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碰撞吸收结构,其包括保险杠加强件、上车身框架构件、下车身框架构件和碰撞吸收盒。碰撞吸收盒包括被连接到上车身框架构件和下车身框架构件的后部以及被连接到保险杠加强件的前部。碰撞吸收盒包括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的上碰撞吸收部分、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的下碰撞吸收部分、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的前连接部分和连通部分。前连接部分连接上碰撞吸收部分和下碰撞吸收部分。连通部分位于前连接部分的后侧处。连通部分包括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穿过碰撞吸收盒的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碰撞吸收结构,该车身碰撞吸收结构吸收被施加到保险杠的碰撞。
技术介绍
吸收被施加到保险杠的碰撞的车身碰撞吸收结构可以包括被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碰撞吸收盒。国际公开N0.W02007/011238描述了利用平接头一体地连接被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两个碰撞吸收盒的碰撞吸收结构。所述接头具有包括四边形开口的中央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为增加碰撞能量吸收效率,希望使得碰撞吸收盒以轴向压缩模式变形而不断开或弯曲。然而,在以上所述的碰撞吸收结构中,在两个碰撞吸收盒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接头可能妨碍两个碰撞吸收盒以轴向压缩模式的变形。国际公开N0.W02007/011238也描述了诸如在图11中所示的碰撞吸收结构。该碰撞吸收结构包括两个保险杠加强件50和51、前纵梁52、发动机架53和碰撞吸收盒54。保险杠加强件50和51被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且形成了保险杠的框架。发动机架53和形成车身的框架的前纵梁52用作两个车身框架构件。碰撞吸收盒54位于前纵梁52和发动机架53之间。碰撞吸收盒54包括:上碰撞吸收部分55,该上碰撞吸收部分55位于保险杠加强件50和前纵梁52之间,并且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和下碰撞吸收部分56,该下碰撞吸收部分56位于保险杠加强件51和发动机架53之间,并且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此外,碰撞吸收盒54包括:前连接部分57,该前连接部分57连接上碰撞吸收部分55和下碰撞吸收部分56的在车身纵向方向上的前端;和后连接部分57,该后连接部分57连接上碰撞吸收部分55和下碰撞吸收部分56的在车身纵向方向上的后端。碰撞吸收盒54的上碰撞吸收部分55和下碰撞吸收部分56分别包括开口的上侧和下侧。因此,在上碰撞吸收部分55和下碰撞吸收部分56中,就扭转和弯曲而言刚性是低的,并且可吸收的碰撞能量有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更高的效率吸收碰撞能量的车身碰撞吸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车身碰撞吸收结构,该车身碰撞吸收结构包括形成保险杠的框架的保险杠加强件。上车身框架构件形成车身的框架。上车身框架构件包括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的前端表面。下车身框架构件形成车身的框架。下车身框架构件位于上车身框架构件下方,并且包括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的前端表面。碰撞吸收盒包括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的后部和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的前部。后部被连接到上车身框架构件的前端表面和下车身框架构件的前端表面。前部被连接到保险杠加强件。碰撞吸收盒包括上碰撞吸收部分,该上碰撞吸收部分具有封闭的横截面,并且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上碰撞吸收部分包括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下碰撞吸收部分位于上碰撞吸收部分下方。下碰撞吸收部分具有封闭的横截面,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的前端。前连接部分连接上碰撞吸收部分的前端和下碰撞吸收部分的前端。前连接部分具有封闭的横截面,并且在车身的竖直方向上延伸。连通部分在上碰撞吸收部分和下碰撞吸收部分之间位于前连接部分的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的后侧处。连通部分包括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穿过碰撞吸收盒的开口。结合以示例的方式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方面和优点将从如下描述中显见。【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及其目的和优点可通过参考如下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和附图最好地理解,其中:图1是示出实施车身碰撞吸收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框架的右前部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碰撞吸收结构的透视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碰撞吸收盒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碰撞吸收结构的横截面图;图5是沿图2中的线B-B截取的碰撞吸收结构的横截面图;图6是沿图2中的线C-C截取的碰撞吸收结构的横截面图;图7是示出了包括相互独立的上碰撞吸收盒和下碰撞吸收盒的碰撞吸收结构的比较示例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了图7中所示的碰撞吸收结构在接收碰撞时的变形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碰撞吸收结构在接收碰撞时的变形的透视图;图10是车身碰撞吸收结构的另外的实施例中的碰撞吸收盒的透视图;并且图11是示出了常规的车身碰撞吸收结构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图1至图9详细描述车身碰撞吸收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在下文中,术语“上”和“下”将关于车身的竖直方向使用。