更加灵敏,温度更加均匀。辐射板内的毛细管直径根据介质不同而不同,毛细管上的换热丝为铝合金,作为热桥使得导热更为充足。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不,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6,板式换热器6内设置两条独立的流路,分别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第一流路用作所述制冷回路中,第二流路依次串联水箱7和水泵8连接至辐射板11的毛细管,第二流路、水箱7、水泵8和辐射板11的毛细管形成循环回路。运行时由板式换热器6制备冷/热水,进入水箱7内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新风机、辐射板和均压风道;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所述新风机用于向所述均压风道送风,所述辐射板设置在所述均压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辐射板上设置与房间连通的送风孔;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均压风道连通或/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为半椭圆形,且在管与管之间设有换热丝建立管间热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前肖芳斌熊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