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提高动物纤维或其织物抗缩绒性和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3647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动物纤维或其织物抗缩绒性和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具体包括:对动物纤维或其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进而利用纤维素处理所述动物纤维或其织物。该方法联合采用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和纳米纤维素整理,调控表面覆盖有鳞片层的动物纤维,如羊毛、羊绒、兔毛及其他动物纤维的表面摩擦力学性能,提高其抗缩绒性和抗起毛起球性能,并改善其制品的手感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动物纤维或其织物抗缩绒性和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行业的纺织材料改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纤维或其织物抗缩绒和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动物纤维织物在服用或者洗涤护理过程中,由于表面鳞片定向摩擦效应的存在,会使得纤维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向根端定向移动,导致织物逐渐收缩紧密,交织毡化;定向摩擦效应也会使得纤维末端一直有向外滑移的倾向,滑移出来的纤维末端造成毛纤维织物的起毛,并逐渐相互纠缠成球。动物纤维或其织物的缩绒性和起毛起球,一直是令消费者头疼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服装的美观和服用舒适性。除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纱线结构、织物组织结构这些影响织物缩绒性和起毛起球的因素外,近年来,纺织技术工作者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毛类纤维的鳞片层,通过改善毛类纤维表面摩擦力学性能,消除其定向摩擦效应达到控制其缩绒性,减少起毛起球的目的。目前,改善毛类纤维表面摩擦力学性能及其手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针对以羊毛纤维为主的“防缩绒、柔软整理技术”,通过覆盖或者剥除纤维的鳞片层达到防缩绒和起毛起球,改善手感的目的,包括树脂整理法、氯化-柔软整理法、蛋白酶-柔软整理法、氯化/蛋白酶-树脂法、氧化预处理蛋白酶法等等;二是通过与其他纤维混纺的方法改善动物纤维的集合体环境及其摩擦力学性能,减小定向摩擦效应,进而提高其抗缩绒性和起毛起球性,改善制品的手感风格。如毛类纤维可通过与涤纶、锦纶、棉、麻、莫代尔、天丝、聚乳酸纤维等按一定比例进行混纺,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定向摩擦效应,增强纤维间的抱合力,改善其可加工性及其制品的手感风格。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解决织物抗缩绒及起毛起球的实例,如论文《羊毛的丝光防缩柔软整理》介绍了采用硫酸化的次氯酸钠溶液,剥除羊毛鳞片以达到防缩并获得高光泽的羊毛纤维。氯化整理法虽然具有较好的防缩绒效果,但是其工艺复杂,需要经过氯化、脱氯、中和、水洗、柔软等工艺步骤,控制不好极易使羊毛受到损伤,影响其力学性能;而且还会产生可以吸附的有机氯化物(AOX)、环氧丙烷等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侵害,并且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论文《蛋白酶在羊毛丝光防毡缩整理中的应用研究》选用碱性蛋白酶ArgaenzymeSTL处理羊毛进行防毡缩处理是比较有潜力的处理方法。但是,蛋白酶单独对羊毛进行处理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羊毛纤维表面及角质层中含有类脂物和许多胱氨酸二硫键等的特殊结构,能够阻碍一般化学试剂及酶的侵蚀和进攻所造成的。所以,应用蛋白酶对于羊毛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必须首先对羊毛进行氧化或还原等前处理。蛋白酶法也存在处理不均匀、纤维损伤大、成本高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专利公开号为CN1247558A中公开了一种洗涤组合物,来改善织物的起毛起球问题,但是这无疑增加了成本,不可避免的造成污染,而且效果不佳;专利公开号为CN1337993A中公开了一种含有改性纤维素的洗涤组合物以达到改善织物起毛起球的效果;专利公开号为CN1508352A和CN1548643A中均公开了一种羊绒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的处理方法,其首先采用低压等离子体处理,然后再利用柔软剂处理织物,所述柔软剂为氨基有机硅、脂肪酸酰胺、聚醚改性有机硅、高分子脂肪醇等,抗起毛起球性能可达到5级,但其等离子体处理首先需要将织物置于密闭的处理腔内,采用气泵向外抽取空气至所需气压,通入非聚合气体后进行放电处理,不能对织物进行连续化处理,只能间歇进行,处理功率、效率较低,加工不方便,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专利公开号为CN1508352A中公开了一种含有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的处理剂,经这种处理剂处理的羊毛衫的起球程度最高可达到5级;专利公开号为CN103422344A中公开了一种含有微晶石蜡的处理剂,经其处理的羊毛衫抗起球程度可达4级,收缩率可达0.6%。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多种改善动物纤维或其织物防缩绒、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和处理剂,但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所使用的处理剂含有多种有害有机物,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而且也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污染环境。