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灯检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888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7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灯检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机架前端设有进瓶装置,进瓶装置与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前端之间连接有前进瓶轨道,进瓶装置与后双工位检测装置前端之间连接有后进瓶轨道,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前出瓶轨道和后出瓶轨道。该人工灯检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可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药机行业的灯检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人工灯检机
技术介绍
在药机行业中,灯检设备的使用非常广泛,目前,所使用的灯检设备有自动灯检机和人工灯检机两种。其中,自动灯检机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可连续检测等优点,但其适用产品范围较小,而且设备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现有的人工灯检机一般设置为双检测工位,其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被检产品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并包围在被检产品周围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位于被检产品底部的旋瓶轮,输送装置包括两端的螺旋式进瓶轨道和螺旋式出瓶轨道及两滑道之间的由链轮和链条构成的传送带。被检产品由进瓶轨道进入,经旋瓶轮和传送带进入检测工位内,由位于支架上两侧的灯检员分别对两侧检测装置内的产品进行人工灯检,检测后的产品再经另一端的旋瓶轮进入出瓶轨道实现出瓶。现有的双工位人工灯检机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双工位的灯检机在单位时间内检测产品的数量较少,其检测速度无法满足要求,单纯的通过增加灯检机的数量来实现检测工位的增加,会大大推高成本,而且,会大大增加设备的占地面积和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可大大提尚检测效率的人工灯检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灯检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机架前端设有进瓶装置,所述进瓶装置与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前端之间连接有前进瓶轨道,所述进瓶装置与后双工位检测装置前端之间连接有后进瓶轨道,所述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前出瓶轨道和后出瓶轨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前进瓶轨道上设有用于拨动瓶体进入前双工位检测装置的前拨轮,所述后进瓶轨道上设有用于拨动瓶体进入后双工位检测装置的后拨轮。所述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包括前灯源部件和设置在前灯源部件两侧的前检测轨道,前检测轨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进瓶轨道和前出瓶轨道连接,所述后双工位检测装置包括后灯源部件和设置在后灯源部件两侧的后检测轨道,所述后检测轨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后进瓶轨道和后出瓶轨道连接,前灯源部件两侧的所述的前检测轨道和后灯源部件两侧的所述的后检测轨道为平行设置,四条检测轨道中位于内侧的两条检测轨道设置为拱形结构,其余两条检测轨道设置为拱形结构和/或平轨结构。所述前灯源部件包括前灯罩和用于装设灯管的前灯座,所述前灯罩包覆罩设于前灯座外围,所述后灯源部件包括后灯罩和用于装设灯管的后灯座,所述后灯罩包覆罩设于后灯座外围。两条所述后检测轨道设置在内侧,与前检测轨道相连的前出瓶轨道设置于后检测轨道外侧,后检测轨道设置为高于前出瓶轨道的拱形结构。所述前灯座底部开设有一条用于两条后进瓶轨道穿过后与后双工位检测装置前端形成连接的第一避让通槽。两条所述前检测轨道设置在内侧,与后检测轨道相连的后进瓶轨道设置于前检测轨道外侧,前检测轨道设置为高于后进瓶轨道的拱形结构。所述后灯座底部开设有一条用于两条前出瓶轨道穿过的第二避让通槽。一条所述前检测轨道和一条所述后检测轨道设置在内侧,与另一条前检测轨道相连的前出瓶轨道和与另一条后检测轨道相连的后进瓶轨道设置于该一条前检测轨道和后检测轨道外侧,该一条前检测轨道和后检测轨道设置为高于前出瓶轨道和后进瓶轨道的拱形结构。所述前灯座底部开设有一条用于另一条后进瓶轨道穿过后与拱形结构的前检测轨道连接的第三避让通槽,所述后灯座底部开设有一条用于另一条前出瓶轨道穿过的第四避让通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本专利技术的工灯检机,机架上设有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机架前端设有进瓶装置,进瓶装置与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前端之间连接有前进瓶轨道,进瓶装置与后双工位检测装置前端之间连接有后进瓶轨道,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前出瓶轨道和后出瓶轨道。该结构中,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均可配备两名检测人员对瓶体进行人工灯检,即形成了四工位灯检,使得该灯检机在单位时间内检测瓶体的数量大大增多,提升了检测速度,大大提高检测效率;而且,前双工位检测装置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分别通过前进瓶轨道和后进瓶轨道共用了一套进瓶装置,非常合理的形成了一套整机结构,不需要通过增加灯检机的数量来实现检测工位的增加,在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又节约了占地面积和空间,其结构更为简单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带前灯罩和后灯罩)。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不: 1、机架;2、前双工位检测装置;21、前灯源部件;211、前灯座;2111、第一避让通槽;2112、第三避让通槽;212、前灯罩;22、前检测轨道;3、后双工位检测装置;31、后灯源部件;311、后灯座;3111、第二避让通槽;3112、第四避让通槽;312、后灯罩;32、后检测轨道;4、进瓶装置;5、前进瓶轨道;6、后进瓶轨道;7、前出瓶轨道;8、后出瓶轨道;9、前拨轮;10、后拨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图1至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人工灯检机的第一种实施例,该人工灯检机包括机架1,机架I上设有前双工位检测装置2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3,机架I前端设有进瓶装置4,进瓶装置4与前双工位检测装置2前端之间连接有前进瓶轨道5,进瓶装置4与后双工位检测装置3前端之间连接有后进瓶轨道6,前双工位检测装置2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3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前出瓶轨道7和后出瓶轨道8。使用时,待检测瓶体从机架I前端的进瓶装置4 (进瓶装置4设置为同步带)进入,瓶体分别进入前进瓶轨道5和后进瓶轨道6,相应的前进瓶轨道5和后进瓶轨道6上的瓶体会被输送至前双工位检测装置2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3进行检测,检测后的合格瓶体会经前出瓶轨道7和后出瓶轨道8输出。该结构中,前双工位检测装置2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3均可配备两名检测人员对瓶体进行人工灯检,即形成了四工位灯检,使得该灯检机在单位时间内检测瓶体的数量大大增多,提升了检测速度,大大提高检测效率;而且,前双工位检测装置2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3分别通过前进瓶轨道5和后进瓶轨道6共用了一套进瓶装置4,非常合理的形成了一套整机结构,不需要通过增加灯检机的数量来实现检测工位的增加,在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又节约了占地面积和空间,其结构更为简单紧凑。本实施例中,前进瓶轨道5和后进瓶轨道6共用了一条同步带,前进瓶轨道5和后进瓶轨道6通过栏栅在同步带上分隔而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前进瓶轨道5和后进瓶轨道6也可以独立设立,同样用栏栅分隔形成。本实施例中,前进瓶轨道5上设有用于拨动瓶体进入前双工位检测装置2的前拨轮9,后进瓶轨道6上设有用于拨动瓶体进入后双工位检测装置3的后拨轮10。该结构中,前进瓶轨道5和后进瓶轨道6分别设有前拨轮9和后拨轮10,当被检测瓶体位于前进瓶轨道5和后进瓶轨道6时,前拨轮9和后拨轮10会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人工灯检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灯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前双工位检测装置(2)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3),机架(1)前端设有进瓶装置(4),所述进瓶装置(4)与前双工位检测装置(2)前端之间连接有前进瓶轨道(5),所述进瓶装置(4)与后双工位检测装置(3)前端之间连接有后进瓶轨道(6),所述前双工位检测装置(2)和后双工位检测装置(3)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前出瓶轨道(7)和后出瓶轨道(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宣孙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