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复专利>正文

家庭双排二人座客货四轮摩托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737 阅读:6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庭双排二人座客货四轮摩托汽车,属家庭交通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前轮、后轮、底盘、发动机、电瓶、变速箱、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减振机构、加速机构、刹车机构、变速操纵机构及壳体。其传动机构采用了链轮链条传动,转向机构采用了摇臂轴与转向连板和推拉杆驱动,并安装有前后减振机构,发动机为后置式,壳体为分解式,可方便地改装为封闭、硬顶、软定及敞棚式汽车,具有体积小、噪音小、造价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等特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庭双排二人座客货四轮摩托汽车,属于家庭用交通工具。目前,一些单位和部门正在着手研制微型汽车,1994年3月15日天津《今晚报》以“超微型汽车在津诞生”为题,对超微型汽车的研制情况作了报导,1994年2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对“海神”牌超微型民用轿车的有关情况也作了报导,但上述现有技术就家庭使用来看,存在体积大,造价偏高的问题,另外,外壳为一体,使用单一,还有的微型汽车为三轮,稳定性差,速度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家庭双排二人座客货四轮摩托汽车,它具有体积小(长1.98米,宽0.8米,高1.32米)、售价低(不超过一万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的特点,且具有手起动和电起动两种功能。外壳由几部分组成,可方便地改装成封闭型、软顶、硬顶及敞棚汽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前轮、后轮、底盘、发动机、电瓶、变速箱、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减振机构、加速机构、刹车机构、变速操纵机构及壳体。传动机构包括一级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二级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齿轮箱、轴齿轮、固定套及缓冲弹簧。一级主动链轮与齿轮箱的输出轴连接,两个固定套为园筒形,固定在底盘中部,齿轮箱前端有孔,并位于两固定套之间,固定套和齿轮箱由轴活动连接,齿轮箱内装有一对轴齿轮,并分别通过轴与齿轮箱两侧的一级从动链轮和二级主动链轮连接,齿轮箱后部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由调整螺栓和螺母与底盘横梁连接,后桥上装有二级从动链轮,一级传动链条和二级传动链条分别装于一级主动和从动链轮及二级主动和从动链轮上。转向机构包括方向盘、摇臂轴、转向连板、前推拉杆、后推拉杆、前轮轴组合体。摇臂轴由支架、套和轴承与底盘连接,其上端与方向盘连接,前推拉杆两端分别与与摇臂轴下端及转向连板一端通过球头销活动连接,转向连板的中部通过销轴与底盘横梁活动连接,两个后推拉杆两端通过球头销分别与转向连板的另一端及前轮轴组合体活动连接,前轮轴组合体与前轮固定连接。减振机构由前减振机构和后减振机构组成。前减振机构位于前轮前部,包括定位滑动导杆、回位缓冲弹簧、弹簧定位套、减振弹簧、衬套、前轮轴组合体、球头销及摇臂。衬套装于前轮轴组合体内,并和弹簧定位套一块套装在定位滑动导杆上,弹簧定位套由支架与底盘固定连接,减振弹簧装于弹簧定位套和前轮轴组合体之间,缓冲弹簧装于弹簧定位套上方,由缓冲弹簧盖和螺母固定在定位滑动导杆上,二个球头销装于前轮轴组合体上,一个与后推拉杆连接,一个与摇臂一端连接,摇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底盘上的吊耳活动连接;后减振机构位于后轮后部,包括定位滑动导杆、回位缓冲弹簧、弹簧定位套、减振弹簧、下定位套及摇臂,弹簧定位套和下定位套套装在定位滑动导干上,下定位套与摇臂固定连接,弹簧定位套由支架与底盘固定连接,减振弹簧装于弹簧定位套和下定位套之间,缓冲弹簧装于弹簧定位套上方,由缓冲弹簧盖和螺母固定在定位滑动导杆上。壳体由前壳体、后壳体、左前门、左后门、右门及上盖组成。前壳体与底盘固定连接,后壳体与前壳体和底盘活动连接,左前门和左后门分别与前壳体和后壳体活动连接,右门与前、后壳体卡接,上盖与前后壳体卡接。在底盘前部分别装有加速踏板、刹车踏板、离合器踏板。在底盘的右侧安装有变速操纵机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便于通过狭窄的道路和存放,为使用提供了更大的方便;2、售价低,相当于中挡次摩托车的价格,为一般用户购置提供了可能,更利于普及使用;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4、同时具有手起动和电起动功能,发动更为方便可靠;5、外壳为分解式,可根据需要方便地改装成封闭型外壳或软、硬及敞棚式汽车;6、发动机采用后置式,减少了对驾驶员的噪音干扰,充分利用现有空间。附图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转向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传动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前减振机构示意图7为本技术的后减振机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本技术包括前轮(3)、后轮(9)、底盘(26)、发动机(10)、电瓶(18)、变速箱(12)、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减振机构、加速机构、刹车机构、变速操纵机构(3)及壳体。