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封装用超软键合丝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8688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C封装用超软键合铜合金丝及其制造方法,线材中的氧含量为0~5ppm,钨含量为0.1~2ppm,硫含量为1~10ppm,磷含量为4~200ppm,余量为高纯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IC封装用超软键合丝及其制造方法,通过直接调整线材中的氧含量和通过引入磷,借助其去氧能力;通过引入钨、硫并进一步利用forming gas中氢的还原性,降低FAB中的氧含量,降低了FAB的硬度。此外,在上述添加物的基础上,添加了8~200ppm的银,提升了线材的超声软化效能和与IC铝材料的结合能力,拓宽了打线工作窗口,由于操作窗口的拓宽,使得该IC封装用超软键合丝也能应用于多芯片叠片封装中的悬空打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IC封装的键合丝材料,尤其涉及一种IC封装用超软键合铜丝及其制 造方法。
技术介绍
键合丝(bonding wire)是连接芯片与外部封装基板(substrate)和/或多层线 路板(PCB)的主要连接方式。键合丝发展趋势从应用方向上主要是线径细微化,高车间寿 命(floor life)以及高线轴长度的产品,从化学成分上,主要有铜线(包括裸铜线、镀钯铜 线、闪金镀钯铜线)在半导体领域大幅度取代金线,而银线和银合金线在LED以及部分IC 封装应用上取代金线。 相对于金线,铜线主要的优势是:1、产品成本低;2、线材机械强度高,在形成loop 后的灌胶的过程中抗冲击能力强,减少了线材的晃动(wire swe印),更适合于细间距封装; 3、导电性高(电阻率:铜1. 69 ;金2. 2*10_60hm cm) ;4、与Al-Au共晶相比较,Al-Cu共晶相 的生长速率低许多,所以可靠性大幅度提升。 但是铜线有以下问题:1、线材容易氧化;2、线材硬度高,在打线时容易对IC造成 损伤;3、焊线工作窗口需要拓宽,其中一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产品由于氧化和硫化的原因 导致铜线的车间寿命(floor life)低。 对于铜线容易氧化的问题,业界普遍采用Forming gas(5% H2+95% N2)来完成铜 线成球过程,但出于成本原因,更多的企业希望采用纯氮气来生产。 对于铜线相对金线硬度高的问题,业界有三种方法:1、采用银及其合金线材的趋 势;2、强化IC Pad下材料的机械性能,从而保护Pad下的电子线路;3、采用软铜线(主要是 高纯度的铜线)。 对于焊线工作窗口的拓宽和车间寿命提升,业界普遍采用表面镀钯的铜线。日本 Tanaka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CN200980100723公开了这种方法,然而该方法采用镀Pd工 艺,不仅会增加产品成本,还会使铜线的硬度也进一步增加。 此外,铜线在半导体行业中的应用还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打线速度越来越快,增加了线材与瓷嘴的摩擦,因此使线材表面刮伤情况 有所增加,并造成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2、在高线轴长度的产品的开发中如何保证线材优异的放线性能,避免卡线情况的 发生而造成放线不畅影响生产; 3、随着封装技术的小型化,大量的采用Mulit-Chip Module(MCM)的封装形式,而 其中的悬空打线(overhang)对线材的软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通常采用金线来完成,因为当 采用常规铜线时,由于打线的参数过大容易造成芯片的弯曲,从而变形球真圆度变差,产生 打球不稳定等问题;此外,该悬空打线亦对线材的操作窗口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 者可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学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C封装用超软键合丝及其制造方法,采 用氧含量为0~5ppm,鹤含量为0· 1~2ppm,硫含量为1~lOppm,磷含量为4~200ppm, 余量为高纯铜的线材,从而具有超软、抗氧化、抗刮伤、放线顺畅等特点。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IC封装用超软键合丝,其特征在于,线材中的 氧含量为〇~5ppm,鹤含量为0· 1~2ppm,硫含量为1~lOppm,磷含量为4~200ppm,余 量为高纯铜。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银,含量为8~250ppm。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银的纯度在99. 99%以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该线材外表面还设有有机涂层,该有机涂层的成分 包括:有机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有机胺选自单乙醇胺、双乙醇胺、三乙醇胺、单甲胺、 双甲胺、三甲胺、咪唑、苯并三氮唑中的至少一种;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氯化十六烷基 三甲基铵、氯化十八烷基三甲基铵、含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该非离子表面活 性剂选自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有机涂层的厚度为0. 2~2. 5nm。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高纯铜的纯度为4N以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IC封装用超软键合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 S1、将原料按预定的比例进行熔炼,得到氧含量为0~5ppm,钨含量为0. 1~ 2ppm,硫含量为1~lOppm,磷含量为4~200ppm,余量为高纯铜的线材; S2、将该线材行多次拉丝,并在多次拉丝过程中对该线材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直径 为18~50um的键合丝; S3、对该直径为18~50um的键合丝进行最后一次退火处理。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该步骤Sl中得到的线材还包括银,含量为8~ 250ppm〇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步骤S4,将完成最后一次退火处理的键合丝浸 入并通过盛有机涂层溶液的槽,在该键合丝外表面形成厚度为0. 2~2. 5nm的有机涂层。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该步骤S2或S3中,进行该退火处理时,退火温度 450~600°C,退火炉有效长度为600mm,退火速度为50~100m/min。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有机涂层溶液的组份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有机溶 剂15~30%,水60~70%,有机胺5~18%,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 配物 0· 005 ~0· 2%。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有机溶剂为选自乙醇、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该有机 胺选自单乙醇胺、双乙醇胺、三乙醇胺、单甲胺、双甲胺、三甲胺、咪挫、苯并三氮唑中的至少 一种;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氯化十八烷基三甲基铵、含硫阳离 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 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阅读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好地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特征和内 容。【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 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意义 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IC封装用超软键合丝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FAB Vicker Hardness压痕图片。 图3为本专利技术键合丝与标准4N铜线在第一焊点工作窗口的比较【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C封装用超软键合丝,其特征在于,线材中的氧含量为0~5ppm, 钨含量为〇· 1~2ppm,硫含量为1~lOppm,磷含量为4~200ppm,余量为高纯铜,其中高纯 铜的纯度为4N以上。 上述线材中氧含量要小于5ppm,这是因为:线材中氧的含量越小,则相应的线材 越软(根据第二焊点的表现);同样地在保护气体下得到的变形球(Free air ball,FAB) 的硬度也越低。这可能是因为氧在铜中的存在会增加其硬度。对于第一焊点,即使是在 forming gas的保护下打线,其中的氢气能够还原部分铜中的氧,但FAB仍然含有相当的氧 含量,而FAB中的残留氧是造成球硬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本专利技术中,铜中的氧包含铜材初 始氧A和在火花放电形成FAB过程中源于大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IC封装用超软键合丝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IC封装用超软键合丝,其特征在于,线材中的氧含量为0~5ppm,钨含量为0.1~2 ppm,硫含量为1~10 ppm,磷含量为4~200 ppm,余量为高纯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基周博轩任智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骏码凯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