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分离式冷暖气机和热泵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66072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整合分离式冷暖气机和热泵热水系统,用以解决习知技术制冷所释出的热能无法回收利用及制暖时暖房效果不佳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包含:一空调系统,包含一室外机及一室内机,前述室外机系包含一第一热交换器、一第二热交换器、一第一风扇、一压缩机、一积液器及一毛细管,前述室内机包含一第三热交换器、一第四热交换器及一第二风扇;一水热交换装置,包含一水热交换器系安装于前述室外机内。用以作为一种高效能的热交换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于一种分离式空调机和节能制热水系统。
技术介绍
习知分离式冷暖气空调机的功能在冬天时可产生暖气提高室温,在夏天时可产生冷气以降低室温。而习知分离式冷暖气机是利用四通阀等装置,来改变冷媒的流动方向,使室内或室外热交换器均可作为蒸发器来制造冷气效果或作为冷凝器来制造暖气效果。由于冷凝器的散热面积必须较蒸发器大约20%至30%才能能量匹配,以冷气为主设计的四通阀冷暖气机,冷气效能佳但暖气效果则较差;而以暖气为主设计的四通阀冷暖气机,暖气效能佳但冷气效果则差。因此,如何设计出可于使用冷气使用状态下将压缩机所送出热冷媒的热能有效被交换将热能转移至水中以提高水温作为热水使用,且又能在使用冷气或暖气均有高效能的效果,实为本专利技术人一直以来所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爰此,为了解决习知分离式冷暖气空调机使用上的限制与缺失,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达成上述功能的整合分离式冷暖气机和热泵热水系统。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整合分离式冷暖气机和热泵热水系统,包含: 一空调系统,包含一室外机及一室内机,前述室外机包含一第一热交换器、一第二热交换器、一第一风扇、一压缩机、一积液器及一毛细管,前述室内机包含一第三热交换器、一第四热交换器及一第二风扇; 一水热交换装置,包含一水热交换器安装于前述室外机内; 该第一热交换器与该第二热交换器以一第一管路连接,且第一管路上设有一第一三通接头,该第三热交换器与该第四热交换器以一第二管路连接,且该第二管路上设有一第二三通接头,一第三管路,该第三管路的一端连接至该压缩机,另一端连接至前述水热交换器,一第四管路,该第四管路的一端连接至前述水热交换器,另一端连接至一第三三通接头,一第五管路,该第五管路的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三三通接头,另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二热交换器,且该第五管路上设置一第一电磁阀,一第六管路,该第六管路的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一热交换器,另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三热交换器,且该第六管路上设置有前述毛细管,一第七管路,该第七管路的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二三通接头,另一端连接至前述积液器,且该第七管路上设置有一第二电磁阀,一第八管路,该第八管路的一端连接至前述第四热交换器,另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三三通接头,且该第八管路上设置有一第三电磁阀,一第九管路,该第九管路的一端连接前述积液器,另一端连接前述第一三通接头,且该第九管路上设置有一第四电磁阀,一第十管路,该第十管路的一端连接前述积液器,另一端连接前述压缩机; 借以,由该第一电磁阀及该第二电磁阀为开启状态,且该第三电磁阀及该第四电磁阀为关闭状态,构成一冷媒第一循环回路,由该第一电磁阀及该第二电磁阀为关闭状态,该第三电磁阀及该第四电磁阀为开启状态,构成一冷媒第二循环回路。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散热面积等于前述第三热交换器,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散热面积等于前述第四热交换器,且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散热面积为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的0.2?0.3倍,前述第四热交换器的散热面积为前述第三热交换器的0.2?0.3倍。前述水热交换器为板式热交换器或管壳式热交换器。前述水热交换装置包含有一储热水桶,该储热水桶以一冷水出水管及一热水回水管连接前述水热交换器,且该冷水出水管设置有一水泵浦。前述冷水出水管靠近前述水热交换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感温计,前述热水回水管靠近前述水热交换器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感温计。进一步包含有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前述空调系统、前述第一风扇、前述第二风扇、前述第一电磁阀、前述第二电磁阀、前述第三电磁阀、前述第四电磁阀、前述第一感温计、前述第二感温计及前述水泵浦。