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剥模器及光纤剥模器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83474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剥模器,其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衰减区域。输入端包括第一纤芯、第一内包层及第一外包层。输出端包括第二纤芯、第二内包层及第二外包层。衰减区域包括第三纤芯及第三内包层。第三纤芯连接于第一纤芯及第二纤芯之间,第三内包层连接于第一内包层及第二内包层之间,第三内包层裸露于第一外包层与第二外包层之间。第三内包层设有多个凹槽,每一个凹槽沿第三内包层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光纤剥模器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剥模器,可以有效衰减光纤激光器输出的泵浦光,提高激光在光纤中的传输的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激光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光纤激光器均采用双包层光纤制作,泵浦光主要在内包层中传输,并在传输过程中耦合到纤芯而被吸收并在纤芯中形成新的激光。这种泵浦模式,泵浦光在光纤中的衰减是一种指数模式,当泵浦光衰减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光纤长度不但不能有效提高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而且还会增加成本。因此,有源光纤的长度选择存在最佳值,但有限长度的有源光纤意味着部分泵浦光不能被吸收而成为无用光。这部分无用的泵浦光如果继续在光纤中传播往往会对后续器件产生破坏,进而成为有害光,特别是对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剩余泵浦光的功率往往很高,其破坏作用也很大,因此,光纤激光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这部分剩余泵浦光泄露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剥模器,可以有效衰减光纤激光器输出的泵浦光,避免泵浦光对其它光器件造成损害,并提高激光在光纤中的传输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剥模器,其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衰减区域。所述输入端包括第一纤芯、第一内包层及第一外包层。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二纤芯、第二内包层及第二外包层。所述衰减区域包括第三纤芯及第三内包层。所述第三纤芯连接于所述第一纤芯及所述第二纤芯之间,所述第三内包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内包层及所述第二内包层之间,所述第三内包层裸露于所述第一外包层与所述第二外包层之间。所述第三内包层设有多个凹槽,每一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三内包层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其中,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三内包层的轴向方向等距离分布或者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自所述输入端并沿所述第三内包层的轴向方向逐渐缩小。其中,每一个所述凹槽呈环形或呈螺旋形。其中,所述衰减区域呈锥体。其中,所述第三内包层表面的导热介质为空气、水、导热硅脂三种导热介质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每一个所述凹槽的深度根据对光功率衰减的程度做调整。其中,还包括金属壳体及散热器,所述衰减区域封装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金属壳体设于所述散热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剥模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光纤剥模器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衰减区域。所述光纤剥模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双包层光纤划分为前端、后端及设于所述前端及所述后端之间的中间区域,所述前端形成所述光纤剥模器的输入端,所述后端形成所述光纤剥模器的输出端;所述中间区域的外包层剥离使所述中间区域的内包层裸露;及采用激光器在所述裸露的内包层形成多个凹槽,从而使所述中间区域形成所述光纤剥模器的衰减区域,每一个所述凹槽沿所述裸露的内包层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其中,所述采用激光器在所述裸露的内包层形成多个凹槽,从而使所述中间区域形成所述光纤剥模器的衰减区域的步骤包括:所述激光器发射光束;反射镜反射所述光束;聚焦透镜聚焦所述反射的光束并形成焦点作用于所述裸露的内包层上;及所述裸露的内包层的表面在所述汇聚的光束的能量作用下熔融气化形成所述凹槽。其中,所述激光器发射光束的同时,所述双包层光纤沿所述双包层光纤的轴线方向旋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剥模器,通过在衰减区域裸露的第三内包层上制作多个凹槽,由于所述凹槽对泵浦光有散射作用,从而达到剥除所述泵浦光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剥模器,可以有效衰减光纤激光器输出的泵浦光,提高激光在光纤中的传输的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剥模器的制造方法,通过采用激光器在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上形成凹槽,制作方法简单,可以大大提供光纤剥模器的制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纤剥模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光纤剥模器的光路散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纤剥模器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纤剥模器的示意图;图5是通过拉锥方式制作图4所示的光纤剥模器的示意图;及图6是采用激光器制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剥模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光纤剥模器100。所述光纤剥模器100设于光纤激光器与激光输出光纤之间,用于剥除光纤激光器残余的泵浦光,保证所述光纤激光器输出的只有激光,以提高光纤激光器的激光传输质量。所述光纤剥模器100包括输入端10、输出端20及衰减区域30。所述输入端10包括第一纤芯11、第一内包层12及第一外包层13。所述输出端20包括第二纤芯21、第二内包层22及第二外包层23。所述衰减区域30包括第三纤芯31及第三内包层32,所述第三纤芯31连接于所述第一纤芯11及所述第二纤芯21之间,所述第三内包层32连接于所述第一内包层12及所述第二内包层22之间,所述第三内包层32裸露于所述第一外包层13及所述第二外包层23之间。所述第三内包层32设有多个凹槽321,每一个所述凹槽321沿所述第三内包层32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换而言之,本专利技术的光纤剥模器100是通过将双包层光纤的中间区域的外包层剥离,裸露出内包层,并在内包层的轴向方向形成多个凹槽321,每一个凹槽321沿内包层的周向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衰减区域30。请参照图2,所述光纤激光器没有被完全吸收的泵浦光进入所述光纤剥模器100的输入端10,并在所述第一内包层12传输。暴露的第三内包层32上的多个凹槽321对泵浦光有散射作用,从而一部分泵浦光会从所述第三内包层32泄露到自由空间,达到剥除所述泵浦光的目的。因此,从所述光纤剥模器100输出端20输出的激光消除了泵浦光的干扰,直接通过光纤进行传输。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剥模器100,通过在暴露的第三内包层32上制作多个凹槽321,由于所述凹槽321对泵浦光有散射作用,从而达到剥除所述泵浦光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剥模器100,可以有效衰减光纤激光器输出的泵浦光,提高激光在光纤中的传输的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及质量。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剥模器100直接对双包层光纤的结构进行处理,无需引入其他材料附着于光纤,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光纤剥模器100的制作效率和长期工作的可靠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321沿所述第三内包层32的轴向方向等距离分布。换而言之,每两个相邻的凹槽321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多个所述凹槽321形成周期性分布。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321之间的距离自所述光纤剥模器100的输入端10并沿所述第三内包层32的轴向方向逐渐缩小,多个所述凹槽321形成非周期性分布。多个所述凹槽321呈非周期性分布可以实现逐步剥除所述泵浦光的目的,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所述散射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剥模器100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凹槽321深度、宽度、间距及数量,以实现对泵浦光不同程度的散射效果,从而达到泄露和衰减泵浦光能量的目的。其中,每一个所述凹槽321的深度根据对光功率衰减的程度做调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剥模器,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衰减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包括第一纤芯、第一内包层及第一外包层,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二纤芯、第二内包层及第二外包层,所述衰减区域包括第三纤芯及第三内包层,所述第三纤芯连接于所述第一纤芯及所述第二纤芯之间,所述第三内包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内包层及所述第二内包层之间,所述第三内包层裸露于所述第一外包层与所述第二外包层之间,所述第三内包层设有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三内包层的周向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剑蒋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