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25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农机,设有行走变速部件(23)(24)和转向部件(26)(27);行走变速部件(23)(24)借助变速操作部件(68)的行走变速操作,将发动机(21)的驱动力变速传递给左右行走部(2)(2);转向部件(26)(27)借助转向操作部件(19)的转向操作,使左右行走部(2)(2)的驱动速度产生差;其特征在于,根据转向操作部件(19)的操作量,一边降低行走速度一边作旋回掉头动作。仅通过连续的转向操作,就可以顺利进行作业时的直行和进路修正动作、以及在地头朝着下一作业工序位置转换方向的旋回掉头动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连续地收割未收割谷秆并脱谷的联合收割机等的移动农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装有左右行走履带的联合收割机,沿着田地的未收割谷秆行一边行走一边移动,进行收获作业,并且,在地头转换方向移动到下一个未收割谷秆行。变速地传递发动机输出的变速箱的左右行走输出,通过左右侧离合器传递到左右行走履带,借助左右侧离合器的继断操作使左右行走履带中的一方暂时停止而旋回。因此,作业者必须在略同一时间进行左右侧离合器操作和行走变速操作。另外,在地头转换方向时的旋回半径大。虽然,通过设置分别传递发动机动力的左右油压无级变速机,驱动左右行走履带,可容易达到旋回时的减速及旋回半径的减小,但是,直行性能能容易降低,沿着未收割谷秆行行走的方向操作麻烦。另外,通过设置将发动机动力变速传递给左右行走履带的单一油压无级变速机构、和使旋回内侧行走履带减速并使旋回外侧行走履带增速的油压无级转向机构,可以保持良好的直行性,提高方向操作性,并且容易减小旋回半径,但是,直行时和旋回时行走速度略保持为一定,进行旋回半径小的旋回掉头动作等时,为了行走变速而必须进行减速操作,因而在地头转换方向时必须进行旋回操作和行走变速操作。另外,与传动上述操向机构的旋回操作连动地,自动地使行走速度减速,并且,与返回直行的操作连动地,自动地增速到原来的行走速度,这样,仅用旋回操作就可以使旋回掉头动作等减速至适当的行走速度,可省去麻烦的行走变速操作。但是,在收获作业中,即使进行沿着未收割谷秆行的行对准操作(进路修正),有时行走速度也会减速或增速,在收获作业过程中行走速度不均匀地变化,使作业者的驾驶感觉与联合收割机的行走动作之间产生偏差,不容易进行适当的方向操作。另外,方向盘的转向输出,通过减速用转向齿轮传递给操向部,相对于方向盘的操作量,使转向齿轮的操向输出略直线地变换,进行机身的旋回。该现有构造中,例如,当联合收割机沿着未收割谷秆行一边移动一边进行收获作业时,在行走履带容易打滑的田地上,旋回动作容易小于方向盘的操作量,当行走履带的打滑比一般田地少时,旋回动作容易大于方向盘的操作量,这样,不容易通过方向盘的操作,提高联合收割机沿着未收割谷秆行的行对准操作性,必须通过作业者的驾驶感觉,弥补因行走履带的打滑而造成的旋回动作的不适当,当旋回延缓或蛇行行走时,行走路线会脱离未收割谷秆行。
技术实现思路
概要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农机,设有行走变速部件和转向部件;行走变速部件借助变速操作部件的行走变速操作,将发动机的驱动力变速传递给左右行走部;转向部件借助转向操作部件的转向操作,使左右行走部的驱动速度产生差;其特征在于,根据转向操作部件的操作量,一边减低行走速度一边作旋回掉头动作。因此,仅用连续的转向操作,即可进行作业中的直行和进路修正动作、以及在地头朝下一个作业工序转换方向的旋回掉头动作。另外,与切换变速操作部件的变速基准值的副变速操作的低速至高速切换成正比地,使旋回半径从小到大地变化。因此,可容易地设定行走变速部件与行走部间的减速比、以及转向部件与行走部间的减速比,或者容易确保旋回掉头动作中小半径旋回所需的行走驱动力。另外,通过在同一副变速操作位置操作变速操作部件,可在把旋回半径保持为略一定的状态下,旋回时的行走速度产生变化。因此,可以进行与作业者的熟练程度等相应的驾驶操作,提高机动性及提高驾驶操作性。另外,通过融通机构将行走变速部件与转向操作部件连接,以直行位置为基准,在融通机构的设定范围内将行走变速部件保持为直行状态。