术语“前”和“后”将关于车身的纵向方向使用。术语“内”和“外”将关于车身的横向方向使用。图1示出了车身的右前部处的车身框架。车身框架被形成为使得左前部与右前部对称。如在图1中所示,车身的右前部包括被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前纵梁10和下构件U。前纵梁10用作上车身框架构件。下构件11用作下车身框架构件。前纵梁10和下构件11形成车身的框架,并且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前纵梁10和下构件11通过位于在图1中所示的区域的后部处的悬挂构件相互连接。碰撞吸收盒12连接前纵梁10的前端表面和下构件11的前端表面。前纵梁10和下构件11的前端分别包括凸缘1a和11a。凸缘1a和Ila中的每个凸缘包括螺栓孔(未示出)。碰撞吸收盒12具有包括螺栓孔21c和21d(参考图3)的后壁表面(后壁21a、参考图3),所述螺栓孔21c和21d位于与凸缘1a的螺栓孔和凸缘Ila的螺栓孔相对的位置处。螺栓24被插入到对齐的螺栓孔中,且以螺母(未示出)拧紧,以将碰撞吸收盒12的后壁表面与凸缘1a和Ila紧固。这将碰撞吸收盒12连接到前纵梁10和下构件11。此外,碰撞吸收盒12具有被连接到保险杠加强件13的前壁表面(前壁20a,参考图3),该保险杠加强件13形成保险杠的框架。保险杠加强件13包括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被连接到碰撞吸收盒12的连接部分。保险杠加强件13的连接部分包括螺栓孔(未示出)。碰撞吸收盒12的前壁表面(前壁20a,参考图3)包括位于与保险杠加强件13的螺栓孔相对的位置处的螺栓孔20c。螺栓(未示出)被插入到对齐的螺栓孔中且以螺母(未示出)拧紧,以将碰撞吸收盒12的前壁表面与保险杠加强件13紧固。这将碰撞吸收盒12连接到保险杠加强件13。碰撞吸收盒12可通过例如点焊、电弧焊或钎焊的其他方式被连接到前纵梁10、下构件11和保险杠加强件13。与保险杠加强件13的中央部分相比,保险杠加强件13的连接部分在车身的竖直方向上具有更大的宽度。在从车身的前方观察时所述连接部分完全覆盖了碰撞吸收盒12的前端。图2是碰撞吸收盒12的透视图。在图2中所示的碰撞吸收盒12位于车身的左前部中。位于车身的右前部中的碰撞吸收盒与碰撞吸收盒12对称。如在图2中所示,碰撞吸收盒12包括上碰撞吸收部分14和下碰撞吸收部分15,该下碰撞吸收部分15朝下侧与所述上碰撞吸收部分14间隔开。此外,碰撞吸收盒12包括:前连接部分16,该前连接部分16连接上碰撞吸收部分14的前端与下碰撞吸收部分15的前端;和后连接部分17,该后连接部分17连接上碰撞吸收部分14的后端与下碰撞吸收部分15的后端。另外,碰撞吸收盒12包括连通部分18,该连通部分18在前连接部分16后方并且在后连接部分17前方位于上碰撞吸收部分14和下碰撞吸收部分15之间。连通部分18包括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穿过碰撞吸收盒12的开口。上碰撞吸收部分14和下碰撞吸收部分15中的每个是管状的,具有封闭的横截面,并且在车身的纵向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碰撞吸收结构,包括:保险杠加强件,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形成保险杠的框架;上车身框架构件,所述上车身框架构件形成车身的框架,其中,所述上车身框架构件包括在所述车身的纵向方向上的前端表面;下车身框架构件,所述下车身框架构件形成所述车身的框架,其中,所述下车身框架构件位于所述上车身框架构件的下方,并且包括在所述车身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前端表面;碰撞吸收盒,所述碰撞吸收盒包括在所述车身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后部和在所述车身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前部,其中,所述后部被连接到所述上车身框架构件的所述前端表面和所述下车身框架构件的所述前端表面,并且所述前部被连接到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其中,所述碰撞吸收盒包括:上碰撞吸收部分,所述上碰撞吸收部分具有封闭的横截面,并且在所述车身的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上碰撞吸收部分包括在所述车身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前端,下碰撞吸收部分,所述下碰撞吸收部分位于所述上碰撞吸收部分的下方,其中,所述下碰撞吸收部分具有封闭的横截面,在所述车身的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在所述车身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前端,前连接部分,所述前连接部分连接所述上碰撞吸收部分的所述前端和所述下碰撞吸收部分的所述前端,其中,所述前连接部分具有封闭的横截面,并且在所述车身的竖直方向上延伸,和连通部分,所述连通部分在所述上碰撞吸收部分和所述下碰撞吸收部分之间位于所述前连接部分的在所述车身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后侧处,其中,所述连通部分包括在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碰撞吸收盒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健雄,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