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一种有效改善动物纤维或其织物缩绒性以及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动物纤维或其织物的方法,该方法联合采用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和纳米纤维素整理,调控表面覆盖有鳞片层的动物纤维,如羊毛、羊绒、兔毛及其他动物纤维的表面摩擦力学性能,提高其抗缩绒性和抗起毛起球性能,并改善其制品的手感舒适性。通过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改变纤维鳞片的表面粗糙度、厚度、完整度等结构与形态,调控纤维表面物理力学性能,消除定向摩擦效应,提高动物纤维的防缩绒及抗起毛起球性。织物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再进行纳米纤维素整理,可获得柔软舒适的手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提高动物纤维或其织物抗缩绒性和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具体包括:步骤一,对动物纤维或其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步骤二,利用纤维素处理所述动物纤维或其织物。进一步,所述纤维素为纳米纤维素。进一步,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1)烘燥装置预烘:织物进入与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紧密相连的烘燥装置,烘燥温度80~110℃,烘燥时间3~20min,控制织物的回潮率为2~5%;(2)多组双石英介质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织物经预烘装置烘燥控制其回潮率后,直接进入与烘燥装置紧密相连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进一步,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包括有3~12组双石英介质阻挡放电辊,每组放电辊的两辊间距0~2厘米弹性可调,辊长1.0~1.8m,可对织物进行连续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进一步,所述多组双石英介质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的等离子体放电功率为200(是否选400更好,对比文件中有300W的)~2000W,处理速度为1~60m/min,处理时间1~10min。进一步,所述放电辊之间的间隙可随着织物厚度动态可调。进一步,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可所述动物纤维或其织物进行卷对卷处理。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纤维表面顺鳞片和逆鳞片方向的摩擦系数逐渐增加,两方向摩擦系数之差逐渐减小;当到达某一定处理时间T时,顺、逆鳞片的动静态摩擦系数均达到最大,其差异达到最小,即纤维的定向摩擦效应达到最小。而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顺、逆鳞片的动静态摩擦系数逐渐变小,两者之间的差异又逐渐变大。通过控制等离子体处理功率、放电辊间距以及处理时间,可以有效地调控纤维表面的顺、逆向摩擦系数大小及其之间的差异,从而调控其表面摩擦力学性能和定向摩擦效应而不影响纤维本身的机械物理性能,达到改善动物纤维或其织物抗缩绒性和起毛起球的目的。进一步,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1)将所述动物纤维或其织物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直接放进纳米纤维素整理槽,用浓度为0.5%~5%、温度为30℃~60℃、浴比为1:50~1:100的纳米纤维素溶液进行浸轧,轧余率为60%~80%;2)对浸轧后的所述动物纤维或其织物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70℃~110℃,烘燥时间0~3h。进一步,所述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1)取20g微晶纤维素粉末作为原料;2)机械搅拌下加入64wt.%H2SO4水溶液197.85ml,45℃条件下水解3h;3)继而加水稀释使得水解反应结束得到悬浮液;4)所述悬浮液在12000rpm转速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动物纤维或其织物抗缩绒性和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步骤一,对动物纤维或其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步骤二,利用纤维素处理所述动物纤维或其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动物纤维或其织物抗缩绒性和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步骤一、对动物纤维或其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1)烘燥装置预烘:织物进入与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紧密相连的烘燥装置,烘燥温度80~110℃,烘燥时间3~20min,控制织物的回潮率为2~5%;(2)多组双石英介质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织物经预烘装置烘燥控制其回潮率后,直接进入与烘燥装置紧密相连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步骤二、利用纤维素处理所述动物纤维或其织物,其中所述纤维素为纳米纤维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包括有3~12组双石英介质阻挡放电辊,每组放电辊的两辊间距0~2厘米弹性可调,辊长1.0~1.8m,可对织物进行连续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双石英介质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的等离子体放电功率为400~2000W,处理速度为1~60m/min,处理时间1~10min。4.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辊之间的间隙可随着织物厚度动态可调。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元张金莲孙世元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