传动机构包括一级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5)、二级主动链轮(50)和从动链轮(55)、齿轮箱(44)、轴齿轮(49)、固定套(46)及缓冲弹簧(52),一级主动链轮(42)与变速箱(12)的输出轴连接,两个固定套(46)为园筒形,固定在底盘(26)中部,齿轮箱(44)前端有孔,并位于两固定套(46)之间,固定套(46)和齿轮箱(44)由轴(47)活动连接,齿轮箱(44)内装有一对轴齿轮(49),并分别通过轴(48)与齿轮箱(44)两侧的一级从动链轮(45)和二级主动链轮(50)连接,齿轮箱(44)后部装有缓冲弹簧(52),缓冲弹簧(52)由调整螺栓(54)和螺母(53)与底盘(26)横梁连接,后桥(8)上装有二级从动链轮(55),一级传动链条(43)和二级传动链条(51)分别装于一级主动和从动链轮(42)、(45)及二级主动和从动链轮(50)、(55)上。转向机构包括方向盘(5)、摇臂轴(4)、转向连板(33)、前推拉杆(38)、后推拉杆(35)、前轮轴组合体(40)。摇臂轴(4)由支架(2)、套(37)和轴承(39)与底盘(26)连接,其上端与方向盘(5)连接,前推拉杆(38)两端分别与与摇臂轴(4)下端及转向连板(33)一端通过球头销(34)活动连接,转向连板(33)的中部通过销轴(36)与底盘(26)横梁活动连接,两个后推拉杆(35)两端分别通过球头销(34)与转向连板(33)的另一端及前轮轴组合体(40)活动连接,前轮轴组合体(40)与前轮(3)固定连接。减振机构由前减振机构(19)和后减振机构(14)组成。前减振机构(19)位于前轮(3)前部,包括定位滑动导杆(56)、回位缓冲弹簧(59)、弹簧定位套(60)、减振弹簧(61)、衬套(62)、前轮轴组合体(40)、球头销(34)及摇臂(20)。衬套(62)装于前轮轴组合体(40)内,并和弹簧定位套(60)一块套装在定位滑动导杆(56)上,弹簧定位套(60)由支架(41)与底盘(26)固定连接,其内孔为锥孔,减振弹簧(61)装于弹簧定位套(60)和前轮轴组合体(40)之间,缓冲弹簧(59)装于弹簧定位套(60)上方,由缓冲弹簧盖(58)和螺母(57)固定在定位滑动导杆(56)上,二个球头销(34)装于前轮轴组合体(40)上,一个与后退拉杆(35)连接,一个与摇臂(20)一端连接,摇臂(20)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底盘(26)上的吊耳(21)活动连接;后减振机构(14)位于后轮(9)后部,包括定位滑动导杆(56)、回位缓冲弹簧(59)、弹簧定位套(60)、减振弹簧(41)、下定位套(63)及摇臂(64),弹簧定位套(60)和下定位套(63)套装在定位滑动导杆(56)上,下定位套(63)与摇臂(64)固定连接,摇臂(64)的一端与固定在底盘(26)上的吊耳(65)活动连接,弹簧定位套(60)由支架(13)与底盘(26)固定连接,其内孔为锥孔,减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庭双排二人座客货四轮摩托汽车,包括前轮、后轮、底盘、发动机、电瓶、变速箱、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减振机构、加速机构、刹车机构、变速操纵机构及壳体,其特征在于:a、传动机构包括:一级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二级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齿轮箱、 轴齿轮、固定套及缓冲弹簧,一级主动链轮与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两个固定套为园筒形,固定在底盘中部,齿轮箱前端有孔,并位于两固定套之间,固定套和齿轮箱由轴活动连接,齿轮箱内装有一对轴齿轮,并分别通过轴与齿轮箱两侧的一级从动链轮和二级主动链轮连接,齿轮箱后部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由调整螺栓和螺母与底盘横梁连接,后桥上装有二级从动链轮,级传动链条和二级传动链条分别装于一级主动和从动链轮及二级主动和从动链轮上;b、转向机构包括方向盘、摇臂轴、转向连板、前推拉杆、后推拉杆、前轮轴组合 体,摇臂轴由支架、套和轴承与底盘连接,其上端与方向盘连接,前推拉杆两端分别与与摇臂轴下端及转向连板一端通过球头销活动连接,转向连板的中部通过销轴与底盘横梁活动连接,两个后推拉杆两端通过球头销分别与转向连板的另一端及前轮轴组合体活动连接,前轮轴组合体与前轮固定连接;c、减振机构由前减振机构和后减振机构组成,前减振机构位于前轮前部,包括定位滑动导杆、回位缓冲弹簧、弹簧定位套、减振弹簧、衬套、前轮轴组合体、球头销及摇臂,衬套装于前轮轴组合体内,并和弹簧定位套一块套装在定位滑动导 杆上,弹簧定位套由支架与底盘固定连接,减振弹簧装于弹簧定位套和前轮轴组合体之间,缓冲弹簧装于弹簧定位套上方,由缓冲弹簧盖和螺母固定在定位滑动导杆上,二个球头销装于前轮轴组合体上,一个与后推拉杆连接,一个与摇臂一端连接,摇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底盘上的吊耳活动连接,后减振机构位于后轮后部,包括定位滑动导杆、回位缓冲弹簧、弹簧定位套、减振弹簧、下定位套及摇臂,弹簧定位套和下定位套套装在定位滑动导干上,下定位套与摇臂固定连接,摇臂的一端与固定在底盘上的吊耳活动连接,弹簧定位套由支架与底盘固定连接,减振弹簧装于弹簧定位套和下定位套之间,缓冲弹簧装于弹簧定位套上方,由缓冲弹簧盖和螺母固定在定位滑动导杆上;d、壳体由前壳体、后壳体、左前门、左后门、右门及上盖组成,前壳体与底盘固定连接,后壳体与前壳体和底盘活动连接,左前门和 左后门分别与前壳体和后壳体活动连接,右门与前、后壳体卡接,上盖与前后壳体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复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