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的制造领域,特别是公开了汽车车体的结构。针对汽车在行驶时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公路上行驶时能修正汽车车体水平度、减少车体右斜度的结构。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的右车体高度大于左车体高度。汽车的右车体高度最好比左车体高度高10mm-60mm。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既能改变或减轻汽车车体的右倾斜程度,使行驶更加舒适安全,又不会增加汽车制造和维修的成本,对汽车的结构性能更没有影响。(*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的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车体的结构。专利号为00223933的技术专利“汽车车身自动平衡装置”公开了一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自动调整底盘使车体保持水平状态的装置,但它采用了双向液压油缸、油泵动力轴等构件,使汽车的结构变得更复杂,还增加了汽车的制造成本以及维修成本。为实现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的右车体高度大于左车体高度。具体的技术方案是增加车体右前悬架的支架焊接总成或减震器活塞杆的高度,使车体右前悬架的高度大于车体左前悬架的高度;增加车体右后悬架臂上的后减震器托架或右后减震器活塞杆的长度,使车体右后悬架的高度大于车体左后悬架的高度。还可以是加高车体右悬架的右前支架、吊耳支架、减震器或下移右前支架、吊耳支架、减震器支架的安装位置,使车体右前悬架的高度大于车体左前悬架的高度;将右后悬架的后钢板弹簧前支架、后钢板弹簧支架、辅助钢板弹簧前支架、辅助钢板弹簧后支架在右大梁的安装位置下移,使车体右后悬架的高度大于车体左后悬架的高度。汽车的右车体高度比左车体高度高10mm---60mm。采用本技术的结构,既能改变或减轻汽车车体的右倾斜程度,使行驶更加舒适安全,又不会增加汽车制造和维修的成本,对汽车的结构性能更没有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汽车行驶时的状态图;图2是桑塔纳2000型轿车前悬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桑塔纳2000型轿车后桥和后悬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CA1091汽车前悬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CA1091汽车后悬架结构示意图。汽车右车体1增高是通过将车体的前后右悬挂加长、位移等结构改变实现的。实施例一该实施例是针对具有独立悬架筒式减震器的轿车。图2和图3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的《桑塔纳2000型轿车构造》第157页和第163页介绍的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前后悬架。如图2所示,在车体左前悬架不改变的基础上,对右前悬架的结构尺寸作如下任一的的改变(1)、将支架焊接总成3与前轮毂轴线的高度距离增加,(2)、将前减震器4的长度增加,通过以上两种结构的改变使右前悬架的高度大于左前悬架的高度,从而使右前车体高于左前车体。按照道路建设规定的坡度和车体左右轮宽的间距,桑塔纳2000的右车体高于左车体30mm为宜。如图3所示,在车体左后悬架不改变的基础上,对右后悬架的结构尺寸作如下任一的改变(1)、将右后减震器托架5的高度增加,(2)、将后减震器活塞杆6的长度增加,通过以上两种结构的改变使右后悬架的高度大于左后悬架的高度,高度差也相应为30mm。实施例二该实施例是针对带钢板弹簧悬架的载货汽车。图4和图5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的《载货汽车故障快修图解》第268页和第269页介绍的CA1091汽车的前后悬架。如图4所示,在车体左前悬架不改变的基础上,对右前悬架的结构尺寸作如下任一的的改变(1)、加高或加长前支架7、吊耳支架8和减震器9,(2)、将前支架7、吊耳支架8、减震器9上支架的安装位置下移一定的距离,通过以上两种结构的改变使右前悬架的高度大于左前悬架的高度,从而使右前车体高于左前车体。按照道路建设规定的坡度和车体左右轮宽的间距,CA1091汽车的右车体高于左车体50mm为宜。如图5所示,在车体左后悬架不改变的基础上,对右后悬架的结构尺寸作如下的改变将后钢板弹簧前支架10、后钢板弹簧后支架12、辅助钢板弹簧前支架11、辅助钢板弹簧后支架13同时在右大梁的原有位置下移一定距离,通过以上结构的改变使右后悬架的高度大于左后悬架的高度,高度差也相应为50mm。在其他结构的汽车中,根据需要采用相应的类似方法,将车体的右车体1高度增加并高于左车体2,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根据汽车型号、品种的不同,右车体的高度比左车体的高度高10mm---60mm。权利要求1.汽车车体水平修正结构,车体包括车体左右的前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汽车的右车体(1)高于左车体(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体水平修正结构,其特征在于增加车体右前悬架的支架焊接总成(3)或减震器活塞杆(4)的高度,使车体右前悬架的高度大于车体左前悬架的高度;增加车体右后悬架臂上的后减震器托架(5)或右后减震器活塞杆(6)的长度,使车体右后悬架的高度大于车体左后悬架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体水平修正结构,其特征在于加高车体右悬架的右前支架(7)、吊耳支架(8)、减震器(9)或下移右前支架(7)、吊耳支架(8)、减震器(9)支架的安装位置,使车体右前悬架的高度大于车体左前悬架的高度;将右后悬架的后钢板弹簧前支架(10)、后钢板弹簧后支架(12)、辅助钢板弹簧前支架(11)、辅助钢板弹簧后支架(13)在右大梁的安装位置下移,使车体右后悬架的高度大于车体左后悬架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汽车车体水平修正结构,其特征在于汽车的右车体比左车体高10mm---6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汽车的制造领域,特别是公开了汽车车体的结构。针对汽车在行驶时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公路上行驶时能修正汽车车体水平度、减少车体右斜度的结构。实现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的右车体高度大于左车体高度。汽车的右车体高度最好比左车体高度高10mm-60mm。采用本技术的结构,既能改变或减轻汽车车体的右倾斜程度,使行驶更加舒适安全,又不会增加汽车制造和维修的成本,对汽车的结构性能更没有影响。文档编号B62D23/00GK2534052SQ0222148公开日2003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华绪 申请人:李华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车体水平修正结构,车体包括车体左右的前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汽车的右车体(1)高于左车体(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绪,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