本专利技术的整合分离式冷暖气机和热泵热水系统功效在于: 1、借由切换前述第一电磁阀、前述第二电磁阀、前述第三电磁阀及前述第四电磁阀,使本专利技术构成有前述冷媒第一循环回路及前述冷媒第二循环回路,透过调整前述第一热交换器、前述第二热交换器、前述第三热交换器及前述第四热交换器,使能调整前述室外机与前述室内机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比值,进而作为冷暖气机时,于生产冷气或暖气时均有高效能的效果。2、借由本专利技术结合有前述水热交换器,能将压缩机送出的热冷媒所带的热能于前述热交换器中转移至水中,使水温提高而降低冷媒温度,从而在使用冷气的同时,亦可制造热水以供储存或使用,令本专利技术达到将压缩机送出的热冷媒所带的热能有效被交换产生热水,而可将热能回收再利用的节能环保功效。3、借由前述储热水桶,进一步能将流经前述水热交换器而加热的热水储存,方便要使用的时候能将热水由该储热水桶导出,并配合有前述水泵浦能根据加热效果以调整该水泵浦是否运转,以节省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于热天开冷气同时制造热水的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于冷天只开暖气的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于冷天只制热水的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综合上述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整合分离式冷暖气机和热泵热水系统的主要功效将可于下述实施例清楚呈现。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包含: 一空调系统I及一水热交换装置2,该空调系统I包括设于一室外机11内的一第一热交换器111、一第二热交换器112,对应该第一热交换器111及该第二热交换器112的一第一风扇113、一积液器114、一压缩机115、及一毛细管116 ;设于一室内机12的一第三热交换器121、一第四热交换器122,对应该第三热交换器121及该第四热交换器122的一第二风扇123。其中该第二热交换器112为该第一热交换器111散热面积的0.2?0.3倍,且该第一热交换器111与该第二热交换器112以一第一管路31连接,且第一管路31上设有一第一三通接头41,前述第四热交换器122为前述第三热交换器121散热面积的0.2?0.3倍,且该第三热交换器121与该第四热交换器122以一第二管路32连接,且该第二管路32上设有一第二三通接头42。一水热交换装置2包含一水热交换器21安装于前述室外机12内,该水热交换器21为板式热交换器或管壳式热交换器,可提供更多的传热面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该水热交换器21包含一第一热交换管211及一第二热交换管212,该第二热交换管212用以与该第一热交换管211做热交换。该第一热交换管211包括一冷媒入口端2111及一冷媒出口端2112,该第二热交换管212包含一冷水入口端2121及一热水出口端2122。一第三管路33,该第三管路33 —端连接至该压缩机115,另一端连接至该第一热交换管211的该冷媒入口端2111。一第四管路34,该第四管路34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热交换管211的该冷媒出口端2112及一第三三通接头43。一第五管路35,该第五管路35两端分别连接第三三通接头43及前述第二热交换器112,并于该第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合分离式冷暖气机和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空调系统,包含一室外机及一室内机,前述室外机包含一第一热交换器、一第二热交换器、一第一风扇、一压缩机、一积液器及一毛细管,前述室内机包含一第三热交换器、一第四热交换器及一第二风扇;一水热交换装置,包含一水热交换器安装于前述室外机内;该第一热交换器与该第二热交换器以一第一管路连接,且第一管路上设有一第一三通接头,该第三热交换器与该第四热交换器以一第二管路连接,且该第二管路上设有一第二三通接头,一第三管路,该第三管路的一端连接至该压缩机,另一端连接至前述水热交换器,一第四管路,该第四管路的一端连接至前述水热交换器,另一端连接至一第三三通接头,一第五管路,该第五管路的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三三通接头,另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二热交换器,且该第五管路上设置一第一电磁阀,一第六管路,该第六管路的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一热交换器,另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三热交换器,且该第六管路上设置有前述毛细管,一第七管路,该第七管路的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二三通接头,另一端连接至前述积液器,且该第七管路上设置有一第二电磁阀,一第八管路,该第八管路的一端连接至前述第四热交换器,另一端连接至前述第三三通接头,且该第八管路上设置有一第三电磁阀,一第九管路,该第九管路的一端连接前述积液器,另一端连接前述第一三通接头,且该第九管路上设置有一第四电磁阀,一第十管路,该第十管路的一端连接前述积液器,另一端连接前述压缩机;借以,由该第一电磁阀及该第二电磁阀为开启状态,且该第三电磁阀及该第四电磁阀为关闭状态,构成一冷媒第一循环回路,由该第一电磁阀及该第二电磁阀为关闭状态,该第三电磁阀及该第四电磁阀为开启状态,构成一冷媒第二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景良陈宏恩陈文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