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7885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包括复位气缸、选模气缸、气源和连接气路,气源通过连接气路同时连接于复位气缸和选模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压缩空气可压缩的原理对气动复位技术的气路进行改进,使选模控制电磁阀工作中一直处于长通状态,将复位气缸电磁阀得电条件改为开机得电、关机失电,机床在整个开机后工作中复位气缸一直处于长通状态,来自气源的压缩空气始终通入复位气缸的气室缸体内,保证其活塞杆一直处于压下状态,作用类似弹簧,从而可在机床抬起时的第一时间就将导柱压下,在机床抬起后垫铁插入前导柱处于完全压下状态,进而可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插入垫铁,完全避免了导柱和垫铁的撞击概率,有效降低了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行业的数控冲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的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重卡市场的竞争和对重卡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纵梁平板数控冲生产线作为近年来汽车工业纵梁加工的新工艺,逐步取代了完全靠钻模板、摇臂钻爬孔的工艺方法。新加工方法具有加工精度高、孔成型质量好、效率高、质量稳定的特点,因此汽车纵梁平板数控冲生产线设备广泛被各汽车生产厂家采用,在企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控冲选模方式和排模方式作为其核心关键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高的故障率,造成对生产的冲击及较高的维修费用。发生的故障主要是由于在插入垫铁时导柱没有被完全压下,使得垫铁在插入过程中频繁撞击导柱,导致垫铁前段棱角出现毛刺,在运动过程中不畅或卡死进而造成选模气缸报警,出现故障。通过对冲压控制过程进行长期观察发现,现有的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中,复位气缸不用的时候是没有充气的,只有在使用的时候电磁阀工作才通气,在整个冲头抬起之后电磁阀接到机床的指令后才通气,然后复位气缸才开始压导柱,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动作对反应时间有极高要求,从而受控于选模气缸的垫铁可能在导柱还未被完全压下时便想着导柱顶端面空间插入,大幅增加了与导柱的碰撞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创新的提出一种改进型的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利用压缩空气可压缩的原理对气动复位技术的气路进行改进,使选模控制电磁阀工作中一直处于长通状态,将复位气缸电磁阀得电条件改为开机得电、关机失电,机床在整个开机后工作中复位气缸一直处于长通状态,来自气源的压缩空气始终通入复位气缸的气室缸体内,保证其活塞杆一直处于压下状态,作用类似弹簧,从而可在机床抬起时的第一时间就将导柱压下,在机床抬起后垫铁插入前导柱处于完全压下状态,进而可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插入垫铁,完全避免了导柱和垫铁的撞击概率,有效降低了故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包括复位气缸1、选模气缸2、气源4和连接气路7,所述气源4通过所述连接气路7同时连接于所述复位气缸I和选模气缸2,所述复位气缸I包括气室缸体8、活塞杆9、导柱10、冲头11和垫铁12,所述活塞杆9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气室缸体8内,所述活塞杆9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柱10,所述导柱10连接于所述冲头11,所述选模气缸2连接于所述垫铁12,所述气源4通过所述连接气路7直通于所述气室缸体8,在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启动工作时,来自气源4的压缩空气使得所述导柱10 —直处于压下状态,所述选模气缸2将所述垫铁12无碰撞的插入至所述导柱10的顶面之上。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其中在所述气源4和复位气缸I间的连接气路7上设置有电磁阀3,所述电磁阀3的控制端连接于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的工作电源5,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启动工作时,所述电磁阀3处于常通状态。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其中所述气室缸体8位于所述复位气缸的上部且气室缸体8的顶部入口端连通于所述连接气路7,所述气室缸体8的底座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杆9的顶端设置于所述气室缸体8内,所述活塞杆9的底端穿过所述通孔后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柱10的顶面,所述导柱10设置于导向套筒内,所述导柱10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冲头11的顶面,在气室缸体8内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9推动所述导柱10和冲头11做直线运动。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其中所述气室缸体8、活塞杆9、导柱10和冲头11平行并列的设置有两组以上。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其中所述气室缸体8的底座外底面和所述导柱10的顶面之间形成所述垫铁12的插入空间,且所述垫铁12与所述活塞杆9相垂直的插入至所述插入空间内,并不会与所述导柱10发生碰撞。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其中所述选模气缸2包括有气室缸体和设置于气室缸体中的活塞杆,且活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垫铁12。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其中所述选模气缸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两组以上气室缸体和活塞杆,每个活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块所述垫铁12ο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I)、本技术通过气路直通复位气缸或者开机后电磁阀一直处于长通状态,使得开机后以及整个冲压工作过程中复位气缸一直将导柱压下,其作用类似弹簧,来保证垫铁插入时有足够的空间而不会撞到导柱,有效降低了直线选模系统的故障率和设备停机率,减少了维修成本,并可通用于各类直线选模数控冲床中,市场前景广阔。(2)、本技术创新利用了弹簧复位技术,使得整个机头刚要抬起工作的时候就利用压缩空气将导柱完全压下,比现有气动复位在抬起后等待命令才压下导柱的时间要提前并缩短,从而在保证冲压质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导柱和垫铁的相撞概率,避免了垫铁前段棱角出现毛刺并在运动过程中不畅或卡死造成选模气缸报警的现象,提高了数控冲床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的整体气路结构原理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中复位气缸和选模气缸的结构原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复位气缸、2-选模气缸、3-电磁阀、4-气源、5-工作电源、6-开关、7-连接气路、8-气室缸体、9-活塞杆、10-导柱、11-冲头、12-垫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但并不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改进型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包括复位气缸1、选模气缸2、电磁阀3、气源4、工作电源5、开关6和连接气路7。整个复位气缸系统的气路连接结构如附图1所示的,所述气源4同时连接于复位气缸I和选模气缸2,用于为其提供压缩空气。本技术创新的将气源4和复位气缸I直通连接,亦可进一步优选的在气源4和复位气缸I的连接气路上设置电磁阀3及其工作电源5与开关6,所述电磁阀3连接于所述气源4和复位气缸I之间的连接气路上,所述工作电源5连接于电磁阀3的控制端,并在工作电源和电磁阀间的连线上设置有开关6,这样当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开始工作时,启动工作电源5并闭合开关6,电磁阀3得电并一直处于长通状态,来自气源4的压缩空气通过连接气路7直接进入复位气缸I的气室缸体(如附图2所示),这样复位气缸I的气室缸体自整个系统开始就一直充有压缩空气。所述选模气缸2连接于所述复位气缸1,具体如附图2所示。附图2具体给出复位气缸的内部结构及其与选模气缸之间的连接结构原理图,属于本技术所述方案的创新结构。如附图2所示的,所述复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复位气缸(1)、选模气缸(2)、气源(4)和连接气路(7),所述气源(4)通过所述连接气路(7)同时连接于所述复位气缸(1)和选模气缸(2),所述复位气缸(1)包括气室缸体(8)、活塞杆(9)、导柱(10)、冲头(11)和垫铁(12),所述活塞杆(9)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气室缸体(8)内,所述活塞杆(9)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柱(10),所述导柱(10)连接于所述冲头(11),所述选模气缸(2)连接于所述垫铁(12),所述气源(4)通过所述连接气路(7)直通于所述气室缸体(8),在数控冲床复位气缸系统启动工作时,来自气源(4)的压缩空气使得所述导柱(10)一直处于压下状态,所述选模气缸(2)将所述垫铁(12)无碰撞的插入至所述导柱(10)的顶面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征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