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道路清障的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04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道路清障的拖车,它主要由带车轮的车架、车架上的托架组成,车架上设置有两根平置的导轨,托架通过转盘及滚轴可在导轨上转向和滑移,车架的前部有绞盘并用牵引绳曳引托架,托架两侧有托轮槽以定位故障车的前车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大,移动拖曳平稳可靠,操作使用方便,价廉等特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清除道路障碍的拖车,特别是一种可与曳载动力车配合用于曳载道路障碍车的拖车。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城乡机动车拥有量的日益增加,城市的道路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城市道路上乱停放车辆管理措施的不够完善,对故障车的处理不够快捷,更造成了城市道路交通的拥挤,阻碍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城市道路的清障车也有不少正在使用,但是由于它们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一般是将路障车辆曳载在拖车上然后由动力车曳载着运走,这种拖车不仅价格昂贵,使用不方便,而且使用场合受到很大限制,一般不适用于城乡较小的道路上灵活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承载能力大,能灵活使用,只需承载部分路障车的重量即可在动力车的曳引下拖走路障车的拖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车架和车轮,车轮通过轮架安置在车架下方,车架的前端设置有与动力车相连接的连接栓。车架的后半部装置有两根导轨,导轨上安置有可滑移的托架,该托架上设置有挂环,并可通过牵引绳盘绕在车架前部的卷轴上固定位置。本技术在托架的下部设置有转盘,托架通过该转盘可在车架上转动方向,转盘的底部通过两根滚轴安置在导轨上部并可滑移,使托架沿着导轨灵活地上下移动位置,为了使托架在滑移到车架上部时可以方便定位,在托架的前部设置有止动钩,它刚好与导轨前部设置的挡板相配合。本技术在前述的挡板上安置有脱钩杆,而在车架导轨的一侧设置有防滑保险杆,另在车架的前部安置有带摇柄的卷轴,该卷轴上设置有定位棘爪,它能使卷轴方便地定位。所述的托架两侧设置有托轮槽,该托轮槽的下方槽边为可横向伸缩的撑杆构成。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介绍车架1由前部的主轴架2和后部左右分开且平置的两根导轨3构成。在车架1的下部通过两侧的轮架26安置有车轮27。主轴架2的前端部设置有连接栓4,用于连接动力牵引车,在主轴架2的中间部位安置有带摇柄5的绞盘6,绞盘6内有与摇柄5直接相连并带有定位棘爪28的卷轴7,卷轴7上卷绕有带钩的牵引绳8。两根导轨3的尾部横向设置有撑板9,它可以限制导轨3上面滚轴的滑移最低位置。导轨3的上面安置有一只转盘10,转盘10的底部焊接有两块刚好嵌入在两导轨内侧的导轨板11,导轨板11上横向安置有二根滚轴12,一根滚轴的两端置于导轨3的上轨面上,另一根滚轴的两端被嵌入在导轨内侧开设的滚槽13中,且上述滚轴12是通过轴承14安置在导轨板11上。转盘10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块固定板15,其上连接有一根带有弹簧16的止动钩17,该止动钩17的前部有进位斜面,它与导轨3前端部设置的挡板18相配合,使之能轻易进入挡板18前部并钩住。在挡板18的前沿横向安置有脱钩杆19,该脱钩杆19的端部紧挨着止动钩17,当转动该脱钩杆19时,其端部抬起止动钩17,使之与挡板18相脱离。转盘10的上面固连有长方形的托架20,托架20的两侧设置有托轮槽21,托轮槽21的下方槽边为一可横向伸缩的撑杆22构成。托架20的正前方设置有挂环23,将牵引绳8上的挂钩挂在挂环23上,即可将托架20从导轨3的下方拖至导轨3的前部并锁定。为保证托架20在导轨上转动或上下移动的控制,本技术在导轨3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滑保险杆24。由于托架20可通过转盘10在车架1上随意转动位置,因此一般可用在转盘上设置挡块的方法限制托架的转动位置,以90度为限。托架20平常可与导轨平行放置并锁定,使用时,将托架转到横向与导轨3垂直并可沿着导轨3下滑至底部由撑板限位,用单独带钩的钢丝绳25钩住故障车轮轴两端,再用铰盘牵引绳8钩住钢丝绳25的中央,将托架放置到故障车前轮上方符合曳拖的位置,即前车轮位于托架托轮槽21内,然后调整横向伸缩的撑杆22,将故障车的两只前轮定位于托轮槽内,以确保拖曳安全无虑。然后摇动绞盘上的摇柄,通过牵引绳将托架连同故障车沿着导轨上移至车架中间,扣上防滑保险杆和止动钩,即可将故障车拖曳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合理,承载能力大,移动拖曳平稳可靠,操作使用方便,无噪音污染,体积小,价格低廉,适用场合广等特点,是国内中小城市较为理想的安全清障设备。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有车架与车轮的用于道路清障的拖车,其特征在于车架(1)的后半部装置有两根导轨(3),导轨(3)上安置有可在其上滑移的托架(20),该托架(20)可通过牵引绳(8)盘绕于车架(1)前部的卷轴(7)而固定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道路清障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20)下部设置有转盘(10),转盘(10)的底部通过两根滚轴(12)安置在导轨(3)上部并可滑移,托架(20)的前部设置有止动钩(17),它刚好与导轨(3)前部设置的挡板(18)相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道路清障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18)上安置有脱钩杆(19),而在车架导轨(3)的一侧设置有防滑保险杆(24),另在车架(1)的前部安置有带摇柄(5)的卷轴(7),该卷轴(7)上设置有定位棘爪(28)。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道路清障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20)两侧设置有托轮槽(21),该托轮槽(21)的下方槽边为横向可伸缩的撑杆(22)构成。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道路清障的拖车,它主要由带车轮的车架、车架上的托架组成,车架上设置有两根平置的导轨,托架通过转盘及滚轴可在导轨上转向和滑移,车架的前部有绞盘并用牵引绳曳引托架,托架两侧有托轮槽以定位故障车的前车轮,从而使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大,移动拖曳平稳可靠,操作使用方便,价廉等特点。文档编号B62D63/08GK2277915SQ9621145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万一民, 钱德庚, 钟仲土 申请人:杭州市路通实业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有车架与车轮的用于道路清障的拖车,其特征在于车架(1)的后半部装置有两根导轨(3),导轨(3)上安置有可在其上滑移的托架(20),该托架(20)可通过牵引绳(8)盘绕于车架(1)前部的卷轴(7)而固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一民钱德庚钟仲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路通实业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