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前桥商用车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匹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设计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前桥商用车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匹配方法。
技术介绍
双前桥商用车前桥构造及转向杆系较为复杂,针对普通单桥车辆前轮定位参数的匹配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双前桥商用车。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是重要的车轮定位参数,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设计不合理会造成车辆行驶中回正性能差、转向沉重等不良后果,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因此,为提高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对双前桥商用车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进行合理匹配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现有技术中对双前桥商用车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的匹配主要依靠经验、仿真和试验等方法。依靠经验的方法具有盲目性、精度差,仿真方法前期建模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模型的精度直接影响仿真结果,精度比较难控制,试验方法虽然相对可靠,但试验过程复杂、周期长、易受环境因素干扰,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很难最终寻得一组较优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简单快捷且精度较好的双前桥商用车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匹配方法,以便能够有效指导双前桥车辆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的设计与调校。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双前桥商用车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匹配方法的特点是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由式(1)建立一桥车轮由垂向力产生的回正力矩的表达式:式(1)中,Z1lsinδl1+FZ1rsinδr1),]]>其中,a1为一桥主销偏移距,β1为一桥车轮主销内倾角,FZ1l为一桥左侧轮胎载荷,为一桥左侧车轮转角,FZ1r为一桥右侧轮胎载荷,为一桥右侧车轮转角,α1为一桥主销后倾角,为一桥车轮滚动半径;并有:a1=0.27-0.0323*tanβ1;其中G1为一桥轴荷;其中,m1为一桥等效质量,为一桥非簧载质量,v为车速,h1为一桥侧倾中心高度,R1为一桥转向半径,为一桥车轮滚动半径,K1为一桥钢板弹簧侧倾刚度,φ为车身侧倾角,为一桥轮距;步骤2:由式(2)建立一桥车轮由侧向力产生的回正力矩的表达式:式(2)中,L1为一桥与二桥间距,e1为一桥轮胎拖距,δ1为一桥车轮等效转角,并有:和其中:Δ1=19.1C1K1(0.5G1)0.85/B10.7D10.45P10.6,并且C1由一桥轮胎类型而定,B1为一桥轮胎断面宽度,D1为一桥轮胎无载荷状态下的直径,P1为一桥轮胎胎压,K1=0.0015B1+0.42;步骤3:由式(3)建立一桥车轮总主动回正力矩的表达式:步骤4:由式(4)建立二桥车轮由垂向力产生的回正力矩的表达式:式(4)中,其中,a2为二桥主销偏移距,β2为二桥车轮主销内倾角,FZ2l为二桥左侧轮胎载荷,为二桥左侧车轮转角,FZ2r为二桥右侧轮胎载荷,为二桥右侧车轮转角,α2为二桥主销后倾角,为二桥车轮滚动半径;并有:a2=0.27-0.0323*tanβ2;其中G2为二桥轴荷;其中,m2为二桥等效质量,为二桥非簧载质量,h2为二桥侧倾中心高度,R2为二桥转向半径,为二桥车轮滚动半径,K2为二桥钢板弹簧侧倾刚度,二桥轮距;步骤5:由式(5)建立二桥车轮由侧向力产生的回正力矩的表达式:式(5)中,L2为二桥与三桥间距,e2为二桥轮胎拖距,δ2为二桥车轮等效转角,并有:和其中:Δ2=19.1C2K2(0.5G2)0.85/B20.7D20.45P20.6,并且C2由二桥轮胎类型决定,B2为二桥轮胎断面宽度,D2为二桥轮胎无载荷状态下的直径,P2为二桥轮胎胎压,K2=0.0015B2+0.42;步骤6:由式(6)建立二桥车轮总主动回正力矩表达式:步骤7:由式(7)建立一桥车轮总的被动回正阻力矩表达式:式(7)中,为转向器反转时的阻力矩,为转向传动机构摩擦阻力矩;其中,G1为一桥载荷,k1为一桥动载系数,f1,f2分别为主销衬套及轴承处的摩擦系数,r1,r2为主销上下座孔半径,l1为一桥转向节上下主销孔中心线间的距离,q1为一桥主销轴线与车轮中心线的交点至车轮中心面的距离;步骤8:由式(8)建立二桥车轮总的被动回正阻力矩的表达式:式(8)中,为转向器反转时的阻力矩,为转向传动机构摩擦阻力矩;其中,G2为二桥载荷,k2为二桥动载系数,l2为二桥转向节上下主销孔中心线间的距离,q2为二桥主销轴线与车轮中心线的交点至车轮中心面的距离;步骤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前桥商用车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由式(1)建立一桥车轮由垂向力产生的回正力矩的表达式:MSZ1=MSZ11+MSZ21+MSZ31---(1),]]>式(1)中,MSZ11=a1sinβ1cosβ1(FZ1lsinδl1+FZ1rsinδr1),]]>MSZ21=a1sinα1cosβ1(FZ1lcosδl1+FZ1rcosδr1),]]>MSZ31=sinβ1(a1+rf1tanβ1)(FZ1lsinδl1+FZ1lsinδr1),]]>其中,a1为一桥主销偏移距,β1为一桥车轮主销内倾角,FZ1l为一桥左侧轮胎载荷,为一桥左侧车轮转角,FZ1r为一桥右侧轮胎载荷,为一桥右侧车轮转角,α1为一桥主销后倾角,为一桥车轮滚动半径;并有:a1=0.27‑0.0323*tanβ1;其中G1为一桥轴荷;ΔFZ1=((m1-mc1)v2h1R1+mc1v2rf2R1-K1φ)/Bf1,]]>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前桥商用车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由式(1)建立一桥车轮由垂向力产生的回正力矩的表达式:式(1)中,其中,a1为一桥主销偏移距,β1为一桥车轮主销内倾角,FZ1l为一桥左侧轮胎载荷,为一桥左侧车轮转角,FZ1r为一桥右侧轮胎载荷,为一桥右侧车轮转角,α1为一桥主销后倾角,为一桥车轮滚动半径;并有:a1=0.27-0.0323*tanβ1;其中G1为一桥轴荷;其中,m1为一桥等效质量,为一桥非簧载质量,v为车速,h1为一桥侧倾中心高度,R1为一桥转向半径,为一桥车轮滚动半径,K1为一桥钢板弹簧侧倾刚度,φ为车身侧倾角,为一桥轮距;步骤2:由式(2)建立一桥车轮由侧向力产生的回正力矩的表达式:式(2)中,L1为一桥与二桥间距,e1为一桥轮胎拖距,δ1为一桥车轮等效转角,并有:和其中:并且C1由一桥轮胎类型而定,B1为一桥轮胎断面宽度,D1为一桥轮胎无载荷状态下的直径,P1为一桥轮胎胎压,K1=0.0015B1+0.42;步骤3:由式(3)建立一桥车轮总主动回正力矩的表达式:步骤4:由式(4)建立二桥车轮由垂向力产生的回正力矩的表达式:式(4)中,其中,a2为二桥主销偏移距,β2为二桥车轮主销内倾角,FZ2l为二桥左侧轮胎载荷,为二桥左侧车轮转角,FZ2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继锦,王晓彬,马彬彬,杨永旺,张代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