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印刷移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5312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印刷移位装置,其包括一移位架,所述移位架上设有上层板与下层板,一移位轮设于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所述上层板上设有螺杆架、与螺杆架活动连接并可转动的螺杆以及与螺杆啮合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底面通过连接件与移位轮连接;在上层板上还设有一沿移位轮直径方向设置的轨道,所述移位轮上表面连接一与所述轨道配合并在轨道内运动的运动件,转动螺杆时带动移位轮移动并通过轨道限位,改变移位轮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完成移位复合动作,并按照实际情况调整移位的角度,以保证精确地复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膜印刷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印刷移位装置
技术介绍
防伪技术现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一种就是将标签加工成三层,一层底膜和两层面膜,中间的面膜上印刷上防伪标识。目前,这种三层的印刷方法都是通过人工将第三层面膜贴上去,这样既费时费力,贴的又不平整;影响效率和美观。在三层印刷时需要将分开的复膜进行移位,以改变其位置,便于其与另外一条复膜进行复合。现有的移位装置一般都是使用固定的移位轮来移位,当复膜在行走过程中位置发生变化时,就会造成两条膜复合对不齐的情况,产生次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印刷移位装置,其可以完成移位复合动作,并按照实际情况调整移位的角度,以保证精确地复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印刷移位装置,其包括一移位架,所述移位架上设有上层板与下层板,一移位轮设于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所述上层板上设有螺杆架、与螺杆架活动连接并可转动的螺杆以及与螺杆啮合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底面通过连接件与移位轮连接;在上层板上还设有一沿移位轮直径方向设置的轨道,所述移位轮上表面连接一与所述轨道配合并在轨道内运动的运动件,转动螺杆时带动移位轮移动并通过轨道限位,改变移位轮的角度。优选地,所述螺杆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杆架螺纹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摇手,转动所述摇手可带动螺杆转动。本技术所述复合印刷移位装置,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切刀将复膜切成两条后,该移位装置可以将其中一条进行移位,以便两条位置能够重合,方便复合;在复膜行走的过程中若出现位置发生便宜,则可调整移位轮的角度,保证两者能够精确地重叠,复合在一起能够对齐,减少次品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复合印刷移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复合印刷移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参照图1、2,本技术所述复合印刷移位装置,包括一移位架1132,移位架1132上设有上层板1124与下层板1125,移位轮1126设于上层板1124与下层板1125之间,上层板1124上设有螺杆架1127、与螺杆架1127螺纹连接并可转动的螺杆1128以及与螺杆1128啮合的从动轮1129,从动轮1129底面通过连接件(图中未示出)与移位轮1126连接;在上层板1124上还设有一沿移位轮1126直径方向设置的弧形的轨道1130,移位轮1126上表面连接一与轨道1130配合并在轨道1130内运动的运动件1133,转动螺杆1128时带动移位轮1126移动并通过轨道1130限位,改变移位轮1126的角度。第一条复膜位置原来与第二条复膜并排,通过移位机构移位后位置则与第二条复膜位于可重合的位置。其中,螺杆架1127上设有螺纹孔,螺杆1128与螺杆架1127螺纹连接。螺杆11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摇手1134,转动摇手1134可带动螺杆1128转动,螺杆1128带动从动轮1129转动,从动轮1129带动移位轮1126移动,同时运动件1133在轨道1130内运动,对移位轮1126进行限位。切刀1114从中部将复膜切开为两条,第一条复膜由移位轮1126上表面由其带动行走至下表面,再由上表面走出,同时,第一条复膜移至第二条复膜正上方,方便贴合。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复合印刷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移位架(1132),所述移位架(1132)上设有上层板(1124)与下层板(1125),一移位轮(1126)设于上层板(1124)与下层板(1125)之间,所述上层板(1124)上设有螺杆架(1127)、与螺杆架(1127)活动连接并可转动的螺杆(1128)以及与螺杆(1128)啮合的从动轮(1129),所述从动轮(1129)底面通过连接件与移位轮(1126)连接;在上层板(1124)上还设有一沿移位轮(1126)直径方向设置的轨道(1130),所述移位轮(1126)上表面连接一与所述轨道(1130)配合并在轨道(1130)内运动的运动件(1133),转动螺杆(1128)时带动移位轮(1126)移动并通过轨道(1130)限位,改变移位轮(I 126)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印刷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架(1127)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1128)与所述螺杆架(1127)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印刷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1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摇手(1134),转动所述摇手(1134)可带动螺杆(1128)转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印刷移位装置,其包括一移位架,所述移位架上设有上层板与下层板,一移位轮设于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所述上层板上设有螺杆架、与螺杆架活动连接并可转动的螺杆以及与螺杆啮合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底面通过连接件与移位轮连接;在上层板上还设有一沿移位轮直径方向设置的轨道,所述移位轮上表面连接一与所述轨道配合并在轨道内运动的运动件,转动螺杆时带动移位轮移动并通过轨道限位,改变移位轮的角度。本技术可以完成移位复合动作,并按照实际情况调整移位的角度,以保证精确地复合。【IPC分类】B65H37-04, B65H35-02【公开号】CN204416727【申请号】CN201420737626【专利技术人】李湘衡 【申请人】东莞市源铁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印刷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移位架(1132),所述移位架(1132)上设有上层板(1124)与下层板(1125),一移位轮(1126)设于上层板(1124)与下层板(1125)之间,所述上层板(1124)上设有螺杆架(1127)、与螺杆架(1127)活动连接并可转动的螺杆(1128)以及与螺杆(1128)啮合的从动轮(1129),所述从动轮(1129)底面通过连接件与移位轮(1126)连接;在上层板(1124)上还设有一沿移位轮(1126)直径方向设置的轨道(1130),所述移位轮(1126)上表面连接一与所述轨道(1130)配合并在轨道(1130)内运动的运动件(1133),转动螺杆(1128)时带动移位轮(1126)移动并通过轨道(1130)限位,改变移位轮(1126)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源铁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