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装置以及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855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得到一种力图装置小型化、低成本化、并且实现电连接可靠性提高的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在两端部分别具有开口部的绝缘性树脂制的外壳(3);安装于外壳(3)的一方的端部上的散热器(5);安装于散热器(5)上的功率器件(2);与散热器(5)对向设置、以形成有包含控制功率器件(2)的控制电路的电子电路的电路基板(4);以及保持于外壳(3)、且电连接电路基板(4)和功率器件(2)的多个第1导电板(6),多个第1导电板(6),分别在与电路基板(4)对向的面上,具有压入形成于电路基板(4)的穿通孔(4a)中的压配合端子(6bp),从而与电路基板(4)接合,并且在与散热器(5)对向的面上,与功率器件(2)的各端子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利用电动机的旋转力对车 辆的转向装置辅助加力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中所使用的电子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电子控制装置,该电子控制装置将作为功率器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例如FET)安装在金属基,上,同时将电连接金属基板和金属基板以外 的元器件的连接构件安装在金属基板上。例如,以往的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有由用于切换电动机的电流的半导 体开关元件构成的桥式电路的功率基板;导电板等被绝缘性树脂嵌入成形、并 且安装有大电流元器件的外壳;安装有微机等小电流元器件的控制基板;电连 接功率基板、壳体以及控制基板的连接构件;紧靠功率基板的散热器;以及覆 盖功率基板、壳体以及控制基板用金属板冲压成形、并且安装于散热器上的壳 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3644835号公报然而,以往的技术中存在着如下问题。专利文献l中的电子控制装置必须具有安装有半导体开关元件的金属基 板。另外,为了在进行焊接时使连接构件不会发生悬浮,将连接构件固定在金 属基板上。结果出现了如下问题增加元器件数量,以使电子控制装置大型化, 同时提高了成本。另外,将连接构件固定于功率基板上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传递到功率基板 上的进行焊接前的半导体开关元件等元器件上,因而发生各元器件的位置偏 移。结果导致安装于功率基板上的元器件的焊接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力图装置的 小型化、低成本化、并且实现电连接可靠性提高的电子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在两端部分别具有开口部的绝缘性树脂制的 外壳;安装于外壳的一方的端部上的散热器;安装于散热器上的功率器件;与 散热器对向设置、以形成有包含控制功率器件的控制电路的电子电路的电路基 板;以及保持于外壳、且电连接电路基板和功率器件的多个第l导电板,多个 第1导电板,分别在与电路基板对向的面上,具有压入形成于电路基板的穿通 孔中的压配合端子,从而与电路基板接合,并且在与散热器对向的面上,与功 率器件的各端子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控制装置,在功率器件和电路基板的电连接中使用导电 板,而废除功率基板等的元器件,通过这样能够实现小型化并降低成本,而且 能够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因此能够得到力图装置小型化、低成本化、同时实 现电连接可靠性提高的电子控制装置。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l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图1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在与图2的电子控制装置的截面平行的位置切 断后得到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在与图3的电子控制装置的截面垂直的方向切 断后得到的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在与图2的电子控制装置的截面平行的位置切 断后得到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图1的电子控制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图1的电子控制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图1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框图。