因此,在作业中,即使进行使机身沿着作物行列或田畦等的转向操作,也容易防止行走速度的不均匀变化,可以一边保持略同一行走速度一边进行作业中的进路修正,使作业者的驾驶感觉与机身的行走动作略一致,可容易地进行恰当的转向操作。另外,将转向操作部件操作到最大转角时,使行走速度约减速至4分之一。因此,进行作业时的直行行走速度与在地头的方向转换时的掉头行走速度的差与行走速度成正比,该差在高速行走作业时比低速行走作业时大,所以,高速行走作业时也与低速时同样地,在地头能稳定地进行掉头操作,并且,在低速行走作业时也与高速时同样地,在地头能迅速地进行方向转换,即使把进行作业时的直行变速范围设定得大,也能减小掉头操作时的减速后的行走速度范围,提高机动性,并且提高转向操作性。另外,将转向操作部件操作到最大转角时,使转向部件的输出成为最大。因此,可确保行走负荷大于直行行走作业时的、在地头的方向转换所需的行走部驱动力,可防止因转换方向时的行走过负荷造成发动机停止等的故障,省去发动机加速操作等,提高方向转换时的驾驶操作性。另外,旋回部件的输出比例与变速操作部件的操作量成正比地变化。因此,容易确保行走负荷大于直行行走作业时的、在地头的方向转换所需的行走部驱动力。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农机,设有行走变速部件和转向部件;行走变速部件借助变速操作部件的行走变速操作,将发动机的驱动力变速传递给左右行走部;转向部件借助转向操作部件的转向操作,使左右行走部的驱动速度产生差;其特征在于,在最高速行走时的行走负荷与旋回时的最大行走负荷为略相等的条件下,构成行走变速部件的传动系统和转向部件的传动系统。因此,可采用略相同规格的无级变速机构容易地构成行走变速部件和转向部件,可容易地设定行走变速部件与行走部间的减速比以及转向部件与行走部间的减速比,或者容易确保旋回掉头动作中小半径旋回所需的行走驱动力。另外,转向部件的输出的减速比大于高速行走时的行走变速部件的输出的减速比。因此,可以用高速进行作业时的直行,用低速进行地头的方向转换。另外,转向部件的输出的减速比小于低速行走时的行走变速部件的输出的减速比。因此,即使用低速进行作业时的直行,也可以灵活地进行地头的方向转换。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农机,设有行走变速部件和转向部件;行走变速部件借助变速操作部件的行走变速操作,将发动机的驱动力变速传递给左右行走部;转向部件借助转向操作部件的转向操作,使左右行走部的驱动速度产生差;其特征在于,把行对准位置、制动转弯位置和旋回掉头位置设置在转向操作部件的直行至最大转向操作范围内。因此,可用转向操作部件的连续操作,进行作业中的行对准操向、制动转弯操向、地头的旋回掉头操向,只要设定转向操作部件的操作角度,可以用一只手进行转向操作,用另一只手进行作业部的升降等其它操作,从而可同时地进行转向操作和作业操作,提高复合操作性。另外,在一边保持直行时的行走速度、一边旋回的行对准位置与使旋回内侧行走部逆转的旋回掉头位置之间,形成制动转弯位置。因此,在旋回半径大的行对准操向操作与旋回半径小的旋回掉头操作之间,有中间的制动转弯操作,这样可以防止旋回角度的急剧变更。另外,将转向操作部件的单向最大转角设定为约135度,将转向操作部件的零至15度转角范围设定在行对准位置。因此,作业者用一只手连续旋转转向操作部件135度,进行旋回掉头,可容易地在地头进行机身的方向转换,另外,将转向操作部件缓缓旋回约15度,可相应于作物行列等的缓弯曲进行适当的行对准操作。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农机,设有行走变速部件和转向部件;行走变速部件借助变速操作部件的行走变速操作,将发动机的驱动力变速传递给左右行走部;转向部件借助转向操作部件的转向操作,使左右行走部的驱动速度产生差;其特征在于,转向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农机,设有行走变速部件和转向部件;行走变速部件借助变速操作部件的行走变速操作,将发动机的驱动力变速传递给左右行走部;转向部件借助转向操作部件的转向操作,使左右行走部的驱动速度产生差;其特征在于,根据转向操作部件的操作量,一边减低行走速度一边作旋回掉头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高茂实横山大悟
申请(专利权)人:洋马农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