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庆云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缓解克罗恩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8630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缓解克罗恩病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乌梅、五味子、细辛、干姜、黄连、黄柏、白及、三七粉、附子、当归、肉桂、红参、花椒、柴胡、桂枝、白芍、吴茱萸、肉豆蔻、补骨脂、生薏苡仁、茯苓、大枣、炙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具有涩肠止泻、敛疮生肌、益气生津、清热燥湿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克罗恩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缓解克罗恩病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克罗恩病(crohndisease, 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克罗恩病的病因尚未明,可能为多种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与免疫异常、感染和遗传因素似较有关。克罗恩病是贯穿肠壁各层的增殖性病变,并侵犯肠系膜和局部淋巴结。病变局限于小肠(主要为末端回肠)和结肠者各占30%,二者同时累及各占40%,常为回肠和右半结肠病变。Crohn将病理变化分为急性炎症期、溃疡形成期、狭窄期和痰管形成期(穿孔期)。本病的病变呈节段分布,与正常肠段相互间隔,界限清晰,呈跳跃区(skip area)的特征。本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与肠内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病程长短以及有无并发症有关。典型病例多在青年期缓慢起病,病程常在数月至数年以上。活动期和缓解期长短不一,相互交替出现,反复发作中呈渐进性进展。少数急性起病,可有高热、毒血症状和急腹症表现,多有严重并发症。偶有以肛旁周围脓肿、痰管形成或关节痛等肠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克罗恩病作为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由于其病因不明,导致尚无开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当前,用于克罗恩病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生物制剂,现有的这些药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疾病的症状,但是并不能完全缓解疾病的病情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现有的这些激素类药物长期给药会对机体造成伤害,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中医在治疗此病上可以发挥优势,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增强患者抵抗力,缓解并发症的产生,进而治疗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用于缓解克罗恩病具有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率高,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用于缓解克罗恩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专利技术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观察到克罗恩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用于缓解克罗恩病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专利技术选择乌梅、五味子、细辛、干姜、黄连、黄柏、白及、三七粉、附子、当归、肉桂、红参、花椒、柴胡、桂枝、白芍、吴茱萸、肉豆蔻、补骨脂、生薏苡仁、茯苓、大枣、炙甘草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涩肠止泻、敛疮生肌、益气生津、清热燥湿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克罗恩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h.)Sieb.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性味:甘、酸、涩、温。归胃、大肠经。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本品用于疮痈溃后久不收口,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的作用。《本草经疏》:梅实,即今之乌梅也,最酸。《经》曰:热伤气,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肠虚脱也;好唾口干者,虚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其主肢体痛,偏枯不仁者,盖因湿气浸于经络,则筋脉弛纵,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筋柔,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温、酸、甘。归肺、心、肾经。功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细辛:为马9? 铃科植物北细辛 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C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全草。性味:辛;温;小毒。归肺经、肾经、心经、肝经、胆经、脾经。功效:散结消肿;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下气祛痰,通窍。抗菌、抗病毒作用细辛醇浸剂、挥发油等对革兰阳性菌、枯草杆菌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煎剂对结核杆菌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细辛挥发油对多种真菌如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为黄樟醚。α -细辛醚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增殖的作用。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莖。性味: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干姜外用治疗外伤化脓性感染。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经,长于温暖中焦脾阳而散寒,故凡中焦寒证,无论外寒内侵之实寒证,还是阳气不足之虚寒证,均为要药。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瘆,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本品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解毒作用:对抗细菌毒素,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溶血素效价,降低大肠杆菌的毒力。抑制多种实验性炎症,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抗炎机理与刺激促皮质激素释放有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藥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性味: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瘘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瘆瘙痒。现代药理学研宄:黄柏水煎剂或醇浸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实验还表明、黄柏对福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外,黄柏煎剂、水浸剂于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阴道滴虫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内服、外用均有效,并且黄柏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白及: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发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干燥块茎。性味:辛,苦、甘、涩,微寒。归肺、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缓解克罗恩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乌梅15‑25份、五味子7‑17份、细辛1‑5份、干姜10‑20份、黄连3‑9份、黄柏7‑17份、白及4‑14份、三七粉1‑5份、附子7‑17份、当归10‑20份、肉桂3‑9份、红参5‑15份、花椒3‑9份、柴胡7‑17份、桂枝7‑17份、白芍10‑20份、吴茱萸3‑9份、肉豆蔻4‑14份、补骨脂10‑20份、生薏苡仁15‑25份、茯苓10‑20份、大枣7‑17份、炙甘草3‑9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云张翠红张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李庆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