标号说明1电子控制装置2半导体开关元件(功率器件)2a第l弯曲部2b第2弯曲部3外壳3a绝缘性树脂 3b保持部 3e、 3f定位部 4电路基板 4a穿通孔 5散热器6a功率用导电板(第l导电板)6b输出用导电板(第l导电板)6c信号用导电板(第l导电板)6ap、 6bp、 6cp、 15p压配合端子部12信号连接器端子(第3导电板)12a、 14a、 15a端部14传感器连接器端子(第3导电板)15端子(第2导电板)25铝氧化膜(绝缘保护膜)AX轴线VS、 GT1、 OUT、 GT2、 GND端子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 者相当的构件、部位,标有相同的标号加以说明。 实施形态l在本实施形态l中,以在利用电动机的旋转力对车辆的转向装置进行辅助 加力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中所使用的电子控制装置为例,并进行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l的电子控制装置l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2是 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l的图l的电子控制装置l的剖面图。另外,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 态1的、在与图2的截面平行的位置切断后得到的剖面图。另外,图4是本专利技术 实施形态1的、沿与图3的截面垂直的方向切断后得到的剖面图。另外,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在与图2的截面平行的位置切断后得到 的剖面图,是与图3不同位置处的剖面图。另外,图6、 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 态l的图l的电子控制装置l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而且,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l的图l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框图。电子控制装置l包括半导体开关元件2、外壳3、电路基板4、铝制的散热 器5、第1导电板6、罩7、车辆连接器8、电动机连接器9、以及传感器连接器IO。 外壳3在两端分别具有开口部。另外,在该外壳3的一方的端部,安装铝制的散 热器5。在该散热器5上,安装有作为功率器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2。另外,电路基板4与散热器5对向设置,并且形成包含控制半导体开关元件 2的控制电路的电子电路。第l导电板6由功率用导电板6a、输出用导电板6b以及 信号用导电板6c构成。而且,第l导电板6的基础部通过利用绝缘性树脂3a的嵌 入成形与外壳3 —体化,同时电连接电路基板4和半导体开关元件2。另外,罩7安装于外壳3的另一方的端部。这样利用设置于两端的散热器5 以及罩7,将半导体开关元件2和电路基板4安装于外壳3内。另外,车辆连接器8设置于外壳3的一个侧面,并且与车辆的布线电连接。另外,车辆连接器8包括与车辆的蓄电池24电连接的电源连接器端子11;以 及通过车辆的布线输入输出信号的作为第3导电板的、厚度为0.64mm的磷青铜 制的信号连接器端子12。另外,电动机连接器9与电动机22电连接。该电动机连接器9具有厚度为 0.8mm的高电导率的铜合金或者磷青铜制的电动机连接器端子13。而且,传感器连接器10设置于外壳3的另一侧面,并且与转矩传感器23电 连接。另外,该传感器连接器10具有厚度为0.64mm的磷青铜制的作为第3导 电板的传感器连接器端子14。作为第2导电板的端子15由厚度为0.6mm的磷青铜构成,并且形成为L字 形。然后,该作为第2导电板的端子15电连接作为第3导电板的信号连接器端子 12及传感器连接器端子14、与电路基板4。在对功率用导电板6a、输出用导电板6b、信号用导电板6c进行嵌入成形以 形成外壳3时,电源连接器端子ll、信号连接器端子12、电动机连接器端子13、 传感器连接器端子14以及端子15等的各元器件分别同时进行嵌入成形。结果, 将车辆连接器8、电动机连接器9以及传感器连接器10与外壳3 —体化形成。另外,在与安装散热器5的开口部相反一侧的开口部侧的外壳3的侧面上, 形成用于将电子控制装置1安装于作为被安装体的车辆上的安装脚部3L。散热器5由散热器主体40、形成于该散热器主体40的表面并作为绝缘保护 膜的氧化铝保护膜25构成。为了制造该散热器5,首先从拉模中挤压出铝或者铝合金,从而制造截面形成为凸状的长条的挤压型材。接着,预先在该挤压型材的整个表面上形成氧化铝膜25,以制造散热器原材料。再以切断机将该散热 器原材料切割成所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在两端部分别具有开口部的绝缘性树脂制的外壳; 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一方的端部上的散热器; 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的功率器件; 与所述散热器对向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形成包含控制 所述功率器件的控制电路的电子电路的电路基板;以及 保持于所述外壳、且电连接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功率器件的多个第1导电板, 所述多个第1导电板,分别在与所述电路基板对向的面上,具有压入形成于所述电路基板的穿通孔中的压配合端子,从而与 所述电路基板接合,并且在与所述散热器对向的面上,与所述功率器件的各端子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永努喜福隆之秋山周三谷山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