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获对虾的地笼,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包括框体,设置于框体上的渔网,均匀设置于渔网上的捕虾口,所述筐体的两端设有对虾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与筐体的连接端为一次进虾口,该一次进虾口通过渔网与一次挡虾口连接,一次挡虾口的后方设有二次进虾口,该二次进虾口通过渔网与二次挡虾口连接,二次挡虾口位于对虾收集网内,所述收集网的末端设有穿绳孔,其内设有收口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坠重块使得地笼沉于河底,从而捕获大量的对虾,并且收集装置的使用,使得原本需要在短时间内倒出的对虾,在整个捕获的过程中聚集在两端收集网内,收笼时操作人员可以快速将对虾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收获对虾的地笼。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虾成为餐桌上一道常见的食品。对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对虾的养殖加工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的一个重要产业。养殖企业在收货季节每天需要捕获大量的对虾,目前,养殖企业一般使用地笼捕获对虾,这种地笼与常见的鱼笼类似,即采用金属框体间隔设置然后再框体外部包覆渔网制成,这种地笼一般都呈长方体,其底面与顶面全封闭,两侧面设置均匀的捕虾口,将其两端系于河岸旁的木粧上,使得地笼横跨河面从而捕获对虾,当时这样地笼常常悬浮于河水中,靠近河底的对虾不易捕获,并且对虾捕获在地笼内时,操作人员将地笼拉回岸边,打开地笼的一端,将对虾倒出,但是对虾不同于鱼类,因其头胸甲前端有一尖长呈锯齿状的额剑,并且长有钳子以及多条腿,将其从交错纵横的渔网中倒出需耗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收获对虾的地笼,能够快速将对虾从地笼中倒出来。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收获对虾的地笼,包括框体,设置于框体上的渔网,均匀设置于渔网上的捕虾口,所述筐体的两端设有对虾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与筐体的连接端为一次进虾口,该一次进虾口通过渔网与一次挡虾口连接,一次挡虾口的后方设有二次进虾口,该二次进虾口通过渔网与二次挡虾口连接,二次挡虾口位于对虾收集网内,所述收集网的末端设有穿绳孔,其内设有收口绳。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筐体的底部设有坠重块。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坠重块为小石块。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一次进虾口的面积为一次挡虾口的两到三倍。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二次进虾口的面积为二次挡虾口的两到三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坠重块使得地笼沉于河底,从而捕获大量的对虾,并且收集装置的使用,使得原本需要在短时间内倒出的对虾,在整个捕获的过程中聚集在两端收集网内,收笼时操作人员可以快速将对虾倒出。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框体1,设置于框体上的渔网2,均匀设置于渔网2上的捕虾口 3,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I的两端设有对虾收集装置5,所述收集装置5与筐体I的连接端为一次进虾口 51,该一次进虾口 51通过渔网2与一次挡虾口 52连接,一次挡虾口 52的后方设有二次进虾口 53,该二次进虾口 53通过渔网2与二次挡虾口 54连接,二次挡虾口 54位于对虾收集网55内,所述收集网55的末端设有穿绳孔57,其内设有收口绳56,所述筐体I的底部设有坠重块4,所述坠重块4为小石块,所述一次进虾口 51的面积为一次挡虾口 52的两到三倍,所述二次进虾口 53的面积为二次挡虾口 54的两到三倍。使用时,坠重块4使得地笼沉于河底,从而捕获大量的对虾,并且收集装置的使用,使得原本需要在短时间内倒出的对虾,在整个捕获的过程中聚集在两端收集网55内,对虾由一次进虾口 51、一次挡虾口 52、二次进虾口 53以及二次挡虾口 54进入收集网55内,而一次进虾口 51的面积为一次挡虾口 52的两到三倍,二次进虾口 53的面积为二次挡虾口54的两到三倍,对虾无法从收集网55回到地笼内,收笼时,操作人员只需解开收口绳56,即可快速将对虾从收集网55中倒出。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便于收获对虾的地笼,包括框体(1),设置于框体上的渔网(2),均匀设置于渔网(2)上的捕虾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I)的两端设有对虾收集装置(5),所述收集装置(5)与筐体(I)的连接端为一次进虾口(51),该一次进虾口(51)通过渔网(2)与一次挡虾口(52)连接,一次挡虾口(52)的后方设有二次进虾口(53),该二次进虾口(53)通过渔网(2 )与二次挡虾口( 54 )连接,二次挡虾口( 54 )位于对虾收集网(55 )内,所述收集网(55 )的末端设有穿绳孔(57),其内设有收口绳(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获对虾的地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I)的底部设有坠重块(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收获对虾的地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坠重块(4)为小石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获对虾的地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进虾口(51)的面积为一次挡虾口(52)的两到三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获对虾的地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进虾口(53)的面积为二次挡虾口(54)的两到三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获对虾的地笼,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包括框体,设置于框体上的渔网,均匀设置于渔网上的捕虾口,所述筐体的两端设有对虾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与筐体的连接端为一次进虾口,该一次进虾口通过渔网与一次挡虾口连接,一次挡虾口的后方设有二次进虾口,该二次进虾口通过渔网与二次挡虾口连接,二次挡虾口位于对虾收集网内,所述收集网的末端设有穿绳孔,其内设有收口绳,本技术结构简单,坠重块使得地笼沉于河底,从而捕获大量的对虾,并且收集装置的使用,使得原本需要在短时间内倒出的对虾,在整个捕获的过程中聚集在两端收集网内,收笼时操作人员可以快速将对虾倒出。【IPC分类】A01K69-08【公开号】CN204409298【申请号】CN201420834373【专利技术人】王大新 【申请人】江苏苏蟹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收获对虾的地笼,包括框体(1),设置于框体上的渔网(2),均匀设置于渔网(2)上的捕虾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1)的两端设有对虾收集装置(5),所述收集装置(5)与筐体(1)的连接端为一次进虾口(51),该一次进虾口(51)通过渔网(2)与一次挡虾口(52)连接,一次挡虾口(52)的后方设有二次进虾口(53),该二次进虾口(53)通过渔网(2)与二次挡虾口(54)连接,二次挡虾口(54)位于对虾收集网(55)内,所述收集网(55)的末端设有穿绳孔(57),其内设有收口绳(5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蟹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