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及光学聚焦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8048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聚焦调控镜片,配戴所述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后形成的镜片-眼光学系统中,视场近点处发出的入眼光线经过该镜片-眼光学系统后,在人眼视网膜中央及±30°水平视野区域形成均匀统一的屈光力为+0.8D~+1.2D的位于视网膜前方的近视性离焦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采用该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实现光学聚焦调控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视场近点处发出的入眼光线在视网膜中央30度视野区域内形成有效且持续的近视性离焦弧面,覆盖包括黄斑部在内的整个中央30度区域,从而利用这一近视性离焦弧面对视网膜产生刺激,达到促进视网膜神经信号传递、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近视矫正
,具体涉及一种人眼视网膜中央-周边区域光学聚 焦矫正镜片及光学聚焦调控方法,使从近距离进入人眼的光线在视网膜中央到周边区域前 方形成有序的光学(近视性)离焦弧面。
技术介绍
近视眼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患者远视力下降、罹患视网膜脱离、 青光眼等不可逆致盲眼病的风险也会提高。近视控制研宄的热点之一是视网膜离焦理论。 视网膜离焦指入眼光线无法在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之前或者之后聚焦。这两种离焦状 态分别称为近视性离焦和远视性离焦。研宄发现,豚鼠视网膜黄斑部后方形成远视性光学 离焦,可导致豚鼠眼球眼轴增长,屈光状态向近视方向发展;视网膜黄斑部前方形成近视性 光学离焦,可导致豚鼠脉络膜增厚,眼轴不再变长,屈光状态向远视方向改变。Smith等的动 物实验证实,视网膜周边形成远视性离焦可导致该区域眼轴长度局部增加。上述研宄成果 都提示视网膜中央和周边区域的光学离焦状态对眼球轴性生长存在诱导作用,而眼球向后 生长过快、眼轴过长,正是近视眼的特征表现之一。因此,调控视网膜周边离焦、改变近视眼 的视网膜周边离焦性质,有可能起到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传统近视矫正镜片包括单光眼镜和渐进镜。传统近视矫正镜片的设计目标,是在 主光轴方向上形成一定的有效屈光力,以补偿人眼的屈光不正(即Smith离焦理论中0°角 度视网膜离焦)。如图1所示,传统近视矫正镜片3只能让近轴的入眼光线1聚焦于黄斑 部2,作为光学装置,这些眼镜的设计基础是眼睛看远(无调节反应)时的度数,由于只考虑 到黄斑部聚焦状况,佩戴镜片后视网膜周边光线是否产生离焦、离焦性质为何,均未受到控 制。申请人早前的研宄发现,中国儿童近视眼视网膜中央的近视离焦程度较周边高,越接近 周边视野,其屈光状态较中央而言越偏向远视,即存在"相对远视性视网膜周边离焦";正视 眼则存在相反的"相对近视性视网膜离焦"。由此可见,不考虑视网膜中央与周边离焦的差 异,仅以单一度数的镜片用于矫正全视网膜的离焦状态,当近视得以完全矫正后,视网膜 周边必会存在远视性离焦。 视网膜周边离焦的分布说明,镜片屈光力需要符合"越接近周边视野越偏正"的分 布模式,如图3中的实线可知,越靠近周边视野,屈光力向正方向递增,才能消除佩戴镜片 后形成的周边远视性离焦;而申请人研宄团队用软件模拟了普通单光近视镜片的周边屈光 性能,其屈光力分布模式接近图3虚线形式,即越靠近周边视野,屈光力向正方向递减,并 不符合周边离焦调控的要求。因此,目前已有商家研发出控制视网膜周边离焦的"周边离焦 控制型"镜片,这些镜片能在矫正视网膜中央屈光不正的同时形成近视性视网膜周边离焦。 如图2所示,远行的平行光线1通过周边离焦设计镜片4后,在人眼视网膜黄斑部2聚焦, 并在周边区域形成近视性离焦平面5。尽管"周边离焦控制型"镜片设计符合学科发展对周 边离焦与近视控制关系的认识,它仍有两个显著缺点。第一,这种镜片的定配只考虑看远时 的屈光不正,未考虑近视眼看近的情况。近距离视觉劳动在现代少年儿童生活中所占比重 很大,而看近时镜-眼光学系统与看远时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调节 反应的出现和随之发生的眼总屈光力改变;2)注视点从无限远移近至眼前有限距离。调节 反应的产生和注视点的改变令两者分别发生变化,"周边离焦控制型"镜片无法维持必要的 光学性能。第二,它忽略了对视网膜黄斑及附近部位离焦状态的调控。黄斑中心凹是视网 膜锥细胞和杆细胞最为密集的地方。作为眼感光功能的基本结构,这两种细胞是离焦信号 形成的生理基础,其密度最高部位也因此是近视性离焦信号产生作用的理想靶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其通过 改变近距离入眼光线的聚焦状态,以期在视网膜中央30°视野区域前形成有效且持续的近 视性光学离焦平面,缓解日常生活中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对眼球发育的刺激,从而达到预防 近视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种光学聚焦调控镜片,配戴所述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后形成的镜片-眼光学系统 中,视场近点处发出的入眼光线经过该镜片-眼光学系统后,在人眼视网膜中央及±30° 水平视野区域形成均匀统一的屈光力为+〇. 8D~+1. 2D的位于视网膜前方的近视性离焦 弧面。 所述光学聚焦调控镜片由位于中心的中央治疗区、包围所述中央治疗区的周边治 疗区以及包围该周边治疗区的过渡区组成。 所述光学聚焦调控镜片为两个同轴曲面构成的新月形凸透镜或新月形凹透镜;规 定所述同轴曲面分别为前表面和后表面,规定配戴后面向物体的一面为前表面,面向眼的 一面为后表面;规定前表面为凸面,后表面为凹面;所述光学聚焦调控镜片的前表面为球 面,且: 中央治疗区和过渡区的后表面为Biconic曲面,所述Biconic曲面屈光力最大和 最小的两条子午线为一对主子午线,所述主子午线在以Biconic曲面几何中心为原点、与 Biconic曲面顶点相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投影互相垂直,且所述Biconic曲面矢高满 足:【主权项】1. 一种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其特征在于,配戴所述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后形成的镜 片-眼光学系统中,视场近点处发出的入眼光线经过该镜片-眼光学系统后,在人眼视网膜 中央及±30°水平视野区域形成均匀统一的屈光力为+0. 8D~+1. 2D的位于视网膜前方的 近视性离焦弧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聚焦调控镜片由 位于中心的中央治疗区、包围所述中央治疗区的周边治疗区以及包围该周边治疗区的过渡 区组成。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其特征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其特征在于,配戴所述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后形成的镜片‑眼光学系统中,视场近点处发出的入眼光线经过该镜片‑眼光学系统后,在人眼视网膜中央及±30°水平视野区域形成均匀统一的屈光力为+0.8D~+1.2D的位于视网膜前方的近视性离焦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翔佘志辉乐美华伍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